沧源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长者模式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政策文件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沧源佤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局关于《云南省沧源县勐省革改落星山采石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详查报告》评审结果的公告


来源:沧源佤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局  作者:李春秋  时间:2024-01-12  点击率:打印 】【 关闭

根据《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规范国土资源管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通知》(云国土资〔2017〕171号)要求,经我局选取确认的评审机构云南地矿工程勘察集团有限公司于2023年07月26日对我局委托云南省核工业二〇九地质大队编制的《云南省沧源县勐省革改落星山采石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详查报告》进行了评审,现将报告评审结果公告如下:

一、勘查区概况

(一)位置交通及矿权设置

云南省沧源县革改建筑石料用灰岩矿位于沧源县城53°方向平距约22km处,公路里程约56km处。行政上隶属于沧源县勐省革改村委会。拟设勘查区范围地理坐标(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极值:东经99°42′28.202″~99°42′63.607″,北纬23°27′09.275″~23°27′27′50.548″,面积0.1067㎡。沧源县人民政府组织生态环境、林业和草原、水文、交通、住建、旅游、应急等部门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开展了实地联合踏勘、联合审查审核工作,有关部门均同意上报办理该采矿权相关登记手续。

(二)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勐省镇境内地势自西向东倾斜,为湖泊沉积中切地貌;主要山脉有满坎山、大岩子等,最高点位于满坎村与糯良怕拍村交接处,海拔2097m;最低点位于南碧河与拉动河交汇处,海拔932m。

勘查区内以岩溶地貌为主,属裸露岩溶中山地貌类型,地形切割较大,山脊呈近南北向延伸。勘查区总体地势北西高、南东低,坡度15°~48°,最高海拔约为1488.15m,位于勘查区北部的山顶;最低海拔约为1196m,位于勘查区南东角,相对高差292.15m。拟设采矿权内高海拔约为1484.30m,位于矿权北部的山顶;最低海拔约为1302m,位于勘查区南东角,相对高差182.30m。勘查区内植被发育,多为松树,属人工造林,另有部分杂树及灌木、及部分甘蔗农作物。勘查区大部分范围内无论是山坡还是地形平缓及地势低洼处均有不同程度的第四系粘土覆盖。勘查区属地震频繁区,各时期地震活动频繁,勘查区内地震属构造地震,北东向断裂均属发震断裂,中强地震均发生在南汀河断裂东支断裂带上。勘查区无崩塌、滑坡、泥石流、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勘查区电力、生产生活用水及劳动力资源充足。勘查区内联通、移动、电信通讯网络已全面覆盖,通讯条件较好。

(三)矿区地质

区域内地层主要出露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新近系、第四系。区域地层总体走向与构造线方向一致,呈NE~SW至S~N走向,断层、褶皱均发育。

(四)矿石质量

矿石矿物成分简单,主要由碳酸盐类矿物组成。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含量>95%,次为白云石及少量铁质,生物碎屑被亮晶方解石所胶结。白云石含量低,分布情况有两种,一种呈星点状分布于方解石晶体中,可见方解石晶晶局部被白云石交代现象,另一种呈孤岛状分布于亮晶方解石胶结物中。

(五)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本矿床位于区域岩溶含水层的补给、径流区部位,矿层属岩溶含水层组,地下水位高程低于矿床资源量估算最低标高(1300m)以及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属山坡露天开采的矿床。矿床开采无地下水及常年性地表水的充水影响,矿坑涌水的来源为季节性大气降雨,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本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属碳酸盐岩岩溶含水层为主、大气降雨为主要充水来源的简单类型。

勘查区地质构造不发育,矿体属可溶盐岩类坚硬岩组。矿体岩石强度较高,矿体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中等完整,岩体结构类型为块状结构,岩体质量一般;构成露天矿坑最终边坡的岩组主要为可溶盐岩岩体,最终边坡稳定性评价结果均处于稳定稳定状态,最终边坡的变形与破坏形式主要为局部性侵蚀坍塌、危岩滚落、坡顶拉裂为主,本矿床工程地质勘查类型属以可溶盐岩类较坚硬岩组为主的中等类型。

勘查区所处区域较稳定,地形相对高差总体不大,所处山体稳定,区内未见古滑坡及其他不良地质作用的迹象,可溶盐岩岩溶形态以溶沟、溶槽、石芽为主,岩溶总体不发育。矿石及夹石化学组分稳定,不易分解出有毒有害元素和组分,区内无放射性异常,矿床开采将损毁部分林木以及对开采范围地形地貌造成破坏。剥离物堆放不当可能诱发次生环境地质问题。勘查区地质环境质量中等。

综上所述,本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属以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问题为主的中等类型(Ⅱ-4)。

(六)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性能

从矿石物理、力学性质看,本矿床矿石为碳酸盐岩,矿物成分简单,硬度较低,干燥、性脆,抗压、抗剪、抗拉强度较高,破碎性良好。矿石的加工技术性能较好。

另外,根据紧邻拟设勘查区的附近云南金江沧源水泥工业有限公司的白塔山石灰岩矿,与本矿山属同一层位,多年开采生产证明,矿石加工技术性能良好。也证明本区域内石炭系上统(C3)灰岩矿石的加工技术性能较好,是优质的建筑石料用灰岩矿。

二、矿产资源储量申报情况

勘查区范围内累计查明(保有)建筑石料用灰岩矿资源量672.9万m³(1803.4万t),其中:控制资源量475.5万m³(1274.3万t),占总资源量的70.7%;推断资源量197.4万m³(529.1万t),占总资源量的29.3%;矿床总剥采比为0.014:1m³/m³。

三、报告评审情况

(一)评审依据

报告评审主要依据《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 13908-2020)、《固体矿产勘查工作规范》(GB/T 33444-2016)、《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17766-2020)、《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规范》(GB/T 12719-202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 50218-201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GB/T 18341-2001)、《矿产地质勘查规范建筑用石料类》(DZ/T0341-2020)、《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DZ/T 0078-2015)、《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技术要求》(DZ/T 0079-2015)、《固体矿产勘查概略研究规范》(DZ/T 0336-2020)、《固体矿产勘查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 0033-2020)、《固体矿产资源量估算规程 第1部分 通则》(DZ/T 0338.1-2020)、《固体矿产资源量估算规程 第2部分 几何法》(DZ/T 0338.2-2020)、《固体矿产资源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国土资发[2007]26号)等标准和规范。

(二)主要评审意见

1.报告资料较齐全,申报的文件依据、承诺书、附件、附表、参考件等符合相关要求。报告编制总体质量良好。

2.该勘查区已通过相关部门的联勘联审审查,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3.本次工作基本查明矿区地层、构造特征及其与成矿关系;基本查明矿层的形态、产状、规模、空间分布及厚度变化情况;通过云南省核工业二〇九地质大队实验室、昆明西勘工程检测技术研究所、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中心实验室三家实验数据,说明矿山矿石质量稳定,能满足相关规定要求。

4.矿区矿层属岩溶含水层组,地下水位高程低于矿床资源量估算最低标高(1300m)以及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属山坡露天开采的矿床。矿床开采无地下水及常年性地表水的充水影响,矿坑涌水的来源为季节性大气降雨,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本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属碳酸盐岩岩溶含水层为主、大气降雨为主要充水来源的简单类型。

勘查区地质构造不发育,矿体属可溶盐岩类坚硬岩组。矿体岩石强度较高,矿体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中等完整,岩体结构类型为块状结构,岩体质量一般;构成露天矿坑最终边坡的岩组主要为可溶盐岩岩体,最终边坡稳定性评价结果均处于稳定稳定状态,最终边坡的变形与破坏形式主要为局部性侵蚀坍塌、危岩滚落、坡顶拉裂为主,本矿床工程地质勘查类型属以可溶盐岩类较坚硬岩组为主的中等类型。

勘查区所处区域较稳定,地形相对高差总体不大,所处山体稳定,区内未见古滑坡及其他不良地质作用的迹象,可溶盐岩岩溶形态以溶沟、溶槽、石芽为主,岩溶总体不发育。矿石及夹石化学组分稳定,不易分解出有毒有害元素和组分,区内无放射性异常,矿床开采将损毁部分林木以及对开采范围地形地貌造成破坏。剥离物堆放不当可能诱发次生环境地质问题。勘查区地质环境质量中等。

综上所述,本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属以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问题为主的中等类型(Ⅱ—4)。结论基本合理恰当。

5.本次地形图测绘由云南省核工业二〇九地质大队进行测绘,单位于2023年1月20日对“云南省沧源县革改建筑石料用灰岩矿1:2000地形测绘”项目进行了图根控制测量、地形图1个批次的质量最终检查,检查结论为:“云南省沧源县勐省革改落星山建筑石料用灰岩矿1:2000地形测绘”项目成果资料齐全、完整,各项技术指标符合相关规范要求。样本质量等级为:合格。该项目组织严密、技术设计合理、使用设备先进、作业方法正确,测绘成果符合相关规程、规范及设计书的要求,成果精度良好,真实可靠,可提供利用。

6.根据《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建筑用石料类》(DZ/T0341-2020)中勘查类型划分的六大主要地质因素:

(1)勘查区内矿体长度约380m,但矿体向呈北东-南西走向际延伸出勘查区范围,长度大于1000m。矿体规模属大型。

(2)矿体呈单斜层状产出,形态完整。主矿体形态属规则。

(3)矿体连续,厚度变化小,厚度变化系数小于40%。矿体厚度稳定程度属稳定。

(4)矿体内不含夹石,夹石数量属少。

(5)勘查区据本次地质资料统计平均岩溶率为0.01%,岩溶发育程度属不发育。

综合上述,本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床地质特征属一般型,勘查类型划分为第Ⅱ勘查类型,探求控制资源量的基本勘查工程间距确定为:300m×300m。

7.采用静态法对矿山技术经济进行了概略评价。按生产规模90万t/年计算,保有资源量服务年限约为18.4年,矿山预期开采是经济的结论可信。

8.报告包括正文1本、附表1册、附件1册,附图23幅,资料齐全配套,能反映本次详查工作的成果。

(三)评审结果

该报告所采用的工作手段和方法符合该区实际,质量符合相关规定,满足本阶段工作要求,对报告及其提交的资源储量予以评审通过。估算基准日2023年4月30日,评审通过的建筑石料用灰岩资源量与申报量一致。

四、评审存在问题与建议

(一)建议今后采矿过程中对局部粘土质边坡及较破碎的岩质边坡进行重点监控和巡视,发现隐患及时消除,确保矿山安全生产。

(二)勘查区第四系粘土覆盖面积较大,厚度不均匀,计算剥离量时厚度采用工程控制值的算术平均值。

(三)勘查区岩溶形态以陡倾斜溶蚀裂隙为主,发育深度及高程无明显规律。虽然此次勘查未发现大型溶洞,但限于工程控制间距,不排除有隐伏溶洞存在的可能,建议开采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隐伏岩溶空隙对人员和生产设备安全产生的威胁。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确保安全生产。

(四)勘查区开采标高相差较大,地形坡度较陡,开采过程中有发生边坡失稳,产生滚石、垮塌等地质灾害的风险。建议合理设置边坡高度和边坡角,合理设置爆破安全距离,雨季施工时根据需要采取有效的采场排水措施,注重安全隐患的排查,确保安全生产。并认真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以减少采矿对当地环境的破坏,逐步恢复生态环境质量。

(五)矿山属新建矿山,根据云南省有关规定,必须按“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实施,合理利用资源,节能减排,矿地和谐,做好采空区绿化、复垦、复植及水土保持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联系电话:李春秋,电话:0883-7126036


沧源佤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局

2024年1月12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