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交流 >> 领导信箱 >> 信息详细
领导信箱
信件内容
流水号 2021022014201145618
标    题 关于翁丁重建的三个建议
姓    名 陈**
固定电话 177******17
手    机 177****0817
邮    箱 1********8@qq.com
发件IP ***********
写信时间 2021年02月20日
信件内容 领导,感谢您百忙之中查看我的留言,我是双江佤族,毕业于云南民族大学,佤名“岩丛西古”。得知翁丁大火的消息时我很心痛,因为作为一个佤族我目前为止只去过一次,而且还是七年前的高考后独自一人去的,当时因为下雨在寨主家住了三天,之后因为各种缘由没有去成第二次。翁丁是佤文化的精粹,可以称得上是佤族的巴黎圣母院,它的重建势在必行,我想各位领导已经在积极部署安排了。关于重建我个人有以下三个建议。 一是建议重建时给翁丁每家茅草屋周边都按那种连屋顶最高处也能喷到的消防喷灌喷头。平时天气燥热的时候,可以适当给茅草屋喷水增加湿度,防火,我想也可以形成新的景观吸引新游客;紧急情况下有火情警报时可以自动和手动喷水,一方面灭火,另一方面喷湿保护没有着火的,喷湿飘来的火星阻断火情蔓延。具体成功案例可以参考日本一个被列入世界遗产的古村落,它也是茅草屋,至于它是否会破坏翁丁的原始性和对景观背景造成影响,这个不用担忧,只要做好设计将喷头、管线做好伪装融入房屋和景观绿化中就行,就像平时把广播电视塔、电线杆伪装成大树是一个路子。 二是建议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翁丁整个重建过程对外开放。因为这次火灾的关注度高,很多以前不知道翁丁的人知道了翁丁,也算是因祸得福吧无意间给翁丁打了一个广告(虽然这种方式我们都不喜欢)。一方面我们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将整个重建过程完整的直播和拍成纪录片警钟长鸣,作影像资料永久存档保存。另一方面通过“广发英雄帖”,让大众到现场直观地看我们佤族的古法建房(我查阅资料据说材料备齐后佤族传统茅草住房必须是一天之内建成,翁丁寨子大,可以考虑今天建这几家,明天另外几家,后天。。。大后天。。。),这是活态的展示和回顾我们佤族一整套礼仪的机会。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们在旁边通过直播发抖音微信扣扣快手微博等大众媒体发动态,这就是在给我们搞宣传打广告,这比我们当地人自己搞要管用得多,效果也是天壤之别。翁丁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就在于它的唯一性,我想不只是游客没有见过佤族古法建房,就连绝大部分的佤族年轻人们也没有见过,这是一个传承、找回归属感的机会。“英雄帖”可以做成见证卡、祈福卡、参与卡,该卡有日期(分批次,适当控制限制人流)在整个重建过程中只能使用一次,待翁丁全部重建完成后凭此卡可给予免门票优惠(三年或者五年,每次均可带一到两个亲属)。个人认为这个建议是重中之重,而且越早公布计划效果越好,错失良机的话有可能会搞凉了翁丁这张牌,之前三十多年的努力可能白费。如果封锁交通,我们自己“偷偷摸摸的”重建好一个翁丁摆在大众面前,大众的接受度可能会不高,没有人愿意喜欢假货。 三是建议把翁丁打造成一个平台。例如国际佤歌比赛的初赛复赛在原举办地进行,决赛和颁奖仪式定在翁丁举行,不用幕布直接用翁丁整个村落外景作舞台背景,辅以横幅适当的灯光,返璞归真。设想一下,月色,微风,黛山,茅草屋,篝火,美酒,佳肴,加上佤歌,这不正是在钢筋混凝土森林里待久了的人追求的心灵归处嘛? 2019年我有幸参加过云南大学一个研究所的调研,在实地走访中发现老人口中提到最多的灾害就是寨子毁于大火,结合相关资料来说有年份的村寨平均每十到十五年就有一次。而翁丁是幸运的这三十多年来一直被保护得很好,它才能完整地展示在我们后人面前,这得给默默地付出的人们一个大大的赞。这次的火灾指明了我们还需要注意完善的方面,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翁丁会再次呈现在大众面前,期待浴火重生、生生不息的翁丁! 希望我的建议能被相关部门的参考采纳,由于篇幅文字有限,表述不清楚的原因,可随时与我电话联系。
办理情况
处理状态 已处理
回复内容 您好,感谢您对沧源佤族自治县翁丁老寨的关注与支持。
翁丁佤族传统民居建筑群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重建工作将充分听取民众和各方专家意见,进行充分论证,慎重决定。您对翁丁重建和消防建设的意见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建设性,在下步工作中,我们会充分借鉴参考,如有需要,将适时与您联系。
再次感谢您对沧源佤族自治县翁丁景区的关注,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关心和支持沧源,支持佤族文化的传承发展。
处理时间 2021年0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