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长者模式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政策文件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2022年度部门决算


来源:沧源佤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作者:张琴、孙翠霞  时间:2023-10-11  点击率:打印 】【 关闭

监督索引号53092700232701000

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2022年度部门决算

目录

第一部分 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概况

一、主要职能

二、部门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2022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支出决算表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十、“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

十一、国有资产使用情况表

十二、2022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情况

十三、2022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十四、2022年度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第三部分 2022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情况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三)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六、相关口径说明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主要职能

1.统筹研究和组织实施全县“三农”工作的中长期规划、重大政策。指导农业综合执法,承担法律法规明确的执法职责。参与涉农财税、价格、收储、金融保险、进出口等政策拟订。

2.统筹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农村公共服务、农村文化、农村基础设施和乡村治理。牵头组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指导农村精神文明和优秀农耕文化建设。指导农业行业安全生产工作。

3.拟订全县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政策。负责农民承包地、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有关工作。负责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和集体资产管理工作。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与发展。

4.指导乡村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农业龙头企业、乡镇企业发展工作。培育、保护农业品牌,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组织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参加各类农业会展,促进招商引资,提出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市场开拓建议。发布农业农村经济信息,监测分析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承担农业统计和农业农村信息化有关工作。

5.负责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业机械化等农业各产业的监督管理。指导粮食、油料、糖料(甘蔗)、橡胶等农产品生产。组织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指导农业标准化生产、促进绿色发展。负责渔政监督管理。

6.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监测、追溯、风险评估。参与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地方标准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指导农业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7.组织农业资源区划工作。指导农用地、渔业水域以及农业生物物种资源的保护与管理,负责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质量保护工作。指导农产品产地环境管理和农业清洁生产,指导设施农业、生态循环农业、节水农业发展以及农村可再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牵头管理外来物种。

8.负责有关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投入品的监督管理。组织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体系建设。组织兽医医政、兽药药政药检工作,负责执业兽医和畜禽屠宰行业管理。

9.负责农业防灾减灾、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指导动植物防疫检疫体系建设,组织、监督动植物防疫检疫工作,发布疫情并组织扑灭。

10.负责农业投资管理。提出农业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建议。编制农业投资项目建设规划,提出农业投资规模和方向、扶持农业农村发展财政项目的建议,按权限承担农业投资项目相关工作,负责农业投资项目资金安排和监督管理。

11.推动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指导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农业领域的高新技术和应用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督管理和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

12.指导农业农村人才工作。拟订全县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农业教育和农业职业技能开发,指导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

13.牵头开展农业对外交流合作工作。承办相关农业涉外事务,组织开展有关国际、省际、市际、县际交流合作,具体执行有关农业援外项目。

14.负责城乡统筹工作。承办县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的统筹协调、督促检查工作。承担县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15.负责指导高产稳产农田地基本建设、中低产田地改造、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管理、农田整治项目管理。

16.完成县委、县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17.职能转变。

(1)统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2)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有关农业生产资料、农业投入品监督管理,坚持最严格的标准、最严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严防、严管、严控质量安全风险。

(3)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加强对行业内交叉重复以及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农业投资项目的统筹整合,切实提升国家支农政策效果和资金使用效益。

(二)2022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概述

1.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一是扛牢粮食生产政治责任。统筹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要求,加快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种植结构。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护优化粮食产能,保持粮食生产总体稳定,确保口粮绝对安全。今年完成粮食种植面积34.4535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8.3157万吨,比上年增0.6277万吨,增7.8%。推广杂交稻“上山”旱种2.0693万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03%。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严格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完成兑付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970.9万元,受益农户3.3377万户。录入系统补贴机具72台套,补贴资金计55.08万元,共向农民结算兑付补贴资金45.21万元。三是狠抓农业防灾减灾。全县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防治125.941万亩次,防治处置率为96.57%。辖区内没有发现重大动物疫病临床病例。四是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着力稳住生猪产能,加快发展畜禽规模养殖,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加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全县有种菜专业户1314户,全县完成蔬菜种植5.7337万亩,同比增13%;产量60679吨,同比增5.5%,产值29,125万元。生猪存栏124699头,出栏137960头。全县大牲畜存栏39035头,出栏17326头,羊存栏7691只,出栏5245只。肉类产量14636.9吨,同比增226.3吨,增幅1.6%。指导推广养殖大闸蟹70亩、超级罗非鱼200亩,水产养殖面积8472亩,水产养殖面积8472亩,总产量8623吨,总产值15819.2万元。

2.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一是强化监测帮扶机制。开展防止返贫常态化监测,精准确定监测对象。组织各乡(镇)及相关部门对产业“帮扶”机制全覆盖实际情况进行核查,全县“双绑”合作社整体运营情况良好,参与绑定农民专业合作社146个,脱贫户及三类人员“双绑”覆盖率达99%。二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全县累计建成农林产业基地213.98万亩,农民人均产业面积达14.58亩。1—12月预计完成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09元,增幅14%。1—12月预计完成第一产业总产值36.33亿元,现价增22.6%,可比价增17%,完成目标任务34.4亿元的105.6%。三是完善村企利益联结。累计绑定龙头企业32个,其中:累计“双绑”联结省级龙头企业7个、市级龙头企业8个、其他龙头企业17个。

3.推动高原特色农业提质增效。

一是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全县累计有8家企业(合作社)25个产品通过“三品”认证,其中有机产品认证企业3家,认证产品15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企业3家,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0个,累计认证基地面积69.14万亩,产品产量3672吨。积极组织县内企业参加省级“十大名品”和品牌目录申报,碧丽源(云南)茶业有限公司、云南沧源佤山茶厂有限公司连续2年获得省级品牌目录,连续3年获得市级十大名品称号。全县共6家企业37块基地认定为“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认定面积为64344.5亩。二是推进产业集聚,加快延链补链强链。2022年第四季度畜牧业产值6.6062亿元,同比增0.7737亿元,增幅13.3%。水产养殖面积8472亩,总产量8623吨,总产值15819.2万元。累计种植咖啡1503亩,鲜果产量505.5吨,农业产值120.1万元;种植水果2.1万亩,产量2.2万吨,农业产值8990.4万元。种植橡胶13.3万亩,割胶面积1.5万亩,产量5268吨,总产值6321.6万元。种植甘蔗13万亩(含境外),入榨量62.76万吨,农业总产量66.4万吨,农业总收入2.82亿元。三是强化市场主体培育。本年新登记农业企业360户,注销农业企业15户,净增农业企业345户,完成年度目标任务345户,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75户的125.45%,目前实有农业企业784户。完成培育农业龙头企业5户,完成年度目标任务4户的125%,目前实有农业龙头企业21户。年内新登农民专业合作社8户,注销6户,年内净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户,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88户,其中完成培育省级示范社10户,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1户的90.9%,市级示范社16户,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6户的100%,县级示范社33户,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5户的132%。

4.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科技支撑水平。

一是落实好耕地保护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科学用好土地资源,坚持藏粮于地战略,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开展“两区”划定“回头看”,确保“两区”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以“五统一”要求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19-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14.81万亩,已完成全部建设任务;2022年建设任务1.34万亩,完成1.34万亩,完成率100%。二是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严格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扎实推进适用农机推广示范。全县拥有在册各类拖拉机1954台,有农机销售点、维修点45家。三是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种业市场监督,持续推进农作物、畜禽和水产种质资源普查,完善普查与收集后期工作,完成种质资源保种繁殖43份。四是稳定农业投资。入库纳统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共有37个,计划总投资7.07亿元,完成目标任务9亿元的78.56%。五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组织各类“三下乡”小分队,累计开展活动89次,接待农业科技、农业法规知识群众咨询298人次,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89期,直接培训农民工和基层管理人员约4452人次,发放科技资料7800 余份。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完成职业烟农培训111人次。抓好现代农民培训工作,完成培训48期56个班2585人。六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持续巩固“食品安全示范县”和“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成果,与各乡(镇)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形成了上下联动、相互配合、执行有力、齐抓共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格局。组织开展农业安全生产宣传周、安全生产月、食品安全宣传周、科普街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制作宣传标语10条,发放技术资料和宣传资料1500余份;先后组织人员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线上、线下培训,培训人员达580余人。开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360张,附带合格证上市的农产品2782.273吨。完成产地检疫猪4173头、牛13843头、禽11759羽,完成屠宰检疫猪18116头、牛4395头,检出并无害化处理病害猪20头,完成屠宰环节瘦肉精检测169头,结果全部为阴性。

5.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

一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持续抓好中央生态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全县化肥农药使用量保持零增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2.18%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3.49%,农膜回收率达82%以上。二是推进产业绿色发展。完成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并通过省级验收,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设,共有25家企业纳入省级追溯平台管理,15家企业进入国家级追溯平台管理。2022年度“三品一标”新认证(登记)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有4家企业申报绿色食品,申报产品5个;申报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三是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开展耕地质量提升行动,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完成我县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动态调整,形成成果资料“一图、一表、一报告”,100%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措施任务。四是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严厉打击“电、炸、毒”鱼行为,开展水产养殖投入品规范使用等专项执法行动,确保全县渔业安全。

6.深化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后劲。

一是推进农村宅基地的审批管理工作。按照“全面受理、高效审批、严查违法”的工作要求,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审批,乡镇收到申请宅基地审批的户数122户(宗),已审批86户(宗)。二是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根据《中共沧源佤族自治县委 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沧源佤族自治县参照管理单位规范设置工作方案>的通知》(沧发〔2022〕60号)精神,成立了沧源佤族自治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为农业农村局下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副科级,核定事业编制8名,设大队长1名(副科级),副大队长1名(股所级)。目前,已配备大队长1名(副科级),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体系逐步健全。加大案件的办理力度,今年以来,共组织查处了11起违法案件,处罚金额29.18万元,配合公安部门查处了3起走私活体牛案件。三是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137320人。加快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建立集体资产股权台账,配置成员股,发放股权证书。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全年流转总面积为2.3201万亩。四是抓实农业安全生产。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经营必须管安全”总体要求,实行一岗双责,党政同责,严格落实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成立以党组书记为组长,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局属职能、室、站、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沧源佤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落实细化十五条安全生产措施的各项工作专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群众安全生产意识,增强自我防范的意识和能力。今年以来,我县未发生农业行业安全事故。

7.统筹推进乡村建设。

一是开展绿美村庄建设行动。起草了《沧源佤族自治县绿美乡村三年行动(2022—2024年)》和《沧源佤族自治县绿美乡村十年规划(2022-2031年)》,成立了绿美乡村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为绿美乡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目前已打造完成绿美村庄108个,全县开展了18场次培训会议,参会3460人次,全县各乡(镇、场)共计开展培训359场次,参训人数27709,目前,村庄增花241410株、盆,增果增绿40787株,绿化美化103244平方米,增光222盏,庭院增花28998盆、株,增果增绿16462株,累计投入3133.68万元。二是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镇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已达100%,自然村生活垃圾设施覆盖率已达55.56%,均已完成年度任务。在全面建立村庄保洁制度和垃圾清运收费制度的基础上,实行“户清扫、组保洁、村收集、乡(镇)转运或就近处理、县集中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五级联动治理机制,公共卫生环境每个星期至少集体清扫1次,全县农村生活垃圾得到全面有效处理。乡(镇)镇区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覆盖率达77.78%,行政村污水治理率36.84%,行政村收集处理率12.63%,均已完成任务,无污水乱泼乱倒现象,黑臭水体得到全面整治。制定下发了《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沧源佤族自治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沧政发〔2022〕85号),有效的规范和加强了全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能力,提高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清理农村生活垃圾10250吨,清理村内水塘363口,清理村内沟渠2607.9公里,清理村内淤泥1424.5吨,清理残垣断壁535处,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3119.4吨,开展进村入户宣传教育2884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4306份,张贴宣传标语1415条,发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360226人/次。三是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自列入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县以来,结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给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积极探索实践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新路径,以打造全国“心向习近平总书记、心向党、心向国家”的标杆县、打造引领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县、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县、打造全国最具特色的强边固防县“四个示范”为目标,步步为营、环环相扣推进试点示范工作落地见效。先后完成乡村治理中期评估、乡村治理评价体系验证评估、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总结,经过三年示范创建,沧源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治理水平明显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取得了突破性成效,初步建成以党建引领,自治为先、法治保障、德治升华“三治”有机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二、部门基本情况

(一)机构设置情况

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内设行政股室9个,分别是:办公室、县委农办秘书股、计划财务股、种植业与农药管理股、畜牧兽医渔政股、科教法规与对外交流股、农业监管股、乡村振兴股、机关党组(人事股)。

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下设事业机构15个,分别是:

1.沧源佤族自治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

2.沧源佤族自治县土壤肥料工作站;

3.沧源佤族自治县植保植检站;

4.沧源佤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5.沧源佤族自治县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6.沧源佤族自治县农村经济管理站;

7.沧源佤族自治县农机技术推广站;

8.沧源佤族自治县农机安全监理执法大队;

9.沧源佤族自治县种子管理站;

10.沧源佤族自治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11.沧源佤族自治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12.沧源佤族自治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13.沧源佤族自治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14.沧源佤族自治县畜牧技术推广站;

15.沧源佤族自治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下设参公事业单位1个,即:沧源佤族自治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二)决算单位构成

纳入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2022年度部门决算编报的单位共1个。其中:行政单位1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0个,其他事业单位0个。

(三)部门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2022年末实有人员编制102人。其中:行政编制9人(含行政工勤编制0人),事业编制93人(含参公管理事业编制8人);在职在编实有行政人员23人(含行政工勤人员4人),事业人员79人(含参公管理事业人员0人)。

尚未移交养老保险基金发放养老金的离退休人员共计0人(离休0人,退休0人);由养老保险基金发放养老金的离退休人员65人(离休0人,退休65人)。

实有车辆编制8辆,在编实有车辆8辆。

第二部分 2022年度部门决算表

(详见附件)

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2022年度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为空表。

第三部分 2022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部门2022年度收入合计96,061,311.19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68,135,233.47元,占总收入的70.93%;上级补助收入0元,占总收入的0%;事业收入0元(含教育收费0元),占总收入的0%;经营收入0元,占总收入的0%;附属单位缴款收入0元,占总收入的0%;其他收入27,926,077.72元,占总收入的29.07%。与上年相比,收入合计增加67,306,122.97元,增长234.07%。其中:财政拨款收入增加39,931,831.38元,增长141.59%;上级补助收入增加0元,增长0%;事业收入增加0元,增长0%;经营收入增加0元,增长0%;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增加0元,增长0%;其他收入增加27,374,291.59元,增长4,961.03%。主要原因是本年度上级补助项目资金增加 。

二、 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部门2022年度支出合计96,065,850.13元。其中:基本支出25,578,711.55元,占总支出的26.63%;项目支出70,487,138.58元,占总支出的73.37%;上缴上级支出0元,占总支出的0%;经营支出0元,占总支出的0%;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0元,占总支出的0%。与上年相比,支出合计增加45,436,848.43元,增长89.74%。其中:基本支出增加6,414,377.46元,增长33.47%;项目支出增加39,022,470.97元,增长124.02%;上缴上级支出增加0元,增长0%;经营支出增加0元,增长0%;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增加0元,增长0%。主要原因是我单位实施项目增加,拨款增加。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22年度用于保障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25,578,711.55元。其中: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24,821,714.26元,占基本支出的97.04%;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公用经费756,997.29元,占基本支出的2.96%。平均工资福利支出24.34万元。

(二) 项目支出情况

2022年度用于保障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机构、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70,487,138.58元。其中:基本建设类项目支出16,961,324元。具体项目开支及开展工作情况如下:

1.2019999-其他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6,377.40元;

2.2120814-农业生产发展支出1,600,000.00元;

3.2130106-科技转化与推广服务支出18,103,295.78元。

4.2130108-病虫害控制支出1,268,267.00元。

5.2130109-农产品质量安全支出47,807.00元。

6.2130111-统计监测与信息服务支出60,000.00元。

7.2130119-防灾救灾支出163,050.00元。

8.2130122-农业生产发展支出3,914,112.56元。

9.2130124-农村合作经济支出50,000.00元。

10.2130126-农村社会事业支出4,693,600.00元。

11.2130135-农业资源保护修复与利用支出6,082,507.75元。

12.2130148- 渔业发展支出20,000.00元。

13.2130153-农田建设支出28,663,192.07元。

14.2130199-其他农业农村支出3,743,345.99元。

15.2130505-生产发展支出98,420.00元。

16.2130599-其他巩固脱贫衔接乡村振兴支出626,480.00元。

17.2130799- 其他农村综合改革支出80,000.00元。

18.2130803-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支出1,186,683.03元。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部门2022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66,535,233.47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69.26%。与上年相比增加16,181,506.88元,增长32.14%,主要原因是我单位实施项目增加,拨款增加。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比上年同期减少59,600元,下降100%,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本年度无此项目;

2.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3,365,777.36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5.06%。比上年增加243,683.10元,同比增长7.81%,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退休人员较上年增加7人,主要用于行政离退休人员、事业离退休人员、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死亡抚恤及其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3.卫生健康(类)支出1,068,299.7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1.61%。比上年减少8,825.6元,同比下降0.82%,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在职人员减少、退休人员较上年增加7人,主要用于行政人员医疗、事业人员医疗及其他单位医疗支出;

4.农林水(类)支出60,761,999.41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91.32%。比上年增加15,681,509.27元,同比增长34.79%,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我单位上年度结转的项目较多,主要用于行政运行、事业运行、科技转化与推广服务、病虫害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行业业务管理、防灾救灾、农业资源保护修复与利用、农田建设、其他农业支出、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及其他农林水支出;

5.住房保障(类)支出1,339,157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2.01%。比上年增加49,423元,同比增长3.83%,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调整住房公积金基数,主要用于单位职工住房公积金支出。

四、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2年度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中,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年初预算为45822元,支出决算为30,403.19元,完成年初预算的66.35%。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本年本单位未编制因公出国境预算,也未发生因公出国境事件,故无因公出国境预算及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决算0元,占总支出决算的0%;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28,283.19元,占总支出决算的93.03%;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2,120元,占总支出决算的6.97%,具体是国内接待费支出决算2,120元(其中:外事接待费支出决算0元),国(境)外接待费支出决算0元。明细情况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2022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年初预算为45,822元,支出决算30,403.19元,完成年初预算的66.35%。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元,年初预算数为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0%;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决算为0元,年初预算数为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0%;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为28,283.19元,年初预算数为36,695元,完成年初预算的77.08%;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2,120元,年初预算数为9,127元,完成年初预算的23.23%。2022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小于年初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我局严格执行“三公”经费管理制度,减少公务接待批次、每年压缩经费,减少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经费。

2022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比上年减少24,028.33元,下降44.14%。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0万元,因本年度未发生因公出国境事件,故无与去年对比分析;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决算增加0元,增长0%;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28,283.19元,减少16,752.13元,下降37.20%;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2,120元,减少7,276.2元,下降77.44%。2022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我局严格执行“三公”经费管理制度,减少公务接待批次、每年压缩经费,减少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经费。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本单位无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支出,年初预算为0元,支出决算为0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本单位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支出,年初预算为0元,支出决算为0元。

(四)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实物量的具体情况

1.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累计0人次。本年度本单位未编制因公出国境预算,也未发生因公出国境事件,故无因公出国境预算及支出。

2.购置车辆0辆。2022年度沧源佤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无公务用车购置开支及开展工作情况。开支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2辆。主要用于开展农业农村工作所需车辆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

3.安排国内公务接待 9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31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开展农业农村工作,产生的接待批次及人次等发生的接待支出。安排国(境)外公务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2022年度沧源佤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未发生国(境)外接待费用,无国(境)外公务接待批次和接待人次。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部门2022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744,877.29元,增加36,640.31元,增长5.17%,主要原因是机构改革,机构合并,职能增加,机关运行经费增加。部门机关运行经费主要用于办公费13,549.34元、水费24,183.26元、电费20,000元、邮电费70,000元、差旅费32,376.68元、培训费13,223.5元、公务接待费2,120元、劳务费228,940.6元、、工会经费97,050.72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8,283.19元及其他交通费用支出225,150元。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资产总额40,050,897.84元,其中,流动资产19,131,730.29元,固定资产20,907,587.78元,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0元,在工程0元,无形资产11,579.77元,其他资产0元(具体内容详见附表)。与上年相比,本年资产总额减少9,023,380.93元,减少18.39%,其中固定资产减少725,071.95元,减少3.35%。处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账面原值0元;处置车辆0辆,账面原值0元;报废报损资产0项,账面原值0元,实现资产处置收入0元;出租房屋368平方米,账面原值230,000元,实现资产使用收入24,127.4元。(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表详见附表)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22年度,部门政府采购支出总额99,600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99,600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0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7,200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7.23%。政府采购支出情况与政府采购系统备案数据保持一致。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部门绩效自评情况详见附表。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2022年度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

六、 相关口径说明

(一) 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公用经费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二) 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公用经费支出。

(三)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指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牌照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指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四)“三公”经费决算数是指各部门(含下属单位)当年通过本级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1.财政拨款收入:财政拨款收入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对纳入预算管理的单位拨付的财政资金。

2.其他收入:指除“财政拨款收入”、“财政专户资金”、“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等以外的各项收入。

3.基本支出:指预算单位为保障其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产生的支出,分为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两部分。

4.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监督索引号53092700232701111

 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2022年度部门决算报表20231011120548201.xls

  
附件【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2022年度部门决算报表20231011120548201.xls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