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广播有力服务防汛救灾工作 |
来源:县广播电视局 作者:马宇辉 时间:2024-09-27 点击率:【 打印 】【 关闭 】 |
|
今年入汛以来,沧源自治县广播电视局主动服务、主动对接,全面推进应急广播在“1262”防汛工作机制中发挥积极作用,助力防汛减灾救灾工作更加精准高效。 横向资源共享,强化协调联动。主动对接县级气象、应急、消防等部门,加强汛期应急广播运用,实现平台和信息共享、共用、共管,发挥应急广播在汛期的最大效能,形成县、乡、村三级和宣传、广电、气象、应急、消防等多部门共同发力的应急广播宣传网络,全面提升应急广播在“1262”等防汛工作机制中的运用,使防汛等应急信息第一时间传达到最基层的每户群众,让群众及时应急避险,切实发挥对基层“叫应”的补充作用。 健全管理机制,常态化开展宣传。制定下发《沧源佤族自治县应急广播体系管理办法(暂行)》,由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分级管理与维护,每个平台明确管理人员负责管理、维护和发布,确保应急广播体系各级播控平台、接收终端保持通电待机,设备正常,网络畅通,激活时达到“村村响”“按时响”“优质响”标准。播出方式分为“应急播出”和“日常播出”两种;全县日常宣传信息分早、中、晚三个时段进行播发。除每日定时播放天气预报外,今年入汛以来,共播出防汛减灾科普信息1000余条次。 及时精准发声,强化应急预警。将气象预报、灾害风险预警、降水实况、滑坡和山洪等信息纳入应急广播播发内容,以“1262”精细化预报和高级别预警为导向,紧盯防范地质灾害、极端天气,密切关注重点区域、重要时段,充分运用应急广播播发预警信息和风险提示,做到强降雨过程前全面提示,收到预警时广泛发布,第一时间通知群众转移避险。今年以来,通过应急广播发布暴雨预警信号52次(蓝色5次,黄色29次、橙色16次、红色2次),助力高风险区的146户435人次群众转移避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据悉,2019年以来,为全方位满足县、乡和基层自治组织应急与宣传的需要,不断提升地方应急处置能力,沧源加快推进应急广播民生工程建设,在全县10个乡(镇)、95个行政村(社区)、96个抵边自然村、130个地质灾害隐患点、1个国家二类口岸、1条出入境通道、8个抵边警务室、37个抵边联防所、1个游客服务中心、3个应急避险场所以及全县20户以上自然村共建设安装了653座应急广播播出平台及终端,实现了全县20户以上自然村应急广播终端全覆盖。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