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长者模式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政策文件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沧源佤族自治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


来源:沧源县  作者:  时间:2023-05-19  点击率:打印 】【 关闭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优化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格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提供空间保障。

第二节 规划原则

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在资源环境和生态安全约束下,探索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二、以人为本、提升品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塑造高品质人居环境,保障公共服务和公共空间供给,建设宜业、宜居、宜游、宜养、宜学的社区生活圈,不断提升沧源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尊重规律、坚守底线

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城乡发展规律,尊重地区差异,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严守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国土安全底线。

四、区域协同、城乡统筹

按照“滇中崛起、沿边开放、滇东北开发、滇西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和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域协同发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形成区域协同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五、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充分尊重沧源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特色,切实保护自然山水格局,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突出地域自然特点和文化特色,体现城的繁荣、镇的舒适、村的恬淡。

六、政府主导、公众参与

按照党委领导、政府组织、部门协同、专家领衔、公众参与的工作组织方式,发挥沧源自治县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的作用,健全专家咨询与公众参与等机制,加强规划上下联动、部门协同,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广纳民意、广集民智、广聚共识,将规划编制转变为全社会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过程。

第三节 规划目的

沧源自治县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对云南省、临沧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空间发展战略的细化落实;是实施空间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政策;是沧源自治县县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管理、整治修复的行动纲领。是编制乡镇国土空间规划、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的基础,为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提供基本依据。

第四节 规划期限与范围

规划期限:规划基期年为2020年,规划目标年为2035年,近期目标年为202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沧源佤族自治县县级行政辖区内全域国土空间,面积为2446.95平方公里。

第二章 摸清沧源现状,认清发展新形势

第一节 现状基础与特征

沧源佤族自治县,隶属云南省临沧市,位于临沧市西南部,沧源俗称阿佤山区,也称“葫芦王地”,北邻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东接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东南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相连,西部和南部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147.08千米。总面积2446.95平方公里。辖4个镇,6个乡和1个农场,政府驻勐董镇。沧源佤族自治县全境属国家二类开放口岸,是云南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通道和主要门户之一,是祖国面向西南沿边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

一、国土空间现状基础

耕地:现状耕地面积32897.31公顷,以旱地为主。其中,稳定耕地25673.32公顷,不稳定耕地7223.99公顷,主要分布在岩帅镇、勐来乡。

园地:现状园地面积32897.31公顷,以橡胶园为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园地面积增加。产业政策引导,产出效率不断提高。

林地:现状林地面积162996.56公顷,总量丰富,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二,以乔木林地为主。森林覆盖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森林资源整体质量好,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较高。

草地:现状草地面积790.12公顷,均为其他草地,占国土面积的0.32%,总量较少,类型单一。沧源草地大多分布在山区,是河流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保护屏障,对碳汇的积累发挥着重要作用。

湿地:现状湿地面积46.25公顷,占国土面积0.02%,处临沧市下游;均为内陆滩涂,面积小,地率低,类型较单一。沧源地处澜沧江、怒江两大水系,在全省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地位,是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在涵养水源、净化水体、调节小气候、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碳汇功能、减轻侵蚀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发挥着极高的生态功能。

陆地水域:陆地水域面积1359公顷,以河流水面为主,水资源总量丰富。境内水系分属澜沧江和怒江两大水系,呈“一江六河”的空间格局。县境内有大小河流84条,径流面积为2261.51km²。澜沧江水系中的主要河流有勐董河、拉勐河、贺勐河、小黑江、班坝河等;怒江水系中的主要河流有南滚河、小黑河等。境内水资源质量良好,小黑江、地表水监测断面(勐董河摸你黑广场桥、拉勐河和平桥和南滚河班老桥断面)水质均达Ш类水,符合水质标准要求。

建设用地:国土空间开发强度不高,根据“三调”成果,沧源建设用地5553.39公顷,国土空间开发强度2.27%,处临沧市中下游水平。建设用地总量居临沧市第五,用地分布零散,主要分布于勐董镇和勐省镇。

二、自然地理格局

沧源自治县山峦起伏、丘坝相间,山多地少。沧源自治县地处云贵高原西南边缘、横断山脉南部扫帚形扩大部位,属典型的高原山地构造地形。境内地势总体上呈北、中部高,东、西、南部三面低,县域内地质构造复杂,地质构造走向多呈南北向,造山地质构造强烈。沧源属中、高山地貌,山多、坝少,山区占99.2%,坝区仅占0.8%。

三、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占比高。生态保护极重要区规模1230.12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50.21%,主要分布在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南撒森林公园等生物多样性维护和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突出区域。

农业生产承载力及重要性评价

农业适宜区占比不高。农业生产适宜区规模923.71平方千米(极适宜区816.77平方千米、一般适宜区106.94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37.75%,主要分布在勐董河、贺勐河、拉勐河、勐省小河等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区域。

城镇建设承载力及适宜性评价

城镇建设适宜区占比极低,空间分布较为集中。城镇建设适宜区面积85.07平方千米(极适宜区51.45平方千米、一般适宜区33.62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3.48%。主要分布在勐董河两岸勐董、勐角、勐来、勐省、糯良等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灾害风险较低区域。

四、主要特征

(一)特征一:边疆——中缅边境,对缅门户,是云南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通道和主要门户之一。

沧源佤族自治县隶属云南省临沧市,位于临沧市西南部,北邻耿马自治县,东接双江自治县,东南与澜沧自治县相连,西部和南部与缅甸掸邦第二特区勐冒县和南邓特区接壤,国境线长147.08公里。

沧源佤族自治县全境属国家二类开放口岸,是云南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通道和主要门户之一,是祖国面向西南沿边对外开放的最前沿窗口。

(二)特征二:民族——佤族为主,多民族集聚,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沧源少数民族众多,聚居和杂居在县内的有佤族、傣族、拉祜族、彝族、白族等2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7.05%,佤族占总人口的77.38%,是全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县。

(三)特征三:山区——山峦起伏、丘坝相间,山多地少。

沧源自治县地处云贵高原西南边缘、横断山脉南部扫帚形扩大部位,属典型的高原山地构造地形。境内地势总体上呈北、中部高,东、西、南部三面低,县域内地质构造复杂,地质构造走向多呈南北向,造山地质构造强烈。

沧源属中、高山地貌,山多、坝少,山区占99.2%,坝区仅占0.8%。

(四)特征四:秘境——全国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神秘多彩的佤文化和独具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观。

沧源,俗称阿佤山区,也称“葫芦王地”,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少数民族众多,是全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县,也是世界独一无二的佤文化荟萃地,号称“世界佤乡”。拥有距今3500多年历史的“中国八大古崖画之一”的沧源崖画和我国最后的原始部落翁丁村。

五、主要优势

(一)地处中缅边境,沿边区位突出

沧源地处临沧市西南部,与缅甸掸邦第二特区勐冒县和南邓特区相邻,国境线长147.08千米。有主要出境通道4条,全境属国家二类开放口岸,是云南连接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通道和主要门户之一。是云南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以及临沧市沿边城镇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生态环境极佳,自然生态资源丰富

沧源佤族自治县地势北高南低,属亚热带低纬山地季风气候,林地总量丰富,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二,以乔木林地为主。森林资源整体质量好,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较高,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境内有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以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为主,植被垂直分布典型,植被类型多样,是具有世界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保护区内的热带雨林、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和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共有36000余公顷,蕴藏着多种保护植物和保护动物,是中国热区的生物多样性的宝库之一。同时,沧源正在以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重点,推进亚洲象国家公园建设。

(三)民族文化独具特色

沧源是我国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少数民族众多,聚居和杂居在县内的有佤族、傣族、拉祜族、彝族、白族等25个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39509人,占总人口的87.05%。其中,佤族人口为124015人,占总人口的77.38%,是全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县。佤族也是我国云南省境内的土著民族之一。有着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拥有悠久的爱国历史,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以及丰富离奇的神话传说。沧源是佤族的主要聚居区之一,境内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计143项,展现了当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魅力。

(四)红色文化丰富,历史悠久

1949年4月,沧源佤族武装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成立了沧源县临时人民政府。1964年沧源佤族自治县成立,是临沧唯一的革命老区县。拥有班洪抗英、班老回归、班洪“四大嫂”等历史文化及人文事迹。“班洪抗英事件”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班洪、班老地区佤族人民爱国抗英、团结御侮、维护我国领土完整的光辉壮举。1987年班洪抗英纪念碑被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在还被列为云南省国防教育基地,同时也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第二批名录确定的云南省五个重点红色旅游项目之一。此外,还有为纪念1988年11月6日澜沧地震带来的沉重灾难,铭记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对沧源的亲切关怀与无私援助所建的抗震重建纪念碑。这些都是沧源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发展红色旅游业的重要载体。

第二节 主要问题与风险

结合“双评估”分析,沧源自治县未来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利用主要面临的问题和风险如下:

重大问题分析

(一)生态空间方面

生态环境脆弱,生物多样性保护难度大;

生物多样性丰富,但不同程度受到外来物种入侵,信息管理监测体系有待完善;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供需不平衡,局部地区水环境质量有待提升;

水土流失治理任务依然严峻,饮水安全存在风险;

地形地貌复杂,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影响范围大。

(二)农业空间方面

耕地面积不断缩减,尤其是坝区耕地,保护与开发建设矛盾突出;

耕地破碎,质量、效率总体偏低,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阻碍大;

耕地“非粮化”、永久基本农田非耕率的问题日益突出;

村庄人口流失,用地不断增长,用地节约集约程度不高;

粮食安全保护及耕地占补平衡落实面临巨大困难。

(三)城镇空间方面

城镇空间呈逐年扩张,但用地效率粗放,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较大,批而未供、供而未建等存量土地多,集约节约利用效率不高,有待进一步优化;

在市域空间中,沧源的融入性不足,需要强化在沿边城镇带中的作用;

县城为中心的单极化发展较为突出,县域内区域协同发展不足;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尤其是高速及铁路仍处空白,严重制约了当地产业及经济发展;

县域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但挖掘利用不足;

沧源县城在城区空间品质和人居环境仍有待提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不足,道路交通、环卫、市政等基础设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城市更新工作还需要加大力度快速推进。

主要风险

生态安全风险

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减弱,加剧了生态安全风险,生物多样性保护难度大,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问题存在扩展加深风险。

国土安全风险

边境地区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边境管控工作任务艰巨。常住人口减少,固边守边工程面临风险。

粮食安全风险

耕地面积减少,“非粮化”显现。坝区耕地同建设开发之间的矛盾风险将长期存在。人粮关系基本平衡,但趋向临界超载的级别。

(四)自然灾害安全风险

地质灾害隐患点较多,存在较大的灾害风险,以滑坡为主。每年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种植影响较大。属于澜沧-耿马地震带,存在地震风险。

(五)消防安全风险

传统木建筑和文物居多,消防安全隐患高。消防设施布置不完善。森林防火形势严峻。消防监管和应急能力有待提高。

(六)水资源利用风险

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开发利用率低、基础设施建设整体落后。水资源调控能力低、节水力度不够。

(七)土地资源利用风险

建设用地不断增长,超上级下达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城镇建设用地效率不高,村庄用地集约较低。存量用地较多,开发利用不充分。

第三节 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提出的“三个定位”、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张牌”和对临沧提出的“三个示范区”定位、临沧经济社会发展“三个阶段性特征”严丝合缝符合沧源实际,特别是随着“大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一带一路”建设、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政策在沧源的交汇叠加,沧源自治县原生态佤族文化、原生态自然风光和边境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沧源将迎来发展史上最大的机遇。市委四届七次全会提出把沧源建成“国际知名、全国一流的健康生活目的地”“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世界佤族活态文化博物馆”,更加坚定了沧源把旅游作为龙头,以旅游三产引领一二产,融合发展路子的信心和决心。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以“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为主要任务,全面推进“三好示范县”建设。临沧市全市领导干部大会要求,把下班坝村打造成全国最美丽的村庄,把班洪乡、班老乡打造成全国最美丽的乡镇,把沧源自治县打造成“三好”示范县,把边境3县打造成“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的“三好”示范带,把临沧打造成落实总书记光辉思想的“示范区”。沧源自治县聚焦“三好”示范县建设,以增强吸附优秀人才能力、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为抓手,强化人才聚集培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促进沧源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沧源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谱写好新时代人才高质量发展的沧源篇章。

中缅印度洋新通道的建设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随着昆明—临沧高速公路和临沧—孟定高速公路的建设,从昆明经临沧、孟定到缅甸皎漂的距离将不足1500千米,临沧将成为我国西南地区通向印度洋陆路大通道中距离最近的前沿商埠。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区位优势。永和口岸依托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发挥重要的作用,加之面对的对外开放需求为其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通过沿边城镇一体化带动口岸建设,实现全域的发展。临沧沿边城镇带建设是全面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是我国通往印度洋最近陆路通道的重要门户节点。沿边城镇带建设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以城镇带为主体构建沧源自治县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探索区域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

沿边交通基础设施大幅改善,临沧市拥有临沧博尚机场、沧源佤山机场以及凤庆中和机场(即将通航),其中,佤山机场正在改扩建。近年来随着瑞孟高速等重大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开工建设,以及沿边铁路提上规划日程,佤山机场的扩建,将为沧源自治县提供更为便捷的对外联系通道,沧源自治县也将成为联系国内外的一大交通枢纽。未来沧源的区域基础设施将大幅改善,交通、物流成本大幅降低,沿边城市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同时,永和口岸距离佤山机场约48公里路程,比之另外两个口岸具有更加快捷的对外联系条件,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临清铁路的建设将对沧源自治县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临清铁路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将云南打造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大通道和桥头堡建设的迫切需要,是构建云南省肩挑两洋国际大通道、建设临沧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通道,是新时代临沧市促进经济对外开放、提升双循环和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示范区的务实举措。临清铁路建成后将形成中国通往南亚东南亚地区最便捷的陆路通道之一,并成为第三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地区对外开放新格局。随着临清铁路的建设开通,将进一步带动以孟定为中心的沿边城镇带建设,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从而带动沧源的社会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沧源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带来新的机遇。

二、挑战

沧源经济“量小质弱”的基本县情没有改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水平与其他地区相比存在差距,以高速公路为重点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教育、卫生等民生领域短板依然明显,沿边区位优势未完全激活,干部、农村群众“两支队伍”发展能力仍要持续提升。

沧源自治县西部和南部与缅甸国交界,处于中缅边界中段,国境线长147.083公里,有大小出口通道30多条,全境属国家二类开放口岸。较长的国境线,以及大型应急突发事件(如新冠疫情)的不确定性,都使得沧源以及边境地区的发展和管控极具挑战。

人口外流显现,老龄化进程加快。2020年常住人口16.02万人,与2010年六普相比减少1.88万人,常住人口外流;根据七普数据,除县城所在地勐董镇外各乡镇人口均有减少,乡村人口趋于收缩,流向县城明显;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56%,较“六普”增加4.44个百分点,老龄化进程加快。一方面对县城的土地、水资源、公共服务等保障能力带来考验。另一方面,大量山地农村居民点或偏远小镇的人口流失、空间衰败不可避免,适应老龄化和局部收缩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面临调整。

耕地保护任务严峻。耕地总量减少,“非粮化”显现。

第三章 做好“三好”示范,明确发展战略和目标

第一节 上位规划要求

一、《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

(一)总体定位

依据《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中云南省规划定位:建设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成为全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二)目标愿景

建设成为中国最美的省份、人人向往的健康生活目的地、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展现边境繁荣、民族团结的窗口。

(三)农业空间

以现状耕地和园地为基础,结合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结果,综合考虑气候、地形地貌、水土资源条件等要素,构建“五区四带”农业空间格局。五区为东部高原盆地农业区、西部高原盆地农业区、乌蒙山山地农业区、西南部山地宽谷生态农业区、东南部丘陵盆地农业区;四带为金沙江、澜沧江、红河、怒江河谷热作农业带。

(四)生态空间

守护国家西南生态安全,维护云南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以三江并流和边境雨林为骨架,以九大高原湖泊、自然保护地和生态廊道为重要节点,构建“三屏两带多点”的生态安全格局。三屏为青藏高原东南缘生态屏障、哀牢山无量山生态屏障、南部边境生态屏障。两带为以金沙江为主的干热河谷地带、滇东滇东南石漠化地带。多点为九大高原湖泊、自然保护地、重要生态廊道等多个生态节点。

(五)城镇空间

落实国家战略,按照“滇中崛起、沿边开放、滇东北开发、滇西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培育“一圈一核两群一带”城镇空间格局。一圈指昆明都市圈;一核为滇中城市群;两群为滇西城镇群和滇东北城镇群;一带为沿边城镇带。

(六)落实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

沧源自治县在“五区四带”农业空间格局属西南部山地宽谷生态农业区。在生态安全格局方面参与构建“三屏两带多点”的生态安全格局中的南部边境生态屏障,重点保护天然植被和生物多样性,加强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发挥保障南部边境生态安全的作用。在“一圈一核两群一带”城镇空间格局中属于沿边城镇带,其中,临沧市属于其中的滇西城镇群。在主体功能区中属于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

二、《临沧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一) 总体定位

依据《临沧市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中临沧市总体定位: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的要求,国务院对临沧建设国家可持续议程创新示范区的指导意见,落实省委省政府现场办公会精神,结合临沧“开放前沿、绿色之城、著名茶乡、民族团结”的四个特点,将临沧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示范区、兴边富民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

(二)目标愿景

到2025年,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的协调性大幅提升,全面落实“三区三线”管控要求。各级生态功能区保护、重点地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体系基本建立,生态环境改善、南部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初见成效,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得到优化。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迈出新步伐,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全面巩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初具雏形,村庄规划建设优化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兴边富民示范区建设取得新进展,沿边行政村建成幸福村典范,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全面建成,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基本成型,沿边城镇带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对缅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城镇空间品质得到大提升。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初见成效,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升,边疆多民族欠发达地区特色资源转化利用能力明显增强。

到2035年,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全面现代化,农业空间安全稳定、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城乡生活空间品质宜居的国土空间新格局全面形成。

到2050年,建设成为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边疆多民族团结繁荣的示范城市。

(三)总体格局

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强区域协调发展,遵循自然地理格局和城市发展规律,优先保障粮食安全,科学开展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建设,合理聚焦城市发展,构建“一屏四区、一轴两带”的国土空间保护发展新格局。

(四)落实临沧市国土空间规划

沧源自治县在临沧市“一屏一带一廊多核心”生态安全格局里,属西南生态屏障,与镇康县、耿马自治县生态源地一同构筑串珠链式生态屏障体系,防止边境有害物种入侵,发挥保障全省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作用。其中,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多核心之一。在临沧市“一廊两带四区”农业空间格局里,沧源自治县对缅沿边农业产业走廊上,也是南部粮食主产区。在临沧市“一轴两核两带多点”城镇开发空间格局里,沧源属于西部的耿沧镇永沿边城镇带,是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在主体功能区方面,沧源是临沧市唯一的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要加强生态保护职能。乡村特色旅游方面,沧源在临沧“一圈二带八地”乡村旅游发展格局中,属于临翔——双江——沧源——孟定乡村旅游经济圈;沿边美丽乡村文化旅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八地”之一的“民族风情”乡村旅游目的地。

三、《临沧市沿边城镇带一体化发展规划(2021-2035年)》

(一)战略定位

以沿边城镇带建设为抓手,建设云南“搞活沿边、联动廊带”示范区。基于临沧沿边独特的资源、区位、通道优势提出未来沿边的两个核心定位:

发挥中国面向印度洋最近陆路通道优势,打造商贸物流枢纽,建设中国西部进入印度洋的主通道上的枢纽城镇带。

搞活沿边,经济是载体。打造中国与缅甸、环印度洋国家的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区,文化资金技术信息人员交流合作平台,建设中国辐射印度洋经济圈的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区。

(二)目标愿景

到2025年,沿边城镇带功能基本完善,城镇空间发展格局稳步提升,现代产业体系特色鲜明,对内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城乡空间格局得到优化,边疆更加繁荣稳定。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孟定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人口和经济密度进一步提高,常住人口达到128万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亿元。

到2035年,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缅新通道,孟定区域性国际新兴口岸城市成为辐射印度洋经济圈的国际产能合作区,内外承接的枢纽功能与辐射影响力更加凸显,门户枢纽地位完全确立,与缅甸的合作全面深化,建成现代产业特色鲜明、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化沿边城镇带。人口和经济密度进一步提高,常住人口达到18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

(三)空间布局

1、市域空间布局

以昆孟大通道(临清铁路、临清高速公路)为发展轴,构建“1+2+46+‘5个100’+‘特色小镇’”的城镇空间布局。

1核:孟定区域性国际新兴口岸城市;

2带:永德镇康耿马沧源沿边城镇带、凤云临双一体化城镇带;

46:两个城镇带以外全部乡镇;

5个100:乡驻地示范村、公路沿线示范村、产业发展示范村、乡村旅游示范村、特色示范村各100个。

特色小镇:以特色旅游为主的产业小镇,6个省级(昔归普洱茶小镇、勐库冰岛茶小镇、凤庆鲁史茶马古文化小镇、凤庆滇红小镇、翁丁葫芦小镇、南美拉祜族风情小镇),12个市级。

2、沿边城镇带空间布局

按照“一体规划、合理分工,岸城一体、产城融合,内外联动、畅通循环”的思路,将孟定、军赛、勐简、芒卡一体规划建设成为孟定区域性国际新兴口岸城市——临沧经济发展的“龙头”。同时以沿边铁路、干线高速串联四县16乡(镇),形成区域联动、要素统筹、分工明确、产业互补,综合服务齐全、边贸功能完善,边关文化凸显、口岸与城镇功能相互促进的永德镇康耿马沧源沿边城镇带。

探索撤乡建镇,优化行政区划布局,破解体制障碍,将孟定、军赛、勐简、芒卡一体规划,建设孟定区域性国际新兴口岸城市,把孟定打造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坚持用交通枢纽理念来规划建设岸城一体化项目,将岸城一体化项目作为沿边城镇带建设的引爆点,形成“以岸带城,以城促岸,城岸一体”的发展格局,实现镇康南伞、孟定清水河、沧源永和三个岸城一体化。

按照“一城两国、两国一城”思路,积极推动缅方规划建设老街清水河滚弄沿边城镇带,实现境内境外联动、一体规划、共同发展。

加快实施沿边铁路和沿边高速公路贯通工程,加快推进海公铁联运物流项目和孟定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动以贸易、物流、进出口加工、旅游为主的沿边城镇带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将沿边城镇带打造成为中国西部进入印度洋主通道上的商贸物流枢纽、中国与印度洋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区,率先实现沿边区域跨越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临沧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

(四)落实临沧市沿边城镇带一体化发展规划

沧源自治县县城在沿边城镇带城镇体系属于县域中心城市,在职能类型中属于旅游型,职能定位为世界佤乡,云南省与缅甸佤邦联系的前沿城镇,以农产品加工、边贸、旅游为主。发展全域旅游,围绕“国家知名、全国一流的健康生活目的地”“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世界佤族活态文化博物馆”三个目标,打造宜居宜游的现代化城市。在沿边城镇带布局中,沧源隶属于沧源耿马镇康永德沿边城镇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业发展上,指出沧源要立足自然生态、民族文化和沿边区位特点,按照三产融合发展的思路,将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成为云南独有、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

第二节 发展定位

一、发展定位:

围绕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三个定位”为战略引领,聚焦“3815”战略发展目标,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好”的嘱托与临沧市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兴边富民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总体定位结合起来。将沧源佤族自治县定位为“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的全国三好示范县。

二、定位分解:

(一)建设好美丽家园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决保护好以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洲象国家公园)为核心的原生态自然风光,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持生态系统原生性、多样性,构建生态美、环境美、城市美、乡村美、山水美、人文美良好格局,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全省示范;以乡村振兴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推动农产品深加工向优势产区和园区集中布局。大力发展以乡村旅游为重点的全域旅游。巩固提升沧源自治县“美丽县城”创建成果。实施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和村容村貌整治等,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内连外畅”的发展格局,规划实施对外连通的铁路、高速公路和二级公路,实现沧源对外畅通便捷。千方百计增进民生福祉,提升美丽家园幸福指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健康沧源建设,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力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民生建设,推动共同富裕。坚持“现代、国际、高端、民族”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完善县域总体规划,以“最美生态花园县”为载体,把沧源率先建设成为全省全国“建设好美丽家园”示范。

(二)维护好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全国性教育培训基地。深度挖掘推介“佤山精神”,将革命历史和人文精神有机结合。持续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成果。深入实施兴边富民和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工程,加大沿边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国门形象。创建一批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建设全省全国一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干部培训基地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基地。提升民族文化影响力。

(三)守护好神圣国土。推进兴边富民战略,夯实边疆和谐稳定经济基础。加快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引领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智慧边境”建设,提升强边固防能力。加快融入沿边城镇带,通过政治安边、富民兴边、科技控边,巩固边疆国土安全,守护好神圣国土。推进境内境外经济社会联动发展,以发展促稳定,构建独具魅力的对缅开放新格局。

第三节 城市性质与职能

城市性质:佤文化之都,中缅边境重要口岸城市,以“世界佤乡·秘境沧源”为品牌的国际旅游度假区。

城市职能:佤文化核心展示区;云南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边贸物流口岸和边境口岸城市;临沧市边境经济合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辐射南亚东南亚经济通道的重要节点;沿边城镇带上重要节点;著名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滇西南区域重要的边境旅游城市;生态宜居康养之城;临沧特色旅游产业、民族文创产业、边贸物流、畜牧业等产业基地;沧源县域政治、经济、文化和旅游服务中心。

第四节 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充分利用好红色资源、边境资源、生态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始终“心向总书记、心向党、心向国家”,以打造“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的“三好”示范县为总目标。

到2025年,初步把沧源创建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三好”示范县。基本建成佤文化中心,在建设“国际知名、全国一流的健康生活目的地”“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上取得重大进展。全县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得到优化提升。“三区三线”管控全面落实。空间治理体系基本健全。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定位得到充分落实,生态环境大幅提升,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初见成效。

到2035年,全面创建成为全国的“三好”示范县。全面建成“佤文化中心”、“国际知名、全国一流的健康生活目的地”以及“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基本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安全和谐、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

到2050年,建设成为家园美丽、民族团结、国土安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沧源。

二、量化目标

落实上位规划指标和管控要求,结合沧源自治县县域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要求,明确指标体系,从空间底线、空间结构与效率、空间品质、三个方面制定规划近远期发展目标和规划指标。明确落实31个规划指标,其中10个约束性指标,21个预期性指标。详见附表1:

(一)空间底线(约束性)

1.耕地保有量:规划期内不低于32556公顷。

2.永久基本农田面积:规划期内不低于23095公顷。

3.坝区耕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比例:规划期内不低于90%。

4.生态保护红线面积:规划期内不低于57501公顷。

5.用水总量:规划期内不高于上级下达任务。

6.城镇开发边界规模和倍数:规划期内规模不高于1136.29公顷,倍数控制在1.24倍。

(二)空间结构与效率(约束性)

1.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规划期内县域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不高于136.74平方米,中心城区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不高于134.70平方米。

2.道路网密度:规划期内道路网密度不低于5.65千米/平方公里。

(三)空间品质(约束性)

1.公园绿地、广场步行5分钟覆盖率:规划期内公园绿地、广场步行5分钟覆盖率90%。

第五节 空间战略

一、区域一体化,融入中缅走廊,打造沿边城镇带重要节点。

做好区域协调,加强一体化发展,围绕永和口岸,深度融入中缅经济走廊,打造“一带一路”上,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节点,也是临沧市沿边城镇带上的重要支撑节点,共同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

二、全域旅游强县,推动一二三产高质量跨越式融合发展。

沧源作为云南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县,旅游资源丰富,继续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以三产为突破口,进一步推动一二产高质量跨越式融合发展。

三、乡村振兴富县,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和守边固边工程。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加强城乡统筹协调,并以县域经济发展为基础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

四、绿色生态靓县,保护山水林田湖草自然资源。

全面推进“绿色生态靓县”建设,保护好生态环境资源,巩固西南生态屏障,将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乡,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保护好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充分落实生态主体功能区,把沧源建设成为生态大县。

五、沿边开放活县,持续推进边合区与口岸通道建设。

继续坚持沿边开放活县,提出港岸城一体化发展策略,持续推进临沧边合区永和园区建设,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提升口岸通道建设,加快境内境外一体化园区建设,改变有边不活,有边不富的状况,进一步促进边疆地区经济发展。

六、保护和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

作为全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充分挖掘沧源各类历史文化资源,尤其是佤文化资源,强化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及挖掘,以佤文化资源为核心,进一步做大做强文旅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

第四章 构建国土空间新格局,建设“三好”示范县

第一节 统筹划定三线,强化底线管控

坚持底线思维,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将“三区三线”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严格落实上级分解下达的耕地、永久基本农田等国土空间规划约束指标。

一、优先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

现状耕地应划尽划、应保尽保,优先确定耕地保护目标,将可以长期稳定利用耕地和坝区优质耕地优先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实施特殊保护。临沧市下达沧源自治县耕地保护任务32556公顷、永久基本农田23095公顷,最终沧源自治县划定耕地保护目标32563.27公顷,主要分布在岩帅镇、勐省镇,分别占划定耕地保护总面积的30.11%和18.85%:划定永久基本农田23245.67公顷(其中坝区划定1741.26公顷),主要分布在岩帅镇、勐省镇、糯良乡,分别占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总面积的29.14%、22.69%、11.01%。

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经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其用途。严格落实耕地用途管制,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难以避让永久基本农田,涉及农用地转用或者土地征收的,必须经国务院批准。禁止通过擅自调整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等方式规避永久基本农田农用地转用或者土地征收的审批。永久基本农田不得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扩大自然保护地,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永久基本农田。在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分布区,不得规划新建可能造成污染的建设项目。

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将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重点区,以及目前基本没有人类活动的区域,按照“应划尽划”原则划入生态保护红线。整体上形成以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撒森林公园为主要屏障的生态保护格局,通过与相邻县区接边处理,保证了生态保护红线的连通性、连贯性和完整性。全县共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57668.41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3.57%。主要分布在班洪乡、勐角民族乡、勐董镇、单甲乡,分别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为5.02%、4.39%、3.30%、3.19%。

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外,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在符合现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允许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有限人为活动不视为占用生态保护红线。有限人为活动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内的自然保护地、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区域,应符合现行相关法律法规,按有关规定和要求取得相应职能部门的意见。除允许的有限人为活动之外,符合项目范围、确需占用生态保护红线的国家重大项目,按照规定办理用地审批。

合理划定城镇开发边界

在优先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的基础上,避让地质灾害极高和高风险区、蓄滞洪区、地震断裂带、洪涝风险易发区、重要矿产资源压覆区及油井密集区等不适宜城镇建设区域,确实无法避让的应当充分论证并说明理由,明确减缓不良影响的措施。尊重自然地理格局、人口变化趋势、城镇化发展特征和存量建设用地现状,合理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最终沧源自治县划定城镇开发边界面积为1136.29公顷,现状城镇建设用地692.75公顷,扩展系数为1.24。

健全用途管制制度,在城镇开发边界内的建设,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的管制方式,并加强与水体保护线、绿地系统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等控制线的协同管控;在城镇开发边界外的建设,按照主导用途分区,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和“约束指标+分区准入”的管制方式。

表4-1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情况统计表

单位:公顷

行政区名称

现状城镇建设用地面积

划定结果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面积

其中

弹性发展区面积与城镇集中建设区面积

扩展系数

城镇集中建设区面积

弹性发展区面积

沧源自治县

692.75

1136.29

1136.29

0

0%

1.24

第二节 主体功能定位

、县级主体功能定位

落实国家、省、市战略部署,在云南省及临沧市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沧源自治县主体功能被定位为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是临沧市重要保护地、生物多样性丰富和重要制备类型集中分布、生态环境极为敏感区域,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生态修复的重要区域。

二、乡(镇)主体功能定位

(一)细化3种基本功能分区

立足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将全县按乡镇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三大功能区域。

农产品主产区仅2个乡镇,分别是岩帅镇和芒卡镇,突出自然条件优势,以高品质、高科技、高附加值、绿色化、品牌化为要求,发展高原特色优质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经济示范区,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

重点生态功能区共6乡镇,分别是单甲乡、糯良乡、勐来乡、班洪乡、班老乡和勐角民族乡,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维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种生态要素的协同治理,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城市化地区:主要为中心城区所在的勐董镇和勐省镇(含勐省农场),统筹区域协调,形成经济社会发展增长极,吸引人口适度集聚,实现特色城镇化发展,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增强创新发展内驱动力,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实力。

(二)叠加5种主体功能类型

沧源自治县细化叠加功能区涉及重点小城镇、自然景观保护功能区、能源资源富集区、历史文化资源富集区和边境地区。

①重点小城镇仅包括勐董镇;②自然景观保护功能区共包括4个乡镇:单甲乡、班洪乡、班老乡、勐角民族乡;③能源资源富集区共包括3个乡镇:芒卡镇、班洪乡、班老乡;④历史文化资源富集区共包括9个乡镇:勐董镇、岩帅镇、芒卡镇、勐省镇、单甲乡、糯良乡、勐来乡、班洪乡、勐角民族乡;⑤边境地区共包括6个乡镇:勐董镇、芒卡镇、单甲乡、糯良乡、班洪乡、班老乡。

表4-2 沧源自治县主体功能分区情况表

县区名称

乡镇名称

乡镇主题功能分区

乡镇叠加功能类型

沧源自治县

勐董镇

城市化地区

重点小城镇、历史文化资源集聚区、边境地区

勐省镇

城市化地区

历史文化资源集聚区

岩帅镇

农产品主产区

历史文化资源集聚区

芒卡镇

农产品主产区

能源资源富集区、历史文化资源集聚区、边境地区

单甲乡

重点生态功能区

自然景观保护功能区、历史文化资源集聚区、边境地区

糯良乡

重点生态功能区

历史文化资源集聚区、边境地区

勐来乡

重点生态功能区

历史文化资源集聚区

班洪乡

重点生态功能区

自然景观保护功能区、能源资源富集区、历史文化资源集聚区、边境地区

班老乡

重点生态功能区

自然景观保护功能区、能源资源富集区、边境地区

勐角民族乡

重点生态功能区

自然景观保护功能区、历史文化资源集聚区

第三节 内外联动,区域协同发展

一、筑牢南部边境生态屏障

围绕云南省“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目标,严格落实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临沧市“一屏一带一廊多核心”生态安全格局,立足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洲象国家公园),加强生态保护,与镇康县、耿马自治县生态源地一同构筑串珠链式生态屏障体系,发挥保障南部边境生态安全的作用。

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积极融入市域大通道建设,服务中缅印度洋通道建设。

沧源作为中缅边境上的沿边县,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深度融入市域大通道建设,依托永和口岸,配合临沧市“九出市、三出境”的快速出境通道建设,做好市域支撑。服务好临沧市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建设。并充分利用永和口岸及通道优势,整合双边资源,进一步加强中缅双边合作,带动边境地区经济发展。建立沧源与周边、沿边县(区)联动机制,加速区域之间生产要素流动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区域之间的联动性、互补性和共融性。完善边境经济合作区口岸基础设施,提高通关和综合配套能力,发挥对外交往窗口平台作用。发展边境贸易和特色产业加工,扩大进出口规模。以永和口岸为依托,以沧源县城为中心,建设商品集散市场和多功能物流园区。鼓励资源性商品进口,输出特色优质和高附加值商品。深化与缅甸掸邦第二特区(佤邦)的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完善工作机制,在通关便利化、投资、金融、财税、土地、林地、产业和公共服务政策等重点方面取得新突破。推进沧源边合区建设,加大全县沿边开放力度,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三、协同临沧市构建好市域空间格局

在城镇建设上,围绕临沧市“一轴两核两带多点”的城镇开发空间格局,沧源自治县与耿马、镇康、永德等沿边县一同构筑市域西部的耿沧镇永沿边城镇带,加强彼此间的交通联系和产业联动,打造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农业空间格局中,围绕临沧市“一廊两带四区”的农业空间格局,充分发挥沧源自治县在中缅边境上热区优势,做好耕地保护,构筑临沧市的南部粮食主产区,打造对缅沿边农业产业走廊。

在乡村特色旅游上,结合临沧“一圈二带八地”乡村旅游发展格局,依托沧源文旅资源优势,充分结合现代化边境幸福村、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等乡村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构筑临翔——双江——沧源——孟定乡村旅游经济圈;沿边美丽乡村文化旅游带,以及沧源“民族风情”乡村旅游目的地。

四、协同建设“沿边城镇带”重要节点

依托临沧市沿边城镇带一体化发展规划,将沧源融入以孟定为沿边发展龙头,向东辐射带动沧源的1小时经济圈城镇。沧源将立足自然生态、民族文化和沿边区位特点,按照三产融合发展的思路,将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成为云南独有、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

五、依托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推动跨境双边合作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建成,面向拥有五亿人口的东盟大市场,自贸区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进一步降低,临沧的优势和竞争力开始凸显。中缅两国双方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更为临沧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作为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内外联动,岸城一体,三产融合,共同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做大边民互市,发展跨境旅游”的功能定位,参照跨境经济合作区模式,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境内境外一体化联动,一体化发展。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抓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与京津冀、泛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合作,加强资本引进、渠道建设、市场对接,深入开展资本和产业合作。鼓励和支持境内企业到境外从事贸易分销、旅游、教育、运营管理、售后服务等业务,投资参与产业境外园区开发建设,加快培育外向型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助力沧源边境经济发展。

第四节 总体格局

按照“统筹有力、竞争有序、绿色协调、共享共赢”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思路,立足沧源自治县区位和资源分布特点,遵循自然地理格局,综合交通网络建设,优先保障粮食安全,维护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立足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需求,构建“一屏一特三区六廊”的国土空间保护格局和“一主一副三带多点”的国土空间发展格局。

一、“一屏一特三区六廊”国土空间保护格局

一屏:构建以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核心的南部边境生态屏障;

一特:构建中部以竹木产业为主的林业特色集群;

三区:构建以班洪、班老、芒卡为主的沿边热区农业发展区、以岩帅为主的东部生态农业发展区、以单甲、糯良为主的高坡冷凉特色发展区;

六廊:构建以小黑江、南滚河、勐董河、小黑河、拉勐河、挡怕河等重点河流流域为主的水系生态廊道。

二、“一主一副三带多点”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一主一副:以港岸城一体化形成的城市综合服务主核心区域,以勐省为副中心区域;

三带:做强沿边城镇旅游带、勐省至永和口岸高速公路沿线经济旅游带和红色旅游带;

多点:以各乡镇为核心打造的产业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服务平台。

第五节 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强化分区管控

锚固国土开发与保护格局,将全县规划分区为农田保护区、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城镇发展区、矿产能源发展区、乡村发展区。

一、农田保护区

农田保护区即全县永久基本农田相对集中,需严格保护的区域。农田保护区31382.61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2.83%。主要分布在沧源自治县地形相对平整、土壤条件好、水源灌溉充足的坝区。农田保护区实行特殊保护,一般建设项目不得占用农田保护区,重大建设项目选址确实难以避让的,要对占用的必要性、合理性和补划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严格论证,按照“数量不减、质量不降、布局稳定”的要求进行补划。

二、生态保护区

生态保护区即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或生态敏感脆弱、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区域,包括生态保护红线集中划定的区域。全县生态保护区57679.62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3.57%。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的自然保护地分布地区及中部森林公园、南部澜沧江流域天然林地区,引导发挥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生态保护区内,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其他区域严格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未经依法批准,严禁擅自占用,严禁随意改变用途。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仅允许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

三、生态控制区

生态控制区即生态保护红线外,需要予以保留原貌、强化生态保育和生态建设、限制开发建设的区域。全县生态控制区8137.18公顷,占国土面积的3.33%,主要分布在河流、湿地、林地、草地集中分布区域及国家公益林区,是规划期内生态质量提高和生态功能提升的主要区域,是积极构建市域绿色空间结构及生态廊道贯通的关键地区。生态控制区原则上按限制开发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依法制定区域准入条件,明确允许、限制、禁止的产业和项目类型清单,根据空间规划确定的开发强度,提出城乡建设、工农业生产、矿产开发、旅游康体等活动的规模、强度、布局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四、城镇发展区

城镇发展区即城镇开发边界围合的范围,是城镇集中开发建设并可满足城镇生产、生活需要的区域。城镇发展区1496.25公顷,占国土面积的0.61%。集中分布在沧源自治县主城区、勐省镇次中心城区,是引领带动沧源自治县城镇群发展的核心区,是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中心地区。

矿产能源发展区

矿产能源发展区即以重大矿产或区域优势特色矿产为主,资源储量大,资源条件好、具有开发利用基础,对沧源自治县具有重要作用并纳入第四轮矿产规划的大型矿产地和矿集区。矿产能源发展区14711.25公顷,占国土面积的6.01%。以重要矿产为重点。矿产能源发展区要严格执行规划控制、计划投放和准入退出制度,对于新建矿山严格控制最低开采规模,对于已有矿山存在规模小、数量多、布局不合理、资源浪费严重破坏生态保护和安全生产压力大等突出问题,通过产业调整、转型升级、资源整合等方式,构建集约、高效、协调的矿山开发新格局,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

乡村发展区

乡村发展区即农田保护区外,为满足农林牧渔等农业发展以及农民集中生活和生产配套为主的区域。乡村发展区131287.70公顷,占全县国土面积的53.65%。主要分布在广大乡村地区及周边农田耕作区域,是沧源自治县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地区。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直接服务种植养殖业的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仓储等产业,原则上应集中在村庄建设区内;利用农村本地资源开展农产品初加工、发展休闲观光旅游而必需的配套设施建设,可在村庄建设区外安排少量建设用地,实行比例和面积控制。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生产中直接用于作物种植和畜禽水产养殖的设施用地,按照设施农用地管理。各规划分区情况详见附表2:

第六节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优先保障耕地资源,优化耕地布局,提升耕地质量,充分保障优质粮食与特色农产品生产,并确保实现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目标。引导农业结构向有利于增加耕地的方向调整,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切实加强耕地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至2035年,全县耕地保有量为32563.27公顷。

合理调整园地布局,引导园地集约高效利用,提高园地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适当控制园地规模增长以保护耕地资源。规划至2035年,全县园地面积控制在25835.64公顷以内。

结合生态建设优化湿地、林地等主要生态用地结构、质量和布局;有效保护与合理配置林地资源,积极营造绿色生态空间,规划至2035年,全县林地面积不低于162806.72公顷;加强对陆地水域和湿地的保护修复,保持水源涵养空间,增强水域和湿地的生态功能,规划至2035年,全县陆地水域面积呈持续增加趋势,不低于1573.02公顷。

坚持底线思维,科学管控建设用地,提高集约节约利用水平,规划至2035年,全县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7123.02公顷以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城乡居住生活、公用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布局,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引导村庄用地减量提效,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规划至2035年,全县城乡建设用地不超过4817.18公顷,其中城镇用地不超过1136.29公顷,村庄用地控制在3680.89公顷以内。保障交通、水利、能源等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用地,规划至2035年,全县区域设施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2305.84公顷以内。

各地类调整情况详见附表4:

第五章 发挥热区优势,夯实山坝特色农业发展空间

第一节 塑造“一带一特三区”农业空间格局

打造沧源自治县“一带一特三区”农业空间格局。

“一带”:勐董河流域粮菜观光带;依托山水田园风光、坝区优质耕地,在勐董河流域打造以世界佤乡乡村振兴示范园为主的粮菜观光带;

“一特”:林业特色集群;健全完善以竹木产业为主的林业特色集群。依托境内外丰富的竹木资源,加大产品研发和招商力度,加快以竹木为原料的各类产品制造业发展,建成云南重要的竹木制品制造基地;

“三区”:沿边热区农业发展区,构建以班洪、班老、芒卡为主的橡胶等热作产区;东部生态农业发展区,以岩帅为主的甘蔗、生态茶叶产区;高坡冷凉特色发展区,以单甲、糯良为主的茶叶、蔬菜、核桃产区。

第五节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确保区域粮食安全

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严格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的决策部署,强化耕地用途管制,加大耕地执法监察力度,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

一、加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

加强永久基本农田用途管制。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作物种植。永久基本农田不得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种植苗木、草皮等用于绿化装饰以及其他破坏耕作层的植物;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挖湖造景、建设绿化带,严禁新增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建设畜禽养殖设施、水产养殖设施和破坏耕作层的种植业设施。建设项目临时用地原则上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确需占用的,必须确保能够恢复原种植条件,符合土壤剥离、复垦验收等相关规定。制梁场、拌合站等项目用地不得以临时用地方式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

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占用补划。已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用途,非农建设不得通过“未批先建”形式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对符合国家规定范围的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大建设项目选址确实难以避让永久基本农田的,经依法批准,应在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基础上,按照“数量不减、质量不降、布局稳定”的原则,在可以长期稳定利用耕地上落实永久基本农田补划任务。

健全完善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制度。各地应将与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或独立规模在5亩以上可以长期稳定利用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并上图入库。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新建高标准农田增加的优质耕地应当优先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

二、严格落实耕地用途管制

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防止耕地“非粮化”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油、糖、蔬菜、烟草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在不破坏耕地耕作层且不造成耕地地类改变的前提下,可适度种植其他作物。不得在一般耕地上挖湖造景、种植草皮;不得在国家批准的生态退耕规划和计划外擅自扩大退耕还林还草还湿还湖规模;不得违规超标准在铁路、公路等用地红线外,以及河渠两侧、水库周边占用一般耕地种树建设绿化带;未经批准不得占用一般耕地实施国土绿化;未经批准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不得将通过流转获得土地经营权的一般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严格控制新增农村道路、养殖设施和破坏耕作层的种植业设施等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占用一般耕地,确需使用的,应经批准并符合相关标准。

全面实施耕地“进出平衡”严格控制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以全县耕地保护任务为目标,对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实行年度耕地“进出平衡”。除国家安排的生态退耕、自然灾害损毁难以复耕、河湖水面自然扩大造成耕地永久淹没等特殊情况外,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的,应当通过统筹实施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整治为耕地等途径,补足同等数量、质量的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落实“进出平衡”。

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必须严格落实先补后占和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积极拓宽补充耕地途径,补充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

管控要求:一、在符合生态保护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组织实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及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经验收能长期稳定利用的新增耕地可用于占补平衡。二、积极支持在可以垦造耕地的荒山荒坡上种植果树、林木,发展林果业,同时,将在坝区原地类为耕地上种植果树、植树造林的地块,逐步退出,恢复耕地属性。三、除少数特殊紧急的国家重点项目并经自然资源部同意外,一律不得以先占后补承诺方式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责任。经同意以承诺方式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必须按期兑现承诺。四、垦造的林地、园地等非耕地不得作为补充耕地用于占补平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中,必须做到复垦补充耕地与建新占用耕地数量相等、质量相当。五、在县域范围内确实不能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可在市域范围内调剂解决,市域内调剂仍难以满足需求的,可向省自然资源厅申请省级统筹。

挖掘耕地后备资源:挖掘耕地后备资源补充空间,合理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确保完成耕地保护任务。全县划定耕地后备资源337.89公顷。划定耕地后备资源补充空间4150.75公顷,其中进出平衡补充后备面积1813.07公顷,占补平衡补充后备面积2337.69公顷。

三、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严格落实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任务,全县总划定规模35144.13公顷,其中粮食生产功能区14005.62公顷,包含水稻功能区6001.33公顷、玉米功能区8004.29公顷;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21138.51公顷,包含糖料蔗保护区8667.08公顷,天然橡胶保护区12471.43公顷。

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落地保护。不得擅自调整粮食生产功能区,不得违规将粮食生产功能区纳入退耕还林还草范围,不得违规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内建设种植和养殖设施、超标准建设农田林网。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主产区发挥优势,确保粮食种植面积不减少、产量有提升。积极推进“两区”范围内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两区”范围内的骨干水利工程和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兴建“五小水利”工程,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加强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建设,加快老龄残次、低产低质胶园更新改造,强化胶树抚育和管护,提高橡胶产出水平和质量。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大“两区”范围内的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优化支持方向和领域,使其成为“两区”建设的骨干力量。以“两区”为平台,重点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加强对土地经营权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的管理服务。引导和支持“两区”范围内的经营主体根据市场需要,优化生产结构,加强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

第六节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

立足沧源生态优势和资源禀赋,积极推进旅游业、高原特色农业和新型工业发展,大力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充分挖掘和演绎佤文化,把文化旅游作为推动沧源跨越发展的龙头引领,必须以旅游、民族文化为载体,合理品牌定位、树立品牌形象、调整品牌结构、弘扬品牌文化,对标“一县一业”示范县、特色县,打好绿色生态的“佤”品牌。

一、优化产业布局、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

按照“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基地庄园化”的发展思路。以粮食、甘蔗、咖啡、橡胶、蔬菜、水果、茶叶经济产业为支撑,采取东部甘蔗、咖啡、茶叶:中部甘蔗、核桃,西部橡胶,河谷山区陡坡地合理布局咖啡、临沧坚果,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巩固提标现有重点产业:针对现有重点产业,烤烟、甘蔗、蔬菜、水果、茶叶、生猪、肉牛等通过改良生产方式,推广先进技术,实现提质增效,带动群众增收。推动内外联动,互利共赢积极开展对缅交流合作,支持境内农业企业走出去,与缅甸开展甘蔗、坚果、橡胶、粮食、牧牛、肉牛等种养殖跨境交流工作。

二、推动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

依托山水田园风光,深入挖掘优势资源,按照标准化、特色化、差异化、可持续化原则,结合资源禀赋,打造“农+旅”“文+旅”,建成集旅游、休闲、文化、康养、观光等“农旅一体”的乡村旅游沧源样板,建设高端“乡村特色游”一系列园区景点及旅游基础设施。为实现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职业化发展打牢基础,为确保群众稳定持续增收发展动力,为城市向往农村的游客提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温馨感觉,为游客探索佤山提供“活”的博物馆。

重点围绕田园、农耕文化打造勐省镇农克千亩梯田、勐省田园综合体现代农业产业观光园、司岗里崖画谷田园综合体、翁丁田园综合体、糯良乡公播农耕文化体验园等现代农业示范区;依托青山绿水、山涧果园打造碧丽源茶山田园综合体、贺岭茶园田园综合体、怕拍古茶园体验园、单甲乡茶园生态文化产业示范园、岩帅镇万亩现代生态茶园综合体、勐省农场观光生态茶园、芒卡镇沃柑田园综合体等乡村振兴示范园。

第七节 加强古茶树珍稀资源的保护利用

一、古茶树(园)的分布

(一)野生型古茶树(园)

根据临沧市人民政府认定的两批古茶园古茶树资源,县内有野生型古茶园84223亩。

野生古茶园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区:

(1)沧源岗德梅山野生茶树分布区,39085亩。位置:东至进单甲乡县级公路;南至嘎多村六组拱尾山;西至贺岭村界;北至南撒村界;

(2)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芒告大山野生茶树分布区,27166亩。位置:东至勐角民族乡控井五组界;南至刀董村公多当集体薪炭林;西至芒回村卡求河;北至尔妈河;

(3)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窝坎大山野生茶树分布区,17972亩。位置:东至翁丁丫口至勐冷水库路;南至控角村南角河;西至翁丁村新牙河;北至挡怕河。

(二)栽培型古茶园

根据省农业厅调研组临沧座谈会议精神,以及《云南省农业厅关于临沧市开展古茶树种质资源普查及保护试点工作的函》(云农茶函〔2016)37号)的部署,《临沧市古茶树保护条例》、《临沧市古茶树实施办法》、《沧源佤族自治县古茶树实施办法》、临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市古茶树资源申报认定及挂牌保护工作的通知和要求,县地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扎实推进古茶园、古茶树普查挂牌保护有关工作,圆满完成第一、二、三期古茶园、古茶树普查及挂牌保护各项工作任务。截至目前,沧源境内有栽培型古茶园0.36万亩。分别是怕拍村古茶园、班考村古茶园、嘎多村岛里古茶园、糯掌村古茶园、曼来村古茶园、班列村古茶园6个古茶园。古茶树单株主要分布在岩帅镇、单甲乡、糯良乡、勐来乡、勐角民族乡、班老乡、勐董7个乡镇,已挂牌保护古茶树单株有412株。

(三)古茶树单株

古茶树单株10个乡镇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户诺南山、福音山、窝坎大山、芒告大山、大黑山、安礅山、岗德梅山及部分国家级、省级公益林等山头地块。

二、古茶树(园)分区及保护措施

(一)古茶树(园)分区

依据古茶树(园)的种质与种植情况,古茶树(园)的周围生态环境,古茶树(园)的利用价值及产生的效益等。通过对古茶树(园)的价值分析,设定三个不同级别的保护与利用区,分别为古茶树(园)一级保护区、古茶树(园)二级保护区与古茶树(园)三级级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主要分布在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国有林场林区内中的户诺南山、福音山、窝坎大山、芒告大山、大黑山海拔1700-2489米范围内原始森林、安礅山、岗德梅山及部分国家级、省级公益林等山头地块。涉及乡镇有班老乡、班洪乡、勐角民族乡、勐董镇及勐来乡部分区域。区域内的古茶树严禁采摘,严格按照上述保护区内设定范围,严禁采摘,保护区内保持原生态环境,严禁建造一切设施。

二级保护区:主要分布在南撒省级森林公园内,涉及糯良、单甲两个乡镇。区域内古茶树根据树体情况适度采摘,周围环境可根据规划局部调整,古茶树(园)应设立竹栅栏进行维护并竖牌标记。

三级保护区:沧源古茶树遍布全县,扣除一级和二级保护区剩余部分为三级保护区。区域内根据树体情况进行采摘,环境要求根据茶园实际情况调整。

(二)古茶树(园)保护措施

通过多种宣传形式,刊登、印发、播报《临沧市古茶树保护条例》、《临沧市古茶树保护条例实施办法》、《沧源佤族自治县古茶树实施保护办法》、《临沧市锦绣茶尊古茶树保护实施办法》、《临沧市古茶园生产技术规程》等古茶树法规办法措施,建立健全保护机构,落实好保护人员和古茶树护工作经费,推进古茶树保护利用法治化。严格保护古茶树、古茶园及其生态环境、生态系统,以及农耕文化传统和生态人文景观。编制实施县乡(镇)古茶树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和重点保护古茶树、古茶园、古茶山、古茶村庄保护利用规划。加快古茶园、古茶树认定挂牌保护工作,目前已完成6个古茶园和412株古茶树的挂牌保护,实现“一树一码”数字化管理等工作,有效推进古茶树(园)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工作。

三、古茶树(园)开发利用

种质资源的利用为最大限度开发古茶树(园)的利用价值,对缺株严重的古茶园用2-3年实生苗进行补植补造,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茶园产量。

持续推进农业产业组织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党组织+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持续巩固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加强基地规范化管理,提高组织化程度,带动当地茶农实现增产增收。

四、打造知名品牌工程

打破区域界限,从原料、设备、技术、资本等各个方面全面整合资源,集中投入。一是以糯良乡怕拍村古茶树研究开发合作社基础,整合古树茶资源,打造怕拍茶庄园项目,提升沧源古树茶品牌;二是建设碧丽源年产5000吨精制拼配茶加工厂,打造沧源红茶、绿茶品牌;三是建设佤山茶厂年产1000吨精加工生产线,打造沧源普洱茶品牌,全面提升我县茶叶产业的竞争力;四是加大对147个茶叶初制所规范提升,培育40家精深加工车间,提高精制率。五是努力抓好“沧源佤茶”“沧源怕拍茶”“芒摆林间茶”“沧源班列茶”“沧源刀里茶”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加大与第三方对接联系,做实历史佐证及相关的说明性、证明性材料,依托“沧源佤茶”“沧源怕拍茶”,打造沧源茶叶公共品牌。

第六章 依托亚洲象国家公园,筑牢西南生态屏障

第一节 构建“一屏六廊多点”生态安全格局

构建沧源自治县“一屏六廊多的生态空间格局。

“一屏”:即南部边境生态屏障。构建以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核心的南部边境生态屏障,防止边境有害物种入侵,保护边境生态安全与生物多样性,发挥保障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作用;

“六廊”:构建以小黑江、南滚河、勐董河、小黑河、拉勐河、挡怕河等重点河流流域为主的水系生态廊道;

“多”:县级饮用水源地+刀耕水库+乡镇级饮用水源地。

依托江河流域、水库沿岸。推进干流面山绿化美化和湿地公园建设,推进边境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扩大边境地区绿色本底,筑牢边境生态安全屏障。

第八节 自然保护地体系

围绕“一屏六廊多点”生态安全格局,将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划入自然保护地。基于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建设以亚洲象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确保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得到系统保护。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完整、物种栖息地连通、保护管理统一的原则,对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进行整合优化,确保自然保护地陆域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达到16.53%以上。

一、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亚洲象国家公园区域地处中老、中缅边界,分布着我国大陆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为众多狭域分布的珍惜濒危动植物提供了庇护,阻隔了具有生物安全威胁物种的入侵,是我国西南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为“一带一路”国家倡议的实施,发挥云南省作为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作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生物生态安全保障。亚洲象主要分布县域内的南滚河流域,涉及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动物以印支虎、亚洲象、西黑冠长臂猿、豚鹿最为重要。

设立亚洲象国家公园对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保护热带雨林原真性和完整性,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自然资源规范高效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二、建设自然保护区

将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区域划入自然保护区,建设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全县仅设立1个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7799.77公顷,占自然保护地面积的68.75%。下一步应加强自然保护区规范管理,启动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建设;继续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加大对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强化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建设,开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规范化、监测标准化建设,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机制,完善管理体制,提高管理能力,探索自然保护区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三、建设自然公园

将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和自然景观,具有生态、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可持续利用的区域划入自然公园,有效保护森林、湿地、水域、生物等珍贵自然生态系统,以及其承载的景观、地质地貌和文化多样性。全县设立2个地方级自然公园,总面积12637.25公顷,占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的31.25%。其中,云南沧源佤山风景名胜区面积5176.50公顷,占自然公园面积的40.96%;云南沧源南撒省级森林公园面积7460.75公顷,占自然公园面积的59.04%。

第二节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一、划定生物多样性优先区

结合沧源自治县生态系统类型的典型性、生态区位与服务功能、物种丰富度与珍稀濒危程度、科学价值与经济价值等因素,通过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生态系统功能评估、保护空缺分析将全县划分为3个重点优先区域,即:(1)热带雨林—季雨林区;(2)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区;(3)其它重要生态景观及特殊保护地分布区。

、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建设

夯实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部门协作制度,落实《临沧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方案(2014—2030年)》和《临沧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方案(2014—2030年)三年工作方案》。积极推进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设施和管理能力建设,开展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效果调查评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理顺管理体制,不断提高保护区管理水平。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监督,全面禁止非法交易野生动物。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安全教育。

优化就地保护体系。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重点领域、重要生态系统和重点保护场种的保护,以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黑江流域和芒告大山、公母大山等野生动植物主要栖息地、生物走廊为重点,加大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执法力度,强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强珍稀濒危特有物种、极小种群物种和重要遗传种质资源的抢救性保护和恢复。实施亚洲象、绿孔雀、蜂猴、猕猴等为主的珍稀物种繁育救护工作及重点保护植物、植被等生物多样性样带、样地监测,建设南滚河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拯救保护及科研监测巡护步道。

完善迁地保护体系。加强现有植物园、树木园、保育救助站、增殖站(场)、繁育基地等的建设。科学规划、完善迁地保护体系,因地制宜布局新建一批迁地保护设施,填补重要区域和重要物种的迁地保护空缺。科学开展珍稀濒危特有动植物、极小种群物种的迁地保护,构建珍稀濒危动植物、旗舰物种和指示物种的迁地保护群落。对于栖息地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重点物种,加强其替代生境的研究与示范,推进人工繁育野化回归工作。抓好迁地保护种群的档案建设与监测管理。

、加强边境生物种质资源保护

加强生物遗传种质资源保护。大力开展珍稀濒危野生植物、本土树种、观赏苗木和观赏草种质资源收集,依托国有林场建设一批设施完备的种质资源圃。坚持保护与合理开发并举的原则,贯彻落实《临沧市古茶树保护条例》等法规,开展全县古茶树的申报认定和挂牌保护工作,建立古茶资源数据库、档案库和实物库。全面保护好以伯乐树代表的树木资源。保护和修复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争取建设一批珍稀濒危植物园、树木园、花卉园、观赏草本园。加强野生三七、野生稻等种质资源保存和云纹鳗鲡、无斑异齿鰋、少斑褶鮡、异斑南鳅等特有鱼类种质资源保护。

强化边境生物生态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生物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严格生物物种资源进出境检验检疫管理,加强生物物种资源对外合作交流管理,严厉打击走私、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外来物种管控,启动外来入侵生物种类、数量、分布范围、危害程度等情况调查,建立健全外来入侵生物监测预警应急机制。加大对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边境地区等重点区域外来入侵(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监督,开展自然保护地外来入侵生物防控成效评估。加强生物技术的环境安全监管。

、加强生态保护监管

构建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体系。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基础调查和遥感监测,及时发现、移交、查处各类生态问题并监督保护修复情况。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监测网络,实现常态化监测。建立完善自然保护地监管平台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依法依规开展自然保护区勘界立标,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展自然保护区资源本底调查、生物多样性监测、生态系统价值评估。

强化生态保护执法监督。建立健全执法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以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为重点,强化与自然资源、水利、林草等相关部门协同,完善执法信息移交、反馈机制。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健全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问题台账。加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国家和省重大工程、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禁食野生动物等生态保护监督检查。强化对开矿、修路、建设、围填、采砂等破坏湿地、林地、草地、自然岸线等行为的监督。

加强生态破坏问题监督。落实中央、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不断传导压力,倒逼责任落实。完善生态监督执法制度,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落实及实施。完善各领域监管制度措施,依法依规开展生态保护监管。完善自然保护地国(边)境联合武装及自然保护地缓冲地带日常巡护制度;做好防火灭火工作,进一步加强受保护地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完善科技支撑布局,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第三节 加强林草湿保护

一、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以勐董河流域、拉勐河流域、小黑江流域、南滚河流域、边境地区生态廊道建设为重点,着力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加大区域生态修复,把南滚河流域建成生态功能完善、森林资源优质、生物多样性富集的区域,建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实践示范带。在勐董河流域,推进干流面山绿化美化和湿地公园建设,推进边境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扩大边境地区绿色本底,筑牢边境生态安全屏障。持续推进重点功能区、生态脆弱区、退化区生态系统修复,推进边境生态修复和热带雨林保护修复,实施好退耕还林、陡坡地生态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持续推进和优化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严肃查处违法违规采矿采石行为,进一步规范砂石资源开发利用,采取恢复治理、土地复垦、植被恢复等措施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

二、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推进森林沧源建设,实施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种草并举,着力打造生态安全“高地”。持续推进防护林体系建设,持续强化公益林管理,加大重点功能生态脆弱区域生态系统修复力度。建立健全森林经营规划和森林经营方案,以国土空间规划为统领,组织编制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完善执行采伐限额、林木采伐许可制度,确保森林覆盖率保持在较高水平。落实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政策,以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为有效手段,精准提升森林资源质量,着力推进森林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及时更新年度数据,全面推行“监测、核查、执法全覆盖”的森林督查机制,开展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零容忍”管住毁林问题,实现森林资源保护常态化管理。

三、强化草地保护

推进草原资源调查,摸清草原资源底数。坚持全面保护、系统治理,科学制定草原保护和修复规划,将生态区位重要的草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实行最严格的保护措施,提高林草综合植被盖度和生物量,提升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促进草原休养生息。科学推进草原退化治理修复,在重度退化草地区,通过实施免耕播种、人工种草、草地改良等修复治理措施;对中度退化草地区,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促进植被恢复和质量提升;对轻度退化草地区,加强封育保护。

四、加强湿地保护恢复

根据《云南省湿地公园发展规划》《云南省省级湿地公园建设管理办法》,按照省级湿地公园湿地名录(推荐),适时启动并建设省级湿地公园。全面推进一般湿地认定工作,公布一般湿地名录。以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入库的湿地斑块中,尚未建立保护地,不具备划建自然保护区或湿地公园等保护地条件,面积较小但具有保护价值的湿地区域,建立湿地保护小区进行保护,不断提髙湿地保护率。治理因过度利用、遭受破坏或其他原因导致功能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的湿地,建立湿地生态修复机制,对退化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科学修复,恢复和发挥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促进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针对沧源自治县已批复的1个县级千吨万人重点保护水源地,4个县级水源保护地,10个乡镇级水源保护地开展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针对水源地的一级保护区,按照污染源调查的点源清单,抓好监管工作,禁止建设项目进入饮用水源保护区。做好从取水口至水厂输水渠周边的环境保护,加强监督。建立隔离防护设施,全面清理保护区内违法违规项目和排污设施,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不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质标准。

、统筹造林绿化空间

根据沧源自治县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评估结果,在国家及省级下发图斑中沧源自治县适宜造林绿化面积为2415.24公顷。在造林绿化空间图斑适宜性调查评估及合规性论证基础上,结合过去10年建设项目使用林地情况、造林绿化情况,以及规划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林地的需求情况,充分考虑25°以上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的可行性,充分考虑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等基础上,分析森林覆盖率、林地保有量目标。

、协调确定林地后备资源空间

协调耕地和林地后备资源补充空间,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的原则,统筹安排耕地和林地后备资源补充空间,确保空间上不相互冲突矛盾。全县确定林地后备资源空间面积987.06公顷。

第七章 城乡融合发展,塑造高品质城乡发展空间

第一节 城乡融合发展策略

构建全域一体化、城乡统筹、合理分工、集约高效的网格化城乡发展空间。以县域作为基本地域单元和重要切入点,聚焦城乡功能布局一体化、要素流动便利化、资源配置均衡化、产业发展融合化和融合模式多元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县域高质量发展。

推进城乡功能布局一体化。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村庄为腹地,促进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和布局一体化。

县城为县域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交通中心。充分发挥县城在城乡融合中的枢纽作用,增强县城的中心功能和综合服务能力,辐射带动小城镇和乡村发展;建制镇镇区和乡所在地作为连接城乡的纽带,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综合中心,发挥中心镇的服务功能和示范引领作用;村庄作为广阔腹地,保障农产品供应和生态安全。

推进城乡资源配置均衡化。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合理布局。巩固提升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化,加快县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治理一体化。城乡公共资源配置适度均衡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

推进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人产城融合发展,以产业集聚引导人口集聚,促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进县域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立足县域资源、生态和成本优势,以县城为重要载体,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现代优势产业群。推动人产城全面融合,不断提升县域就业吸纳能力。

推进城乡融合模式多元化。从自身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多元化城乡融合模式。

第二节 构建“一主一副三带三区多点”城乡发展格局

构建“一主一副三带三区多点”的城乡发展格局。

一主一副:以沧源县城作为城市综合服务核心,勐省为副中心;

三带:做强沿边城镇旅游带、勐省至永和口岸高速公路沿线经济旅游带和红色旅游带。沿边城镇旅游带,单甲永懂水库——嘎多——东丁水库——碧丽源——国门新村——芒回——上嘎嘎——垌那海——班老——芒卡等中缅边境一线,打造秘境边关风情游;勐省至永和口岸高速公路沿线经济旅游带,勐省——机场——糯良——贺岭——永和园区等区域,带动镇场一体、港城一体、“三勐”一体、岸城一体发展,建成经济高速发展带;红色旅游带,岩帅——勐董——勐角——班洪——班老等区域,打造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干部培训等红色教育基地,以红色教育促进红色旅游;

三区:西部沿边风情文旅聚集区、中部传统文化旅游聚集区、东部山地农文旅文化聚集区;

多点:各乡镇发展节点。

第三节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一、城镇空间发展模式

以城乡融合发展为方向,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城镇空间发展模式。

二、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结合城乡一体化网络构建为重点的城乡结构构建思想,本次规划提出四层级结构体系,通过减少布点、优化层级、集中建设用地,体现布局的集约,通过完善城镇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功能,优化功能结构布局,体现城乡聚落等级中间层的凝聚力,引导城乡特色化建设,规划形成“中心城镇——副中心城镇——重点镇——一般乡镇”四级的结构体系。

在县域城镇体系结构上,建立“1个中心城镇+1个副中心城镇+4个重点乡镇+4个一般乡镇”的城镇等级体系。

表7-1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表

等级

个数

规模

(万人)

名称

中心城镇

1

>5.0

勐董镇

副中心城镇

1

<5.0

勐省镇

重点乡镇

4

<5.0

芒卡镇

班洪乡

班老乡

岩帅镇

一般乡镇

4

<3.0

单甲乡

勐角民族乡

勐来乡

糯良乡

三、城镇职能结构

中心城镇:县域村镇体系的核心,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综合服务核心,是感受民族文化、体验南亚风情、寻找乡愁乡韵、觅得心灵平静的文化之城、异域之城、生态之城、宁静之城、欢乐之城,也是宜居宜游宜业的现代化城市。沧源自治县中心城镇为勐董镇,即沧源自治县城。

副中心城镇:县域北门户,绿色产业、绿色园区的重要承载地,沧源产业发展的重要对外展示窗口,是县域北部发展带动的重要增长极。规划确定副中心城镇:勐省镇。

重点乡镇:承担疏散主城区人口、转移区域农业人口的职能,成为具有相对独立性、综合配套完善的小城镇,是所在地区辐射力较强的生产、生活服务中心和农副产品加工、流通基地。规划确定4个重点镇:芒卡镇、岩帅镇、班洪乡、班老乡。

一般乡镇:规划确定一般城镇4个:单甲乡、勐角民族乡、糯良乡、勐来乡。

完善职能结构,突出职能特色,将县域城镇分为综合型、工贸型、边贸型、商贸型、文旅型及农旅型六种类型。

表7-2 沧源自治县城镇职能结构一览表

城镇等级

类型

名称

主导职能

中心城镇

综合型

勐董镇

区域政治、文化、金融、信息、服务、消费中心,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副中心城镇

工贸型

勐省镇

沧源自治县产业对外“窗口”,以绿色工业、商贸物流、特色旅游和生态农业为主

重点乡镇

边贸型

芒卡镇

孟定新城组成部分,边境贸易与边境旅游发展区

文旅型

班洪乡

以红色文化、佤文化旅游为主,生态观光、热区农业为辅的文旅融合发展区

文旅型

班老乡

以红色旅游为主,生态观光、热区农业为辅的文旅融合发展区

农旅型

岩帅镇

红色旅游带重要节点,以原生态佤族文化旅游、现代生态农业为主的特色旅游区

一般乡镇

文旅型

单甲乡

高原特色农业、民族文化、文旅融合发展区

农旅型

勐角民族乡

县域旅游重要节点,以旅游服务、特色农产品生产等为主

文旅型

勐来乡

县域特色文化旅游城镇,以乡村旅游、民俗风情旅游、文化旅游为主

商贸型

糯良乡

空港枢纽,以商业、商贸物流、旅游集散、乡村、民俗风情、文化旅游、空港配套服务、现代服务业为主

第九节 统筹划定工业红线,引导产业集聚

一、划定工业红线

(一)划定目标

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强化工商业用地亩均论英雄导向,切实解决土地粗放利用问题”等要求,切实解决工业产业用地“小、散、乱”等现象,保障沧源佤族自治县产业开发区以及产业聚集区的用地需求。

1.保障工业产业发展空间。确保工业用地需求,保障沧源佤族自治县产业开发区以及产业聚集区经济发展,稳定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工业用地“基本盘”,同时保障工业项目及时有效落地。严格控制工业用地调整为非工业用途,鼓励“工改工”,夯实工业产业发展基础。

2.优化工业用地空间布局,引导工业产业集聚发展。按照协调发展、规模集聚的思路,引导工业产业进入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及产业集聚区,形成集聚效应,共享配套服务和基础设施,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的同时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二)总体思路

为破解现状工业用地空间布局破碎,发展不连片、布局不成带的核心问题,沧源佤族自治县工业用地红线划定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发展新格局构建工业集聚区,在工业集聚区内预留新增工业发展空间,通过城市更新等各种手段,逐步推动工业集聚区外零散低效的工业用地向集聚区内腾挪,形成大型发展平台,逐步提高工业用地的利用效率。按照“大集中、小聚集”要求,本着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的原则,在城镇开发边界内划定工业用地保障线;按照节约集约、引导聚集的原则,在城镇开发边界外合理划定工业用地拓展线。

(三)划定情况

沧源佤族自治县工业用地红线划定方案涉及勐董镇、勐省镇、芒卡镇、班老乡、勐角民族乡共5个乡镇及勐省农场。划定工业用地红线19个地块,面积为234.90公顷。其中,工业用地保障线面积44.90公顷(工业用地红线内规划工业用地面积36.67公顷),工业用地拓展线:190.00公顷。

沧源佤族自治县城镇开发边界内划入工业用地红线的规划工业用地规模为36.67公顷,城镇开发边界内规划工业用地划入工业用地保障线比例为81.67%。符合《云南省工业用地红线划定工作指引》要求的城镇开发边界内80%以上的规划工业用地划入工业用地保障线。

二、聚焦三大经济,助力产业发展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一个跨越、三个定位、五个着力”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快推进“3815”战略实施。全力营造大抓三大经济的浓厚氛围,形成壮大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的强大合力,为沧源自治县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全面开创新时代沧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一)统筹推进,做特做强资源经济

牢固树立“资源为王”的理念,坚持全县资源管理“一盘棋”,以“旅游+、+旅游”作为第一资源,统筹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盘点用活优势资源,把资源转换为产业,把资源转换为市场,把资源转换为技术,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把资源转化成资源类的经济项目,把资源类的经济项目转化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投资项目,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1. 打造全域旅游,构建多产融合发展新格局。采取“旅游+”“+旅游”模式,扎实做好原生态佤族文化、原生态自然风光的开发与保护,完善全县旅游产业发展体系,推动旅游业从“门票经济”“观光经济”向“综合消费经济”转变。

2. 发展特色产业,实现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新突破。依托山水田园风光,按照标准化、特色化、差异化、可持续化原则,推动现代农业与全域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实施“一二三”行动、“百千亿”产业工程,抓好种子端和电商端,加快农业生产过程“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建成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全省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特色农业产业强县。

3. 加强勘查利用,提升矿产综合开发效率。统筹推进区域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布局,加大矿山深部及外围勘查力度,充分挖掘煤、铅、锌、大理石等分布相对集中,潜力大的优势矿产资源。引导沧源县云矿金腊资源有限公司、沧源新兴矿化石业有限公司、沧源佤族自治县华源金矿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持续提升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4. 盘活土地资源,充分释放土地利用空间。充分挖掘各类闲置土地和废弃土地利用潜力,推进低效利用土地二次开发。

5. 突出生态立县,全力夯实绿色发展底色。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以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黑江流域和芒告大山、公母大山等野生动植物主要栖息地、生物走廊为重点,加大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执法力度,强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提升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生态服务功能,筑牢边疆生态安全屏障。

6. 发展绿色能源,推动能源结构加速转型。以强化绿色能源支撑经济发展为方向,强基础、调结构、补短板、兴科技、促改革,推进以水、风、光、储为主的绿色能源多能互补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智慧能源“新基建”,推动绿色低碳经济模式转型升级,提高能源供给安全保障能力,推进能源体制机制改革,把绿色清洁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7. 厚植人才资源,不断激发创新发展活力。持续开展“六大培训培养”工程和优势产业人才集聚行动,强化本土人才培养。

8. 发展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数字沧源”建设,建成沧源“城市大脑”,筑牢“数字沧源”发展底座,推动智慧口岸、智慧园区、智慧县城、智慧景区等各重点领域应用场景建设,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高数字赋能水平,将数字经济培育成亿元产业。

(二)内外联动,创新发展园区经济

利用好现有的边境经济合作区政策,抓住国内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推进自身产业转型升级,扩大对外贸易。同时,加强内外联动,将国内的部分技术和产品向国外转移,促进结构调整和升级,激发经济活力。依托对缅会晤协商机制,建立健全境内境外园区保障政策体系,实现双边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依托口岸和中缅区位优势,推动园区建设,着力打造境内境外一体化推动园区经济,充分激发沿边经济发展潜能。尤其是加快永和境内境外产业园区建设,积极主动作为,对外强化双边沟通协作,帮助境外园区协调解决电力、通信和通关服务等要素保障问题,提供环保、安全生产等指导服务;对内加快规划建设集金融结算、对外贸易、仓储物流、生产服务等功能为一体化的综合服务园区,探索生产“在外”、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内”的发展模式,实现境外生产、境内结算,撬动双边经济一体化发展,助力园区经济发展。

1. 发挥资源优势,合理布局园区空间。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为基础,以“三线一单”为约束,结合园区发展目标、产业定位及现状布局,规划形成“2+2+N”发展格局,即:“二个重点园区为核心引领,辐射带动二个基地(产业园区)发展,梯次培育发展多个特色产业集群”的园区经济空间结构。坚持“产业兴园、特色立园”的总体原则,通过资源整合,利用相关产业要素在园区的集中度,培育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突出的骨干支柱产业和产业集群。

2. 突出企业作用,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引进带“链”带“群”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围绕主导产业,以延链补链强链为重点,积极引进链主企业,壮大产业链企业规模,打造一批名片产业。落实产业链专班和“链长”制,实行“一链一策、分链推进”,推进重点产业链加快建设。加快优质企业集中入园发展,推动园外企业入园进区,带动上下游企业快速集中入园集聚,壮大园区产业规模,发挥园区“群”的效应。

3. 加强园区建设,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深入开展园区规模和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城市功能、产业功能有机整合、共建共享。充分利用园区产业聚集优势,以项目带开发,以开发促发展,加快人口集聚,增强产业支撑,把园区打造成产业新城,实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

4. 集约节约用地,提升投入产出效率。坚持“强准入”,加快推广“标准地”制度,提高用地配置效率,明确园区投入产出强度底线。坚持“抓存量”,对工业企业和园区存量用地,分类处置、综合利用、二次开发。鼓励实施“零增地”技术改造,在不新增建设用地的情况下,实现企业的增量提质。科学合理确定入驻项目供地面积,对于分期实施建设的项目根据建设进展情况实行分期供地、分阶段办理土地证。坚持“清低效”,严格实施监督考核,健全低效用地退出机制,将不良项目清理出园区,切实提高园区土地使用效率。

5. 强化创新驱动,全面提升发展效能。创新园区管理机制,支持园区积极推进差异化的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加快推动园区审批制度改革,按照“能接则放”的原则,将一些可以下放的审批权限授权或委托园区管委会行使。创新园区运营模式,探索把园区建设、招商、运营、管理服务委托给市场主体进行市场化运作,以“管委会+公司”等模式推进“管运分离”改革。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推动资源、人才、政策、服务向创新型企业聚集,推动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建设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加快培育国家级和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培育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引导园区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承担国家级和省级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组织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攻克制约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提升园区集聚创新要素能力。

(三)立足区位,加快推进口岸经济

依托口岸经济带动沿边地区经济发展是“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充分利用好口岸区位优势,把口岸资源变为经济优势。把口岸贸易与境内境外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把边民互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相结合,用好边用活边,形成兴边富民大格局。沧源永和口岸作为临沧市三个口岸之一,需进一步促进口岸经济由“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提升永和口岸智慧化水平,继续推进港岸城一体化建设,同时,联动三通道,做好边民互市,进一步做强口岸经济。

1. 科学精准定位,合理规划口岸发展布局。立足临沧大口岸经济区建设,依托地处中缅印度洋新通道辅助通道的区位条件,发挥陆路口岸和航空港优势,充分利用境内境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力推进阿佤山经济合作区建设。根据现有交通运输条件、口岸功能和贸易规模、产业类型和商品结构等比较优势,把沧源永和口岸打造为国家开放口岸、佤山机场建成口岸机场,实现芒卡通道国家开放。建设境内外联动产业集聚发展区,辐射带动县城一体化发展和达懂通道开放,打造国际贸易、商贸服务和边境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岸城融合发展区域,形成永和口岸为主,芒卡通道为辅,班老、达懂通道为支撑,便捷通道为补充的口岸开放布局。

2. 完善功能设施,提升口岸服务承载能力。一是加快口岸综合交通建设。打造“北接耿马和双江、南出缅甸、西联清水河、东达普洱”的物流大通道。二是加强口岸通道设施建设。重点抓好海关指定监管场所以及目前口岸功能、产业、物流体系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口岸数字智慧建设。围绕“设施设备智能化、信息系统集约化、运行管理数字化、综合服务便利化、跨境合作常态化”的要求,完成一口岸三通道智慧化项目建设,实现永和口岸常态化运行,成为“放得开、管得住、通得快”的省内一流智慧口岸。

3. 做强产业聚集,构建口岸现代产业体系。争取与缅方达成合作共识,加快粮食、水果、食用水生动物、冰鲜水产品等海关指定监管场地建设。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链主”“链核”企业,建设冷链园、贸易园、仓储园、物流园、加工园等园区,发展进出口产品落地加工、跨境贸易、国际物流、金融服务等产业。大力发展口岸服务经济,打造货物搬运转运、冷链等物流服务品牌,产品商务代理、跨境电商等商贸服务品牌,跨境旅游服务品牌,国门教育、国门医院等民生服务品牌。着力培育壮大外经贸企业,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强化外贸、外资、外经联动发展。推动建设口岸国际产能合作区、加工制造园区。鼓励企业到境外开展水电、矿产等资源开发利用,谋划布局境外上下游产业链。充分利用境外原材料、劳动力、热区、土地资源优势,争取替代政策倾斜,强化缅北农业合作。

4. 大胆探索创新,推动口岸驱动改革发展。努力争取将民族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尽可能争取更多的双边经济社会发展合作项目进入上级有关规划盘子,给予阿佤山地区发展更大的支持。以临沧边和区永和园区为突破口,将合作领域扩大到现代化新型工业,辐射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共同走出一条双边产业转型升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让中缅互利合作释放最大红利。加快互联互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加大周边佤民族区域在水利电力、农业开发、教育文化、疫情防控、跨境旅游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力度,打造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睦邻安邻富邻的示范样板,建设跨国界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提升“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力度和厚度。

三、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

(一)文旅产业

1.发展方向

至2025年。基本建成“国际知名、全国一流的健康生活目的地”“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世界佤族活态文化博物馆”。将旅游发展成为沧源的重要支柱产业,实现县域旅游资源有机整合、多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和全社会共同参与,带动乃至引领沧源社会和经济全面发展。重点打造县城及口岸综合旅游体验区、翁丁南滚河亚洲象世界旅游景区和司岗里崖画谷世界旅游景区,红色文化旅游区。初步形成沿边城镇旅游带、勐省至永和口岸高速公路沿线经济旅游带和红色旅游带。同时,将沧源建成为“大滇西旅游环线”上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1.1高质量发展全域旅游

坚持旅游龙头地位,贯彻高质量发展路线。推进旅游景区全域打造、旅游设施全域配套、智慧旅游全域提升、旅游产业全域融合、市场主体全域做大、客源市场全域拓展、旅游环境全域优化,构建良好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社会环境和放心旅游消费环境,实现全域宜居宜业宜游。深度开发优势旅游资源,形成主题鲜明的旅游发展方向和定位,并打造出系列有影响力的旅游产品,进而逐步展开旅游市场营销,拓展旅游市场,完善产业要素及配套设施,形成区域旅游目的地品牌,打造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1.2三级旅游结构体系搭建

为加强全域旅游的景区化程度及突出片区特色,在沧源自治县内构建“大-中-小”三级景区结构。一级景区以全县域为主体,主抓沧源自治县佤文化特色,主要形成沧源自治县自身特色总结,对外宣传。二级景区以核心景点为引领,分片区展现沧源自治县旅游特色,突出旅游记忆点。三级景区以全县各类景点为基础,分属中级景区群但重在游线连接与组织,通过主题串联景点,以游客所需展示“游线菜单”。

1.3业态融合、产品多样化

积极推动旅游与工农业、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体育运动、城乡建设和生态建设融合发展,向观光游览、文化娱乐、康体养生、休闲度假、农业休闲等多元复合型旅游产业转变,进一步拓展旅游产业发展空间,提升旅游文化品位,提高旅游产品竞争力。

加大沧源旅游产业融合开放力度,提升科技水平、文化内涵、绿色含量,增加创意产品、体验产品、定制产品,发展融合新业态,着力打造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康体运动旅游、会展商务旅游、科考探险旅游、自驾车旅游以及工农业旅游等旅游产品,提供更多精细化、差异化旅游产品和更加舒心、放心的旅游服务,增加有效供给。

依托临沧边合区永和园区,利用毗邻“金三角”的神秘感和吸引力,发展商贸旅游产业,做活跨境旅游文章。

2.发展重点

2.1挖掘保护传承、深入研究原生态佤文化

对濒危文化进行抢救性挖掘,系统性收集整理保护。发挥县佤文化研究会作用,整合各类专家学者,调动各方面力量,组建一支推动佤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领军队伍。将佤文化研究引向深入、走向世界。确定佤文化骨架,对佤族历史、民间文学、语言文字、音乐舞蹈、服饰、饮食、医药多方面深入。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建设11个非遗传习馆(所),打造翁丁佤族传统文化传习基地,申报5项国家级、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50名以上非遗传承人和500名以上民族民间骨干艺人,实现非遗传习馆(所)覆盖全县所有乡镇,民族民间艺人覆盖全县所有自然村;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加大“沧源崖画”“广允缅寺”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利用,将“农克硝洞遗址”“班洪人民抗英盟誓址”申报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加大佤文化普及力度,强化佤文化进校园、进机关社会系列活动。

2.2打造世界佤族活态文化唯一目的地

构建以翁丁“文化”为主、包含嘎多、芒黑、护俄等系世界佤族活态文化博物馆集群。丰富“中国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中国佤族新米节”“沧源国际佤族音乐节”等节日,市场化、常态化运营“天天摸你黑”“月月音乐节”,打造《族印·司岗里》世界级精品歌舞剧,推出“十大佤族名菜”,打造世界佤族美食名城。发展民族服饰产业,突出佤文化元素运用,创新设计符合现代、时尚品质需求的民族服饰、文化饰品。向世人展示原生、完整、活态的佤族文化,让沧源成为外界了解佤族活态文化的唯一目的地。

2.3全域性“大-中-小”景区圈层构建

以沧源县域为一个“大”景区,以“翁丁南滚河世界旅游景区”、“司岗里崖画谷世界旅游景区”两个核心景区为中景区群,以中景区分片及旅游主题划分沧源自治县140个景点。

“大”景区对外主控旅游定位,抓住“佤族活生态”印象及记忆点,对内加强统一化管理,全区域全产业以旅游业为核心,服务于旅游业。域内景区管理统一标准及服务品质,主抓软实力。

“中”景区以目前“引爆点”旅游资源为引领,现有旅游资源集聚为依托,分别打造两大“景区群”。

“大翁丁”景区群重在突出人文与自然。涵盖翁丁原始村落、南滚河国家公园、亚洲象国家公园等景点。

“崖画”景区群重点打造奇观异景。内有空港小镇、千米国画长廊、司岗里溶洞、糯良石林、司岗里天坑等景点。

“小”景区从属于“中”景区。后续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目的地。巩固提升下班坝自然村、国门新村等17个乡村旅游示范村、3个沿边旅游特色村,继续打造13个沿边旅游景区景点,在各乡镇因地制宜打造30个旅游特色村。

2.4“菜单式”主题游线打造

以单个景点与主题游线搭接,满足游客不同需求,反哺“中”景区人流。

考古研学线路:广允缅寺——立新溶洞——崖画谷——司岗里溶洞——天坑——农克硝洞遗址——国画长廊。

美丽乡村线路:勐省镇芒阳村——糯良贺岭村——永和新村——国门新村——勐来村——莲花塘村——翁丁村——班洪村——南板村。

农耕文化体验线路:岩帅大贺勐——勐省农克梯田——永让温泉梯田——糯良贺岭——班考村(崖画谷)——勐角莲花塘——勐角翁丁。

佤山茶韵线路:岩帅万亩茶园——怕拍古茶园——糯良大黑山原始森林古茶园——贺岭村千亩茶园——勐来拱弄——勐来班列——勐甘茶叶生态园庄园线路——碧丽源·芒摆有机茶庄园。

康养度假线路:碧丽源·芒摆有机茶庄园——葫芦小镇——葫芦湖畔——翁丁原始部落——芒回水库——司岗里崖画谷——怕拍古茶园——贺岭千亩茶园——永懂水库——东丁水库。

秘境边关风情线路:单甲乡永懂旅游村——大护俄古村落——嘎多月亮古寨——碧丽源·芒摆有机茶庄园——上龙乃村——永和国门新村——永和新村——刀董——芒回水库——忙库上嘎嘎——帕浪村芒黑古村落——班搞村垌那海旅游村——下班老村——上班老村——马落“一寨两国”——芒岗村。

佤山溯源红色旅游线路:岩帅镇——勐省农场——勐董龙乃村——班洪村下班坝大寨——班老乡——班老回归爱国主义公园。

佤山非遗体验线路:帕秋——帕迫——贺岭——丁来——曼来——翁丁——勐卡——永和。

寻访古寨线路:护俄古村落——嘎多月亮古寨——翁丁原始部落——勐卡老寨——芒黑古村落。

山林探险露营线路:农瓦山谷——岗得梅森林公园——宋来湖——勐冷湖——原始桫椤林——新芽湖——南滚河(红卫桥)。

2.5全域旅游融合多产业

农旅融合,景观化体验式打造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打造一批旅游农业庄园。着重打造勐省镇农克千亩梯田、勐来大峡谷田园综合体、翁丁田园综合体、沧源自治县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糯良乡公播农耕文化体验园、芒卡镇沃柑田园综合体、碧丽源茶山田园综合、南撒贺岭茶园田园综合体、怕拍古茶园体验园、单甲乡茶园生态文化产业示范园、岩帅镇万亩现代化生态茶园综合体、勐省农场观光生态茶园、沧源佤族自治县勐甘茶叶生态庄园、沧源自治县世界巨龙竹生态文化体验园、沧源自治县南撒国有林场岗得梅森林公园、沧源自治县城市森林公园、沧源自治县森林生态旅游、勐董镇勐董社区森林公园、芒卡镇湖广杜鹃花森林公园、芒卡镇公勐森林公园等项目。

文旅融合,重点打造翁丁佤族文化活态博物馆、嘎多村佤族文化活态博物馆、芒黑古寨佤族文化活态博物馆、大护俄村佤族文化活态博物馆、沧源翁丁崖画谷非遗体验边境旅游研学、中小学生“秘境沧源”研学、南滚河国家公园科普研学、沧源自治县非遗中心、沧源自治县佤艺文创、农克硝洞遗址开发利用、糯良乡怕秋村民族文化体验园、沧源佤族自治县班洪乡葫芦王地小镇,天天摸你黑体验、月月音乐节体验、月下情歌体验、火塘酒歌体验,大型原生歌舞乐《悠悠古寨情》、大型佤族原生田园实景歌舞乐《云雾缭绕的地方》、佤族音乐舞蹈史诗《佤山木鼓》、佤族情景歌舞剧《美丽沧源》、佤族情景歌舞剧《嘎多·月亮古寨》、佤族舞剧《佤山丰碑》等项目。

推动康养+旅游融合,加快大健康产业发展。重点打造沧源自治县芒回水库旅游度假区、沧源自治县司岗里湖秘境康养度假村、单甲乡永懂休闲旅游区、单甲乡东丁嘎多古寨旅游景区、沧源自治县糯良乡茶谷旅游庄园、沧源佤王谷景区、沧源农佤山谷生态休闲旅游区、勐来乡全域旅游资源、葫芦小镇五期(佤医佤药)康养等项目。

拓展体育+旅游,开发马拉松、赛车、登山、素质拓展等多种运动项目。着重沧源自治县体育设施、勐角乡莲花塘山地自行车越野赛区、勐省农场拉勐河漂流、勐角乡新牙河水上乐园开发、沧源自治县自驾车房车露营地、重点打造芒回水库、东丁水库、翁丁水库、勐冷水库、永懂水库、勐来峡谷、农佤山谷等自驾车房车露营地。

加大佤医佤药产品研发和运用。培育旅游+“夜经济”,打造怡人夜景,开发月下情歌、火塘酒歌等夜间文化品牌。

2.6打造高A级景区群

以翁丁南滚河世界旅游景区和司岗里崖画谷世界旅游景区为核心打造一批国家高A级景区,以创建5A、4A级景区为目标,加快推进翁丁佤族原始部落文化旅游景区、司岗里崖画谷景区、葫芦小镇景区、班洪葫芦王地景区创建5A级景区,积极推进勐董秘境边关小镇、糯良空港小镇、单甲乡“佤山机场——第二候机厅”创建4A级景区。按照A级景区标准,有序开发、以点带面、示范带动乡村旅游加快发展。

2.7做大客源市场

拓展航空客源地市场,加强与川、渝、湘、沪及昆明、大理、丽江跨区域旅游合作,打造跨区域精品旅游文化产品和线路。积极“走出去、请进来”,组团到省内外旅游发达地区开展营销推介活动,以举办有影响力的国际性、国家级、省级论坛、赛事、培训、年会等宣传推介沧源。创新网络营销模式,充分运用抖音、网络大V大咖等,加强“世界佤乡∙秘境沧源”品牌宣传。

2.8全面优化管理配套

提高旅游公路等级,同步完善路网,景区道路“大路达,小路通”。全面规范完善景区和道路标志标识和服务指引等旅游公共标识系统。推进旅游厕所、旅游停车场、旅游公共标识建设。加强景区流量监测、智能监管、安防消防、应急救援设施等智慧化建设。建立地方规范标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参照国际先进经验,立足沧源实际,制定完善景区景点、旅游特色村、旅行社、餐饮住宿业等各领域经营服务标准体沧源佤族自治县国土空间开发战略目标和产业协同发展布局研究专题系,建立执行评价和动态管理机制,对不达标的限期整改或停止经营活动。

(二)高原特色农业

1.发展方向

1.1深挖特色、抓住机遇、转型升级

充分利用沧源自治县高原热区农业自然特点、产业特点、功能特点、区位特点等特色和内涵,顺应国际化、市场化程度进一步增强的发展趋势和新的市场需求,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布局。充分利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给农业现代化带来的新机遇,以农业的品牌化、机械化、科技化、产业化、信息化生产推动实现农业现代化。支持农产品走开发型、创新型和绿色化、信息化、高端化“两型三化”之路,以全产业价值链为核心,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结构优化,构建外向型现代产业体系。

2.发展重点

2.1茶产业——扩质量产量,强特色品牌,做茶旅融合

到2025年全县茶叶面积稳定在14.4214万亩,采摘面积14.4214万亩,毛茶产量1.2万吨,实现茶业综合产值15亿元以上,绿色、有机认证全覆盖,累计培育SC证书企业27个,规上企业累计4户,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个,茶叶精制率提高到75%以上。

到2030年全县茶叶面积稳定在14.4214万亩,采摘面积14.4214万亩,产量1.21万吨,茶业综合产值19.26亿元以上,累计培育SC证书企业40个,规上企业累计6户,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5个,茶叶精制率提高到85%以上。

到2035年,全县茶叶面积稳定在14.4214万亩,采摘面积14.4214万亩,产量1.23万吨,茶业综合产值22.76亿元以上,累计培育SC证书企业45个,规上企业累计7户,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个(“沧源碧丽源65里林间茶”、“沧源佤山映象茶”、“沧源怕拍茶”、“沧源翁丁茶”、“岛里古树茶”、“月亮古寨茶”),茶叶精制率提高到90%以上。

加大对云南沧源佤山茶厂有限公司、碧丽源(云南)茶业有限公司、沧源佤族自治县勐省农场茶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沧源天润茶业有限公司、沧源县糯良乡帕迫村古茶树研究开发合作社5家有SC证书企业的扶持力度,让其进入省、市级扶持的重点企业。坚持“请进来”战略,以我县优势资源和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优惠政策为辅助,对外进行招商引资,寻求战略投资合作伙伴,引进浙江、福建等产茶大省的茶叶种植、加工、管理和先进技术,争取外部(特别是发达地区)资金的投入,突破产业发展的资本、技术、人才、市场壁垒,加快培育大规模,集约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制茶龙头企业。组织企业、合作社积极参加国内茶业博览会、茶叶经济年会、云南茶博会等,努力向西北、华北、东北、东南、西南等重点茶叶市场进军开拓市场。一是针对目前产业发展需要,特别是古茶树产业的发展,成立沧源县茶叶协会,促进企业和农户、企业与企业、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农户之间的有效的协作,强化行业互助和自律,让协会在茶叶产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二是加强茶叶产后分级、包装、营销。建设现代化仓储物流体系,茶叶销售公共服务平台,整合资源,打造勐来茶叶小镇。三是打造碧丽源·芒摆有机茶庄园、勐甘茶叶生态庄园等一批茶园休闲和乡村旅游结合的精品项目。

2.2肉牛产业——强供给、扩规模、延产业链、联跨境市场

围绕肉牛产业发展布局,合理规划饲草饲料建设基地,配套抓好饲草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积极推行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种植结构,加强草畜配套、林草结合、种养循环等,确保所需饲料有效保障供给。加快推进肉牛产业“万头乡、千头村、百头场”建设工作,加快肉牛养殖规模化示范基地建设,并提质改造一批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依托肉牛产业发展联合指挥部,打造一批标准化、集约化、现代化养殖和加工龙头,带动沧源肉牛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与上海鹏欣(集团)肉牛产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落地。建立起农户绑合作社、合作社绑龙头企业的“双绑”机制。采取肉牛托管、割养等企业带动、合作社组织、养殖户参与的发展机制模式,形成企业带合作社、合作社带农户、农户抓育肥、企业抓回收屠宰的生产体系,推动肉牛全产业链联动协调发展,发展订单农业,切实与养殖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形成统一收购、加工、屠宰、冷链配送的产业链。

利用沧源自治县与缅甸山水相连的区位优势,按“政府统筹、防疫搭台、产业唱戏、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方式,加强与缅甸在肉牛养殖基地、跨境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等方面合作,争取肉牛跨境偶蹄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试点,以缅甸掸邦第二特区(佤邦)勐冒县、南邓特区为集散中心,建设境外隔离检疫场和集中饲养基地、境内隔离检疫场和屠宰加工厂,力争每年屠宰肉牛15万头以上。

2.3蔗糖产业——降低成本,物尽其用

全面推广“良种+农药+肥料+薄膜”一体化的轻简栽培技术,加强甘蔗中耕管理,认真组织好病虫害防治、除草和施肥等基础工作,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

引进优良品种进行品种改良,加大甘蔗品种种植试验示范工作,加大对一级甘蔗良种扩繁基地建设的扶持力度,不断建立二级扩繁综合示范基地,加速甘蔗品种的更新换代,进而提高产量。

继续大力推广全产业链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延长蔗糖产业链,提高蔗糖产业附加值。

2.4生猪产业——科学布局、良种繁育、屠宰规范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科学规划生猪养殖布局。依法依规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杜绝盲目禁养限养。在全县粮食生产较多,土地相对宽阔、防疫条件具备的乡镇重点扶持发展生猪产业。改扩建现有集中生猪养殖点,完善相关设备和功能,尽力扩大养殖规模和提高养殖质量。

大力支持能繁母猪养殖基地建设和改扩建,提高生猪良种繁育水平。提升种猪自主选育、更新种群,推进“引、繁、推”一体化,开展地方种猪选育,做大做强地方特色优质猪产业。提升种猪场及周边的生物安全水平。强化种猪场生物安全隔离带建设,对种猪场周边3公里范围内的小散养殖户重点监管。

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屠宰厂,推行育、繁、养、宰、销一体化。支持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建设完善冷链仓储配送体系。推进生猪定点屠宰场建设,落实属地管理职责,严把生猪屠宰企业准入管理,对未取得“两证”的屠宰企业一律停产整治,对整治不达标的,依法取消定点屠宰资格。落实驻场官方兽医制度。督促生猪屠宰企业严格履行动物防疫和生猪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制定强制免疫、检疫、消毒、扑杀等各项疫病防控措施。

2.5佤鸡产业——溯源塑品牌

完善溯源系统建设。在现有溯源系统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力度,让佤鸡的日常生活、食物投喂、检验检疫、屠宰加工等环节都“有迹可循”。在班老乡、单甲乡养殖的基础上推广全县佤鸡养殖,形成更大规模的养殖基地。在按照“政府扶持+公司集体管理+合作社运营+农户参与”的模式,以沧源自治县佤文化为托盘,佤文化建设为核心,依托现有成熟经验和体系,打造沧源自治县“佤鸡”品牌,成为临沧市同类产品第一品牌。

2.6巨龙竹产业——打造“世界竹王”品牌

将巨龙竹产业实施以“一带一片、一村一园、一厂一站”为核心的“六个一”工程。建设一条“芒库生态观光带”,将班洪乡芒库村数十公里独特壮观的巨龙竹林规划建成“芒库巨龙竹生态观光带”。建设一片“千亩连片巨龙竹”,班洪乡南板村有目前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和最具规模的巨龙竹林,建议进一步规划种植巨龙竹,建成世界唯一的原生态“千亩连片巨龙竹”。打造一个“勐甘竹茶生态村”,勐甘村有多处上百秆成丛的巨龙竹景观,结合“巨龙竹和甜龙竹生态栽培”试验研究基地——“葫芦谷竹子试验基地”,打造“勐甘竹茶生态村”。建立一个“百竹荟萃景观园”,勐甘村野猪林现有80ha集中成片示范竹林基地,通过完善林区道路和观景台建设,增加配套设施,建成景色优美、引人入胜的“百竹荟萃景观园”。建立一个“民族竹艺加工厂”,以巨龙竹直径较大的优势且秆材和根蔸制作的工艺品在竹工艺品领域的唯一性,建设一个民族竹艺厂,开发巨龙竹特大型整竹工艺品。建好一个“滇南竹林生态站”,由国际竹藤中心和西南林业大学联合承建的“云南滇南竹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已选址落户翁丁村。重视其对旅游带动发展,支持其巨龙竹定位观测、科学研究、功能评估、科技示范、决策支持和科普宣功能建设。

每年举办一次“世界竹王”大赛。在“六个一工程”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世界竹子博览园”建设进程,园区将收集保存国内外珍稀竹种约450种以上,建成“5区8园10景。

2.7沃柑——稳抓“万亩规模,亿元产值”

以芒卡镇莱片沃柑基地为核心区,建设1个辐射带动芒卡镇扣勐村、芒岗村等适宜区的万亩标准化沃柑产业园区(其中莱片村3100亩、芒岗村213亩、扣勐村5060亩),打造1个集旅游、观光、餐饮、休闲的标准化综合体验园。

2.8蜂蜜——增蜜源,打造“沧源黑蜜”品牌。

在单甲、班洪、勐来、勐角、岩帅、芒卡等重点乡镇增加蜜源植物集中种植1万亩。计划五年内种植米团树1000亩,建成10个较为集中连片的特色蜜源基地。扶持合作社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点200个,蜜蜂保有量达5万群以上。蜂蜜年总产量达400吨以上。在“5.20”世界蜜蜂日时举办集交流研讨、学习观摩、休闲观光、产品推介为一体的主题活动,并举办中国佤族黑蜜文化节,大力宣传沧源蜂蜜产品。同步推进繁扩养一体化,把沧源自治县蜂蜜产业建成集科研、加工、培训、展示为一体的标准蜂蜜产业核心基地。

2.9烤烟——打造核心原料基地

打造以“三勐”坝区为烟粮协同发展核心区,岩帅镇、糯良乡、勐省镇山地为重点的烟粮产业布局,拓展提升烤烟亿元产业和河南中烟黄金叶高端品牌“沧源专属烟区”核心原料基地。2023年,全县完成烤烟移栽面积26057.5亩,完成合同面积任务的108.57%,完成市级面积任务的100.22%,共涉及6个乡(镇)、28个村委会、186个村民小组、2328户农户。

2.10蔬菜——提升“小菜园经济”、塑造“佤家有机生态蔬菜”品牌

持续巩固班洪、勐省、单甲、勐董、勐角等乡镇蔬菜种植基地,打造芒卡、班老、勐省外销冬早蔬菜和10个乡(镇)“菜篮子”供给基地建设。以“世界佤乡”品牌为统领,组织申报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大力加强“二品一标”蔬菜生产和认证工作,创建蔬菜名优产品,打造“佤家有机生态蔬菜”品牌。

(三)工业

1.发展方向

1.1打造“品牌产业,特色园区”

以“建机制、调布局、抓投资、保生态、创品牌、增效益”为方向,以“创新工业、生态工业,循环工业、协调工业、特色工业”为理念,推动主导产业、重点产业和辅助产业协调发展,着力构建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全产业链模型,引领推动沧源边境经济合作区绿色发展,积极向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先行县迈进。

2.发展重点

2.1立足优质企业,推进提质增效

鼓励沧源县勐省南华糖业有限公司实施高品质糖关键技术、生产线智能化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加快云南金江沧源水泥工业有限公司绿色矿山治理、绿色工厂建设;鼓励支持沧源佤族自治县浙江金信水泥有限公司利用铅锌矿尾砂固体废物,增加水泥混合材掺量,降低水泥生产成本;督促橡胶加工企业改进生产加工工艺,加大环保设施技改投入;加快砂石资源综合整治,力争培育1户规模以上工业砂石企业。

2.2立足传统产业,强化企业培育

巩固提升蔗糖、茶叶、橡胶、水泥、矿电等传统工业,充分释放产业最大发展动能,着力打通从农业生产向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的连接路径,通过多部门数据共享,在全县范围内科学筛选有一定规模、成长性较好的优质企业列入培育库。

(四)商贸物流业

1.发展方向

1.1做到“十个着力”

着力解决边民参与率、交易效率、收益三低问题;着力解决市场基础设施差的问题;着力解决产业化发展规划的问题;着力解决延伸产业链的问题;着力解决进口商品落地加工的问题;着力解决商品市场开拓问题;着力解决“互市贸易+”的问题;着力解决市场营运管理方面的问题;着力解决项目落地土地问题;着力解决政策滞后方面的问题。

2.发展重点

2.1打造“口岸+商贸物流”

大力发展“口岸+商贸物流”。重点加快推进永和口岸跨境电商边境仓、芒卡通道跨境电商边境仓建设,同时加强和昆明、大理、丽江等合作,加快现代物流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大力发展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便捷物流线路。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与中缅战略通道的“无缝对接”。以口岸通关综合查验区打造为核心,加快班老通道查验货场、永和口岸“查检合一”监管场所和货运通道验放区、芒卡通道联检查验设施等建设,促进加工、物流、商贸协同发展。实施边境商贸物流园区和边民互市打造,带动边境乡镇建设。争取与缅方达成合作共识,作为以矿产品贸易为主的指定通关口岸,向上争取进出口产品指标,推动以矿产品为主的边境贸易取得重大突破。同时,结合6个边境乡镇做好边民互市,带动边境乡镇建设。

2.2打造一个重点中心加多级物流体系

紧抓佤山机场和沿边高速建设机遇,依托勐省镇区位优势和现状基础条件,着力推进勐省区域物流集散中心,集冷链、仓储、包装、物流运输为一体,打造沧源自治县各乡镇高原特色绿色农产品对外联系的区域物流集散中心。择优选择有较强业务基础和运营能力并有能力覆盖乡村的快递物流企业合作建设县级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农村物流运输体系及农村物流信息管理平台。着力解决由乡(镇)到村“最后一公里”的物流“瓶颈”,建立完善“县城—乡镇—村”三级电子商务公共物流配送体系。

四、产业空间布局

按照“统筹安排、递次推进、完善综合、有效调控”为原则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构建外向型产业,推进健康产业、绿色产业,促进沧源自治县的产业转型升级与功能完善。引导县域形成“一核、三园、三带、五区”的产业空间结构。

一核:县城综合服务核心;

三园:勐省现代农业产业园、永和境内境外产业园区、班老矿电产业园区;

三带:依托国道G219形成的东西向经济发展带、南北向沿省道S239(耿沧二级公路)形成的产业辐射带、沿边城镇经济发展带;

五区:岩帅镇及单甲乡形成的生态农业观光区,勐省镇及糯良乡形成的商贸物流绿色园区,勐角民族乡、勐来乡及班洪乡形成的休闲度假旅游区,芒卡镇及班老乡形成的边境商贸旅游区,县城中心区勐董镇形成的产业综合服务区。

第十节 乡村振兴与村庄布局

一、加快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助力兴边富民工程

到2025年,把抵边一线的行政村(社区)建成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

到2035年,沿边地区基本实现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边境防控、边民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边民富、边疆美、边防固的良好局面不断巩固。

规划期内,把新寨、下班老、上班老、班搞、帕浪、营盘、湖广、白岩、莱片、焦山、芒岗、安也、嘎多、帕良、龙乃、永和、芒回、永冷、刀董、芒摆、芒库、公坎、贺岭共23个抵边行政村建成现代化边境幸福村。

二、推进村庄建设,引导优化村庄布局

(一)村庄发展目标

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总目标,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加快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到2025年,“绿色能源牌、绿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初步建成,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农村生活设施便利化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乡村建设行动取得明显成效,乡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乡村发展活力充分激发,乡村文明程度得到新提升,农村发展安保障更加有力,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高;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二)村庄发展基本原则

坚持绿色发展,加强生态保护。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自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节约资源,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健全质量标准体系,培育绿色优质品牌。

坚持开放发展,推进农业合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活要素、激活市场、激活主体,以乡村企业为载体,引导资源要素更多地向乡村汇聚。发挥区位和产业优势,抢抓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乡村振兴示范区战略机遇,不断拓展农业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开展技术合作、人才交流、资金引进等。

坚持共享发展,促进城乡融合。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发展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把二三产业留在乡村,把就业创业机会和产业链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农业属于弱质产业,坚持市场政府两手发力,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引导、宏观调控、支持保护、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完善“三权”分置改革,扎实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培育职业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农村就业创业,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基础设施一体化,谱写城乡融合新篇章。

(三)优化村庄布局结果

按照最新土地变更调查统计沧源自治县内共94个行政村,其中勐董社区位于城镇开发边界内,所以未纳入本次村庄规划内。

1.集聚发展类

村庄布局:该类型村庄主要包括区位条件相对较好、人口相对集中、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配套相对齐全,农业、工贸、休闲服务等产业突出,资源条件相对优越、已有一定发展基础,对周边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起辐射作用、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村庄确定为集聚发展类村庄。划分后沧源自治县涉及集聚发展类行政村69个,自然村119个。

规划引导及用地指标管控:该类村庄应科学确定村庄发展方向,在原有规模基础上有序推进改造提升,激活产业、优化环境、提振人气、增添活力,保护保留乡村风貌,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村庄。作为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的中心节点,规划配置辐射一定范围乡村地区的、规模适度的管理、便民服务、教育、医疗、文体等功能建筑和活动场地,引导建设完善的道路、给排水、电力电信、环境卫生等配套设施。该类型村庄允许预留一定规模的弹性发展空间。

2.整治提升类

村庄布局:该村庄类型主要包括沧源自治县人居环境短板弱项多及村庄建筑风貌零乱的村庄。划分后沧源自治县涉及整治提升类0个行政村、自然村285个。

规划引导与用地管控:根据村庄发展的自然、地形地貌环境及建设控制要求进行民房改造,对建设强度、建筑风格进行管控和引导;结合村庄自身发展条件,鼓励村民利用宅基地,在村集体统一安排下以微循环改造完善的方式,实现村庄更新;因地制宜优化用地布局,用好各类存量并严控增量,统筹协调村民建房需求,改善提升村庄生活、生产、生态品质。

3.城郊融合类

村庄布局:该类型村庄主要分布在城镇现状建设用地范围内,大部分属于紧邻城镇建成区边缘的部分有条件的村庄或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村庄。划分后沧源自治县涉及城郊融合类行政村12个、自然村25个。

规划引导及用地指标管控:该类村庄应加强城乡统一规划引导,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产业互融互补,促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逐步强化服务城市发展、承接城市功能外溢、满足城市消费需求能力。应当主动利用区位等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和乡村旅游,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鲜明特色,加速村落与特色小镇、园区融合发展,使其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纽带。在形态上保留乡村风貌、治理上体现城市水平,强化人口集聚,引导部分靠近城市的村庄逐步纳入城区范围或向新型农村社区转变。该类型村庄允许预留一定规模的弹性发展空间。

4.特色保护类

村庄布局:该类村庄主要包括沧源自治县现有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特色文化村(如少数民族特色村),或有条件申报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的特色村落等风貌保持较完好的村庄;以及一些历史文化遗存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现存风貌比较完好的村落;以及守边固边类村庄是实现边境稳定、边民富裕,紧跟党和国家脚步的村庄。划分后沧源自治县涉及特色保护类行政村12个、自然村179个。

规划引导与用地管控:该类村庄应统筹保护、利用与发展的关系,努力保持村庄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在既有村庄特色基础上,着力做好历史文化、自然景观、建筑风貌等方面的特色挖掘和展示,合理利用村庄特色资源,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和传统风貌,协调村庄和自然山水融合关系,塑造丰富的空间形态特色,并针对性地补充完善相关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该类型村庄除必要的乡村产业发展用地外,应严控建设用地增量。

5.搬迁撤并类

村庄布局:该村庄类型主要包括沧源自治县自然灾害频发及人口流失严重的村庄。划分后沧源自治县涉及搬迁撤并类行政村0个、自然村5个。

规划引导与用地管控:应严格控制村庄搬迁撤并范围。从严掌握搬迁撤并类村庄规模,不得盲目撤并村庄,开展搬迁撤并前必须尊重农民意愿,严禁违背农民意愿强行撤并村庄;在村庄撤并过程中,要依法保护村集体和农民合法财产权益。

(四)村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引导

1、基础设施

统筹布局村域内的各项基础设施,鼓励有条件的连线连片村庄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1)道路交通:根据村庄产业发展及村民生产生活的需求,合理衔接对外交通,规划村域内乡(镇)村组间的道路交通系统。

(2)供水工程:根据区域水资源、自然村(集中居民点)分布等条件合理确定各自然村(集中居民点)的供水水源、供水方式和用水量,根据需要合理布局村域给水干管。村庄供水应优先采用市政供水管网统一供水,难以纳入市政集中供水的应结合村庄实际布局高位水池等分散式供水设施。没有天然消防水源的村庄,用水量预测应统筹考虑消防用水需求。

(3)排水工程:明确各自然村(集中居民点)污水的排水量、收集处理方式、排放标准、设施布局和用地规模,涉及采用管网收集的,合理布局村域干管。

村庄污水收集与处理遵循就近原则,靠近城区和镇区的村庄应考虑将污水纳入城区、镇区污水收集处理的可行性,难以纳入集中污水处理系统的村庄,应结合处理规模布局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再排放。雨水应尽量利用现有管沟和地表径流,根据地势就近排放。位于湖泊周边、水源区周边等生态敏感区的村庄应注重面源污染的治理,因地制宜,采用调蓄塘、调蓄带、人工湿地等措施,保护水体环境。

有条件的村庄,应规划再生水利用设施,提高水资源的复用效率,切实节约保护水资源。

(4)电力电信工程:分析用电负荷,明确供电电源、电压等级和供电线路,根据各自然村(集中居民点)用电、通信需求,合理布局供电、通信基站等设施。

(5)环卫工程:确定生活垃圾收集和转运方式、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具体措施,提出自然村(集中居民点)公厕、垃圾收集点等环卫设施的布局要求。

2、公共服务设施

落实上位规划统筹安排的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结合乡村生活圈,明确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小学和幼儿园、卫生室、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设施、殡葬等村域性的公共服务设施,提出自然村(集中居民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要求,集中连线连片的村庄鼓励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

表7-3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建议表

层级

类别

设施名称

配置级别

配置要求

特大型村

大型村

中型村

小型村

村域性公共服务设施

行政管理

村级公共服务中心

宜以现有村办公场所(如村委会等)为基础配置;可一个行政村建一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及条件多村联建一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规模结合需要配置的功能进行确定

教育设施

幼儿园、托儿所

可单独设置,也可附设于其它建筑,建设规模结合服务人口确定

小学

需单独设置,建设规模结合服务人口确定,并符合教育部门的相关要求

医疗卫生

卫生室

可结合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设置,建筑面积不少于 60㎡

社会福利

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设施

按实际需求配置,每个行政村设置1个村级养老服务设施

殡葬设施

农村公益性公墓

按实际需求设置,每个自然村设置1个节地生态安葬公益性公墓

自然村(集中居民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文体设施

自然村(集中居民点)活动室

按实际需求,结合相关文件要求配置

文化站(室)/文化传习馆

可结合村(组)活动室设置,建筑面积不宜低于50㎡

运动场地、游乐场所

可结合村(组)活动室、广场、游园布置健身器材、运动场地、儿童游乐设施等

社会福利

老年活动中心

可结合村(组)活动室设置,建设规模结合服务人口确定

商业设施

快递收发点、银行/信用

社、杂货店等

按实际需求配置

其他设施

停车场

按实际需求配置,宜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布置

公厕

按服务半径和实际需求配置

备注:1、●为必建项目○为可选项目。

2、特大型村指人口规模大于1000人的自然村(集中居民点),大型村指人口规模在601-1000人的自然村(集中居民点),中型村指人口规模在201-600人的自然村(集中居民点),小型村指人口规模小于200人的自然村(集中居民点)。

3、“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的定义和选址要求详见术语与定义,主要依据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GB/T38699-2020)。

三、乡村振兴主要目标

1.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目标

按照“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要求,持续巩固我县脱贫攻坚成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确保过渡期内脱贫人口及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突发严重困难人口等监测实现动态“清零”。

2.培育农民稳定增收长效机制

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持尊重客观实际和农民主体地位,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确保过渡期内脱贫人口收入增速高于当地农民收入增速、脱贫地区农民工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农民收入增速。到2025年全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9080元,村级集体所有制经济全面发展平均每村经营性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文明村比例达到100%。

3.补短板促发展目标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精准发力、持续攻坚。到2025年,全县脱贫人口巩固率达100%,农村危房全部“清零”。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集中供水率达97.8%,实现行政村村村通硬板路;农村自然村道路硬化率100%,行政村5G通达率95%,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全部入学,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兜尽兜,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应保尽保。脱贫人口稳定就业率100%,有产业发展条件和意愿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家庭帮扶覆盖率100%。

四、乡村振兴重点任务

1.特色产业发展

持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以脱贫乡镇为单位项目库建设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实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完善全产业链支持措施。

2.稳岗就业创业

坚持长短结合,短期抓技能培训,长期抓职业教育,做到扶志扶智全覆盖,让每个劳动力都有“一技之长”,消除零就业家庭,用好沪滇协作、定点帮扶等机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3.易地搬迁后扶持

健全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政策体系、组织体系、投入体系和帮扶体系,在政策制定、资金安排、项目布局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

4.乡村基础设施

按照“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党建强”的目标,完善欠发达乡村路、水、电、气、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补齐村内道路硬化、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生活条件、村组消防设施等存在的短板。

5.人居环境整治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标准,全面开展“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和村容村貌等治理活动,从源头管控乡村人居环境。实现乡(镇)集镇区每平方公里不少于3座公厕,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以上。到2025年农村污水处理率达60%以上,到2035年达到100%。

6.村公共服务

围绕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努力提升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确保“十四五”末脱贫地区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

7.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公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健全完善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农村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率,应保尽保。巩固农村书屋、农耕文化存列馆、新时代农民讲堂、爱心超市等乡村文化扶贫成果。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应纳尽纳。

8.乡村治理提升

以党建为引领,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自治、法治、德治、网治”推动乡村治理水平。依托自然村乡村振兴理事会,加强村规民约建设。

第八章 传承历史文化,塑造“世界佤乡”魅力空间

第一节 整体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资源

一、自然与历史文化资源梳理

(一)不可移动文物

全县共有69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其中沧源崖画共有15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尚未核定为文物保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32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15处。不可移动文物的类型主要分为六大类:“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其它”。

(二)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

沧源佤族自治县现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一个,为勐角乡翁丁村;中国传统村落6个,分别为勐角乡翁丁村、单甲乡嘎多村、勐来乡丁来村、勐董镇永点村、勐董镇永让村、芒卡镇湖广村。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

沧源佤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共计143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5项,市级11项,县级125项。项目类别包括传统舞蹈、传统技艺、传统音乐、民间文学、民俗、民间医学等。

传统舞蹈:甩发舞、掉念舞等;

传统技艺:佤族干栏式竹楼等;

传统音乐:佤族器乐《独弦琴》、抗英史诗等;

民间文学:司岗里传说、《班老史事》等;

民俗:佤族农耕(莫玛)、佤族贡象节等;

民间医学:佤医佤药等。

(四)文化生态保护区

沧源佤族自治县共有4个文化生态保护区,分别为丁来村佤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勐来崖画谷佤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翁丁村佤族传统文化保护区、护俄村佤族传统文化保护区。

(五)自然保护地及风景名胜区

沧源佤族自治县域内有沧源司岗里崖画谷、司岗里溶洞、天坑群、翁丁原始部落文化旅游区等风景名胜区、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单甲乡刀耕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小黑江、南滚河、窝坎大山等自然景观系统。

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野生动物类型的中型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7799.77公顷,保护区按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划分为三个功能区。

二、健全自然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体系

打造“县域——中心城区”的历史文化与自然资源空间保护层次。

县域:重点保护全域历史文化格局和自然生态环境格局,梳理和构建县域网络化保护框架。

中心城区:重点保护引导城市山水格局及风貌,保护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或历史建筑。

同时,构建“两层面、多要素、多级别”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两层面分为物质层面和非物质层面。物质层面主要包括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不可移动文物、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中国传统村落、历史建筑等多种要素。非物质层面主要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按照国家级、省级、州(市)级、县级进行级别分类。

三、构建自然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空间结构

沧源佤族自治县历史文化保护格局为“两核两带四区”。

两核: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允缅寺”“沧源崖画”为核心历史文化保护核。

两带:与缅甸接壤、具有边境特色的沿边文化带;连接沧源崖画和广允缅寺的司岗里文化带。

四区:以茂隆银厂遗址、班洪抗英遗址为核心的西部红色文化片区;以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核心的南滚河自然风光片区;以广允缅寺、沧源崖画、翁丁佤族传统民居建筑群为核心的原始佤族文化片区;以肖哥长墓、岩帅烈士陵园为核心的东部红色文化片区。

四、加强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

各地在不断进行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区、不可移动文物等申报工作,2025年、2035年目标值不低于现状,应加强对各类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

第二节 系统活化利用自然与历史文化资源

一、历史文化聚落保护

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相关要求保护沧源自治县翁丁国家历史文化名村,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价值。保护自治县6个中国传统村落,保持村落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历史文化气息,鼓励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升村民生活环境和宜居水平;若尚未划定保护范围,应按照《云南省传统村落保护管理办法》尽快予以完善,并制定相关保护规划。

二、文物古迹保护

保护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以及地下文物埋藏区。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相关规定,保护文物本体及其周边环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得建设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设施。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若尚未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应尽快予以完善,并制定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办法,对于价值较高的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应报请各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或历史建筑。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界定需经文物部门进一步审定确认后,予以公布。在公布的地下文物埋藏区内和地下文物埋藏区外5万平方米以上的建设项目,实施考古前置制度。

三、其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保护风景名胜区及自然景观系统、古树名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历史文化资源。对各自然保护区及风景名胜区划定保护范围,保护生态本底;对古树名木统一挂牌管理,划定保护范围,加强养护;本着在社会中确认、尊重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则,强化非遗的整体展示与活化利用。

四、历史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公共服务功能,改善公共空间品质。划定各类资源的保护范围,明确保护措施,严控新旧建设与整改,保护生态本底,强化县域历史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和展示利用,积极推动文物和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传承与弘扬,探索文化保护与资源利用并重的产业发展模式推动相关产业的联动与升级。

第三节 塑造特色魅力空间

一、构建特色魅力空间格局

突显“世界佤乡·秘境沧源”的魅力空间,构建“一心三带一园三区”的多元魅力空间格局,推动沧源全域旅游发展。

一心:以沧源县城作为展现佤文化魅力的旅游服务中心;

三带:沿边风情带、司岗里风情带、红色文化带;

一园:亚洲象国家公园;

三区:西部沿边风情文旅聚集区、中部传统文化旅游聚集区、东部山地农文旅文化聚集区。

二、加强城乡特色魅力空间管控与引导

一心:沧源自治县旅游服务中心;

展现佤文化魅力,以县城为主,按照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总体要求,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及相关配套,打造传统民族文化(尤其是佤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融合的新都市风貌。

三带:沿边风情带、司岗里风情带、红色文化带;

沿边风情带。依托边境口岸、通道、边境村寨和民族文化,涵盖单甲永懂水库、嘎多、东丁水库、碧丽源、国门新村、芒回、上嘎嘎、垌那海、班老、芒卡等中缅边境一线,打造秘境边关风情游;

司岗里风情带。以勐董河流域的河谷地带为轴线,联系县城及司岗里崖画谷世界旅游景区,涵盖机场、大黑山、天坑、崖画、千米国画长廊、司岗里溶洞等区域资源,以原生态自然景观群为主。保护河谷沿江两侧生态系统,保护河谷耕地良田,对河流廊道两侧实行植被恢复,重点展现司岗里文化的独特性;

红色文化带。涵盖岩帅、勐董、勐角、班洪、班老等区域,注重红色文化的挖掘,打造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干部培训等红色教育基地,以红色教育促进红色旅游。

一园:亚洲象国家公园;

以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基础,打造亚洲象国家公园,保护好其原生态的自然资源,维护物种多样性,以保护为主,合理开发生态旅游。

三区:西部沿边风情文旅聚集区、中部传统文化旅游聚集区、东部山地农文旅文化聚集区。

西部沿边风情文旅聚集区。依托县域西部的芒卡、班老,以中缅边境旅游体验为主,围绕边境、民族、生态、红色文化等优势资源,加强中缅跨境文旅交流联动,打造沿边风情文旅聚集区。重点保障各乡镇主要农业活动区域,保护生态本底,村庄建设着重突出地随山势、屋随地形、若隐若现的山地聚落景观风貌,体现沿边村落原有风貌的同时引导人居环境建设适度集中。

中部传统文化旅游聚集区:以勐董镇、勐角民族乡、勐来乡为主体打造传统文化旅游聚集区。重点突出翁丁原始部落的文化展示,新建区域景观形象应与佤族风貌相协调。可在延续传统风貌的基础上,依据“多样化”的建筑原则,适当用现代的材料和表现手法将中国传统的建筑语言表达出来。勐董镇按照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总体要求,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打造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融合的新都市风貌。以勐董河流域河谷地带的沧源崖画为主体,保护河谷沿江两侧生态系统,保护河谷耕地良田,对河流廊道两侧实行植被恢复,重点展现民族文化生态基底的独特性。

东部山地农文旅文化聚集区:范围以单甲乡和岩帅镇为主,重点突出山地农业文化及传统村落文化,构建山地茶田村落的传统格局,沿主要道路的村落界面,控制原有村落的扩张,以传统风貌界面为特色,形成更好地山地田园村落空间。建筑风格以传统民居建筑风格为主,逐步对与传统风貌不符的民居进行立面改造,以达到景观界面协调统一。

第九章 加强空间统筹,保障重大设施建设

第一节 内畅外通,加快综合交通建设

力争至2025年基本实现市与县、县与县干线公路网达到二级以上水平,实现连接省内、贯通省外、辐射边境路网等级化和快捷化。

加快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以“北接耿马和双江、南出缅甸、西联清水河、东达普洱”为目标,构建以航空为先导、高速公路和铁路为主骨架的立体交通路网。构筑全域旅游现代基础设施网络。立足融入国内大循环和国内旅游市场,加快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强大的基础和支撑。

一、提升佤山航空枢纽地位

完成佤山机场改扩建,打造为旅游机场。近期按满足机场2030年旅客吞吐量8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2760吨,年航班起降7293架次的使用要求进行规划建设,争取开辟更多直飞国内主要城市及省内环飞的航线航班,长远谋划口岸机场申报工作,全面提升机场的窗口桥梁功能。

表9-1 沧源自治县航空建设项目情况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

地点

内容及规模

备注

1

沧源佤山机场改扩建项目

糯良乡

扩建4个C类机位站坪,新建T2航站楼,改造T1航站楼,扩建停车场、货运站,建设综合保障设施工程。

新建一条进场二级公路700m。同时积极对接上级主管部门,提前准备所需的前期资料,及时完成口岸机场的申报工作。

扩建

二、补足县域铁路网短板

启动永和口岸至孟定清水河口岸铁路、沧源至双江临清铁路前期,规划建设沧源至澜沧—普洱至孟连铁路,同步布局区域性交通枢纽,谋划公铁联运项目,实现多种运输方式有机衔接。

规划3条279.0公里铁路,中期建设:清水河至沧源铁路和沧源至双江铁路;远景规划建设为沧源至澜沧铁路。

表9-2 沧源自治县铁路建设项目情况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

地点

内容及规模

备注

1

清水河至沧源铁路

耿马县、沧源县

项目线路起于临清铁路站,途径芒卡镇,止于沧源县城。设计时速160公里/小时,国铁Ⅰ级单线电气化铁路,全长约83公里。

新建

2

沧源至双江铁路

沧源县、双江县

项目线路起于沧源铁路站,途径勐省镇,止于临清铁路双江站。设计时速160公里/小时,国铁Ⅰ级单线电气化铁路,全长约91公里。

新建

3

沧源至澜沧铁路

沧源县、澜沧县

项目线路起于沧源县城,途径西盟,止于澜沧顺接普洱至孟连铁路。设计时速160公里/小时,国铁Ⅰ级单线电气化铁路,全长约105公里。


三、完善县域公路网络格局

(一)加快构建高等公路发展

加快迈入高速公路时代,加速推进瑞丽至孟连沿边高速公路沧源段和沧源糯良至永和高速,开工建设双江至沧源(勐省)高速公路,启动清水河至沧源高速公路方案研究,实现与周边市、县互联互通,同步提升和完善高速互通立交进出通道。同时,加快推进国省道升级改造,开工建设国道G219线云南耿马(班幸)至沧源(南撒)段改扩建工程,提升县城周边干线通道公路等级。

规划4条296.27公里高等公路,近期建设:瑞丽至孟连段高速公路(沧源段)、双江至沧源(勐省)高速公路和国道G219线云南耿马(班幸)至沧源(南撒)段改扩建工程;中期建设为清水河至沧源高速公路。

表9-3 沧源自治县高等公路建设项目情况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

地点

内容及规模

备注

1

瑞丽至孟连段高速公路(沧源段)

勐省镇、糯良乡、单甲乡

瑞丽至孟连高速公路耿马(勐撒)至沧源(糯良)段、沧源(糯良)至岗莫标山段。瑞丽至孟连高速公路沧源境内全长约67.8公里,其中:主线约38.6公里、县城连接线约21.3公里、联络线7.9公里。

新建

2

双江至沧源(勐省)高速公路

沧源县、双江县

全长51.683公里,起点位于双江县城东面的磨刀河村附近,与正在建设中的临翔至双江高速公路终点顺接;路线终点止于勐省镇和平寨北面,设置勐省枢纽互通与正建设中的瑞丽至孟连高速公路相接。

新建

3

清水河至沧源高速公路

耿马县、沧源县

路线起于孟定镇团结村附近,设置枢纽互通与临清高速衔接,与芒孟高速顺接,改造南捧枢纽为十字枢纽之后沿小黑河沟东侧山坡展线,爬坡至班洪乡南板村设置互通,设置班洪隧道穿越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控角水库附近出隧道,途经勐角南侧,止于沧源自治县北侧芒波村附近,与瑞孟高速沧源连接线衔接,形成T型枢纽交叉。路线全长66.747公里,

新建

4

国道G219线云南耿马(班幸)至沧源(南撒)段改扩建工程

耿马县、沧源县

路线全长117.852km,其中:沧源境内约110.039km,耿马县境内7.813公里。班幸村南侧、芒卡镇西侧、莱片村、岩门村、田坝、公哈、白岩村、焦山村、南腊、芒哈、甘勐、安康、南板村、章略新寨、班洪乡、南滚河自然保护区、翁丁原始部落、糯恩寨、控角村、勐角民族乡、石灰寨、立新村后山、糯良乡北侧、南撒村、南撒水库。

扩建

(二)提升完善农村公路网络

高质量规划县域农村公路路网交通主要干线,将农村公路从“通畅型”向“舒适型”提升,逐年改善主要县乡道路行车条件;完善县域内道路联通,优化县域道路交通内联网络,促进道路运输通行条件“一站式”到达,加快消除县域内村与村、乡镇与乡镇之间、行政村与行政村之间断头道路,积极推动重要旅游景区进出道路等级化,实现国家林区主要应急通道道路畅通。

1.县乡道改扩建:规划实施28条939.9公里县乡道提级改造项目,安排在近期2021-2025年开展,按照路基宽度7.5米,路面宽度7.0米,三级公路标准,路面类型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标准实施。

2.旅游道路:规划实施8条265.3公里旅游道路项目,安排在近期2021-2025年开展6个,中期2026-2030年2个,按照路基宽度7.5米,路面宽度7.0米,三级公路标准,路面类型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标准实施。

3.乡镇、行政村主要连接道路农村硬化道路规划实施208条1096.16公里乡镇、行政村主要连接道路和农村硬化道路项目,均安排在近期2021-2025年开展,按照路基宽5.5米,路面宽4.0米,路面类型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标准实施。

4.国家林区应急通道硬化道路规划实施4条133公里国家林区应急通道硬化道路,均安排在近期2021-2025年开展。其中南撒林场生产管护道路和南撒林场林区管护道路按照路基排水、路面、桥涵工程及安全设施等,路面宽度6.0米,混凝土路面宽度4.5米,路面结构类型为:18㎝后级配碎石基层+20㎝厚C30水泥混凝土路面,排水沟类型为C15梯形混凝土边沟,涵洞为800㎜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标准完成。南撒林场林区道路和芒公村至芒回村林区管护道路新建按照路基宽6米,路面宽4.5米,路面类型混凝土路面标准完成。

四、消除危桥,提高桥梁安全等级

加大危桥改造和新建桥梁力度,全力保障群众出行安全及便利,逐年消除危桥库危桥数量,确保县域农村公路危桥消除率达100%。结合提升完善农村公路网络规划,在河、湖、凹槽位置因无桥梁衔接而出现断头路的路段新建桥梁,完善道路衔接,畅通农村公路内循环。

规划实施危桥改造31座,共514.60米,均安排在近期2021-2025年开展。

新建桥梁62座,共1525.0米,均安排在近期2021-2025年开展。

五、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加快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降低城乡差距,在落实城乡道路畅通的前提下,扩展公交线路至乡镇一级,进一步完善城乡公交线路设施,满足群众出行便利,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规划勐董至糯良至勐省、勐董至勐来、勐董至勐角至班洪环线公交线路和附属设施建设。

表9-5 沧源自治县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项目情况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内容及规模

备注

1

沧源自治县智慧公共停车位

勐董镇

对全县72个智慧公交站牌,公共停车位进行建设

公交站牌及停车位建设

2

沧源汽车客运站搬迁建设项目

勐董镇

总占地50亩,其中维修车间1个、宾馆1个、门卫室1个、站房1个、绿化机动车停车位180个

新客运站

3

沧源自治县客运站建设项目

勐省镇

计划完善沧源自治县勐省镇客运站服务功能,总占地2亩,其中门卫室1个绿化机动车停车位10个

提级改造

4

沧源自治县客运站建设项目

班洪乡

计划完善沧源自治县班洪乡客运站服务功能总占地10亩,其中门卫室1个、站房1个、绿化机动车停车位30个

提级改造

5

沧源自治县客运站建设项目

勐来乡

计划完善沧源自治县勐来乡客运站服务功能总占地10亩,其中门卫室1个、站房1个、绿化机动车停车位30个

提级改造

6

沧源自治县客运站建设项目

糯良乡

计划完善沧源自治县糯良乡客运站服务功能总占地10亩,其中门卫室1个、站房1个、绿化机动车停车位30个

提级改造

7

沧源自治县出租车监控调度系统建设项目

勐董镇

对全县出租车调度及监控系统进行建设

新建

8

沧源自治县智慧公交系统建设项目

勐董镇

对全县公交智慧系统进行建设

新建

9

沧源自治县智慧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建设项目

勐省镇、糯良乡、勐董镇、勐角民族乡、班洪乡

对勐省至永和口岸、县城至班洪乡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进行建设

新建

10

城市公交一体化项目

勐董镇、勐省镇、勐来乡、勐角民族乡

勐董至糯良至勐省、勐董至勐来、勐董至勐角至班洪环线公交线路

城乡一体化

六、推进口岸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岸城交通一体化,通过规划沧源跨境高等级公路实现临沧市、耿马自治县、机场、沧源自治县城与永和口岸快速交通联系。使口岸交通与县城、各县市交通形成一体发展。

提升通关和贸易便利化水平,实施永和口岸功能提升工程,高标准建设口岸大通关作业区和专用通道,加快打造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一体的智慧口岸,实现口岸管理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优化通关流程和审批手续,促进通关便利化、快捷化,提升通关服务水平;加快“三通道”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沧源自治县芒卡通道边民互市点监管场所、沧源自治县达懂通道抵边检查室、沧源自治县班老通道抵边检查室等建设项目。扩大进出口贸易规模,争取与缅方达成合作共识,作为以矿产品贸易为主的指定通关口岸,向上争取进出口产品指标,推动以矿产品为主的边境贸易取得重大突破;加快边贸市场建设,引导边民成立互助合作组织参与互市贸易,推动互市产品落地加工。推进跨境金融合作,完善金融合作机制,支持境内外金融机构相互交流设立分支机构,提升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结算中的占比,加强边贸企业超限额携带人民币出入境管理。

第十一节 构建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一、构建多层级公共服务体系

规划构建“县域主副中心——重点镇(乡)——一般镇(乡)——乡村”四级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以中心村为核心,全县范围内划定30分钟城乡生活圈,满足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需求,提高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

二、配置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按照三级配置体系,合理布局城市公共服务中心和各级社区生活圈服务中心。其中,社区生活圈服务中心按照基础保障性服务要素、品质提升型服务要素和特色引导型服务要素三类进行配置和引导。

(一)县级公共服务中心:设置和培育一个县级公共服务中心。

在中心城区沿勐董镇设置公共服务主轴,配置各类公共服务中心,打造商业金融、行政办公及旅游服务等多功能复合的综合性公共服务中心,为全县服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应以人为本、尊重当地习俗及顺应自然山水,应与服务人口规模、服务范围相适应,考虑地形条件差异对服务范围的影响,以实现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统筹布局,集约节约用地。宜结合城市交通,集中配置,方便居民生活,充分发挥综合效益。

(二)“15分钟”社区生活圈:基于街道社区管理边界,结合居民生活出行特点和实际需要,按照出行安全和便利的原则,配置面向全体居民、内容丰富、规模适宜的各类服务要素。

(三)“5-10分钟”社区生活圈:结合居委社区服务范围,配置居民日常使用,特别是面向老人、儿童的基本服务要素。

按“15分钟、5-10分钟”两个层级,配置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健康管理、为老服务、终身教育、文化活动、体育健身、商业服务、行政管理和其它设施。依托15分钟社区生活圈配置社区就业服务中心,为就业困难人群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信息共享,引导各类企业、公益组织等提供就业岗位。根据本地住房保障政策,提供标准合理、规模适宜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面向就业人群的租赁住房,商务社区、产业社区可适当提高比例。依托15分钟社区生活圈,构建由城市道路、绿道、街巷、公共通道等组成的高密度慢行网络,实现通畅顺达、尺度宜人,提升慢行安全性和舒适性;配置公交车站,并满足500米服务半径范围全覆盖,其中人口密集地区宜满足300米服务半径范围全覆盖。按“15分钟、5-10分钟”两个层级配置公共绿地,并结合附属绿地挖潜,形成大小结合、层次丰富、体现人文特色的休憩空间。按“15分钟、5-10分钟”两个层级配置避难场所、应急通道和防灾设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分级响应的空间转换方案,有效应对各类灾害。

三、构建城乡社区生活圈

(一)乡集镇层级社区生活圈:依托乡集镇所在地,统筹布局满足乡村居民日常生活、生产需求的各类服务要素,形成乡村社区生活圈的服务核心。县城可在完善自身服务要素配置的同时,强化综合服务能力,实现对周边乡集镇的辐射。

乡集镇层级服务要素:完善社区基础设施配置的同时,加强为农服务功能;有条件地区可结合实际情况,提升医疗、教育、文化、体育、交通等方面的服务品质,兼顾对村庄的服务延伸。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宜配置卫生服务站、老年活动室、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幼儿园、小学、初中、文化活动室、室外综合健身场地、菜市场、邮政营业场所以及生活垃圾收集站、公共厕所等服务要素;配置满足农民生产所需的农业服务中心和集贸市场;配置保障日常便捷出行的公交换乘车站;建设具有一定规模、能开展各类休闲活动的公园绿地;构建由避难场所、应急通道和防灾设施组成的救援服务体系。有条件情况下,面向农民就业创业需求,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技能培训;人口达到一定规模的乡集镇,可配置乡镇卫生院、养老院、高中、乡镇文化活动中心、乡镇体育中心等服务要素;配置公交首末站,提升公共交通可达性。

(二)村/组级社区生活圈:依托行政村集中居民点或自然村组,综合考虑乡村居民常用交通方式,按照15分钟可达的空间尺度,配置满足就近使用需求的服务要素,并注重相邻村庄之间服务要素的错位配置和共享使用。

村/组层级服务要素:保障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现生产生活设施的便利化;有条件地区可结合实际情况,完善各类公共服务,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和公共空间品质提升。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宜配置村卫生室、老年活动室、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便民农家店、村务室等服务要素;改造提升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完善通村组道路和入户道路建设,实施道路畅通工程;保障村庄应急通道畅通,提升乡村防灾能力。有条件情况下,可配置村级养老服务设施、村幼儿园、乡村小规模学校、红白喜事厅、特色民俗活动点、健身广场、金融电信服务点以及垃圾收集点、公共厕所、小型排污设施等服务要素;适当提高住房建设标准,改善村容村貌;加强村级客运站点、公交站点建设,完善乡村交通设施。

第十二节 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布局

一、水工程规划

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及“开源节流并重”的方针进行规划。从全流域的角度对给水进行统筹安排,充分考虑水资源容量和水环境承载力,协调各方用水关系,保护水资源,减少污染源。积极推广使用节水设备,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保障生活、生产用水和其他建设用水。

县域用水量预测。沧源自治县规划期末最高日总用水量约5.07万吨。

县域供水设施。各乡镇(农场)根据需水量的预测结果,配建供水设施。

表9-6 规划沧源自治县域供水设施一览表(2035年)

地区

水厂

建设年份

水源

现状供水量(万m³/d)

规划需水量(万m³/d)

规划远期供水规模(万m³/d)

勐董镇

勐董一水

厂(已建)

1976

坝卡水塘水源地、坝卡大沟水源地、也来河(糯赛水库)水源地

0.08

1.74

0.1

勐董二水(已建)

1988

芒告水源

0.12

0.2

沧源三水厂(已建)

2016

达董水库

1

1.5

勐省镇

勐省一水厂(已建待完善)

2009

刀耕水库和南撒水库

0.3

0.52

0.84

班考水厂(已建)

2006

刀耕水库

0.32

机场水厂(已建)

-

刀耕水库

0.05

英永水厂


英永水库

0.17

勐来乡

勐来水厂


宋来水库


0.25

0.26

芒卡镇

扣勐水厂


白岩沟


0.28

0.29

班洪乡

班洪水厂(已建)


翁丁水库新牙河引水渠


0.25

0.26

班老乡

怕浪水厂


怕浪沟


0.25

0.26

岩帅镇

岩丙水厂(已建)

2021

黑河、白河

0.34

0.51

0.52

单甲乡

单甲水厂


刀耕水库


0.23

0.25

勐角民族乡

翁丁水厂


新牙河


0.10

0.11

糯掌水厂


糯掌水库


0.15

0.16

糯良乡

糯良水厂


南撒水库


0.28

0.28

永和园区

永和园区水厂


东丁水库


0.5

0.51

合计

5.07

5.54

灌区节水配套建设。规划涉及南汀河、小黑江两个大型灌区建设工程;完成芒回灌片、勐来灌片、勐角灌片、勐董灌片4项中小型灌区新建工程,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

二、水工程规划

县城及乡镇驻地采用雨污分流制。老旧城区进行集镇污水管网延伸和雨污分流改造。对县城污水处理厂进行改扩建,其余乡镇规划新建污水处理设施,以适应远期城镇发展的需要。达到城市污水集中收集率70%以上,县城污水处理率95%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率90%以上。

县域污水量预测。沧源自治县规划期末最高日污水量为 4.56万吨/日。

表9-7 规划沧源自治县域污水设施一览表

地区

污水处理厂

现状处理量万m³/d

规划污水处理量(万m³/d)

规划远期污水处理规模(万m³/d)

勐董镇

沧源污水处理厂(已建)

0.8

1.56

1.6

勐省镇

勐省污水处理厂


0.47

0.5

勐来乡

勐来污水处理厂


0.23

0.25

芒卡镇

芒卡污水处理厂


0.25

0.27

班洪乡

班洪污水处理厂


0.23

0.25

班老乡

班老污水处理厂


0.23

0.25

岩帅镇

岩帅污水处理厂


0.46

0.48

单甲乡

单甲污水处理厂


0.20

0.22

勐角民族乡

勐角污水处理厂


0.23

0.25

糯良乡

糯良污水处理厂


0.25

0.25

永和园区

永和污水处理厂


0.45

0.46

合计

4.56

4.78

三、电力工程规划

县域电力负荷预测。2035年全社会最大负荷为95.88MW。

表9-8 沧源自治县电力需求预测结果

单位:亿kWh、MW、%

项目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2020-2025年均增长率

2035年

2025~2035年均增长率

全社会最大负荷

60.95

62.47

64.02

65.60

67.21

68.85

70.52

2.46

95.88

4.12

全社会用电量

2.76

2.83

2.90

2.97

3.04

3.12

3.20

2.49

4.41

4.27

衔接市域规划,新建220千伏佤山变,构筑市域主要电力通道(耿马变—佤山变—南伞变—登科变)。

主通道:110千伏高压走廊。连接南伞变—芒卡变—班老变—勐董变—永和变—班考变—勐省变—岩帅变。新建110千伏变电站四个,分别为永和工业园区变,勐省变、岩帅变、班老变。芒回水电站、司岗里水电站接入该电网。

一般通道:35千伏高压走廊。以县城为中心,联通各个乡镇。勐董变—勐角变—勐来变(上)—班洪变—南腊变—班老变(下)—孟定变(上)。勐董变—糯良变—班考变—满叶(下)—岩帅(右)—团结变(上)—勐省变(上)—耿马变(上)。南令河电站、富公河水电站、新牙河零、一、二、三级水电站、生活区一级水电站、永安河水电站接入该电网。

至2025年,22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佤山(勐角)输变电工程),110千伏变电站4座(110千伏勐董变、110千伏芒卡变、110千伏班考变、110千伏永和园区输变电工程)、35千伏变电站10座(35千伏勐角变、35千伏勐来变、35千伏糯良变、35千伏满叶变、35千伏勐省变、35千伏团结变、35千伏岩帅变、35千伏南腊变、35千伏班洪变、35千伏班老变)。

至2035年,22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佤山变),110千伏变电站7座(110千伏勐董变、110千伏芒卡变、110千伏班考变、110千伏永和园区变、110千伏勐省变、110千伏岩帅变、110千伏班老变)、35千伏变电站10座(35千伏勐角变、35千伏勐来变、35千伏糯良变、35千伏满叶变、35千伏勐省变、35千伏团结变、35千伏岩帅变、35千伏南腊变、35千伏班洪变、35千伏班老变)。

四、信息通信规划

至规划期末,全县通信设施电话用户普及率100%。宽带用户普及率100%,千兆宽带用户普及率50%,万人拥有5G基站数18个,全县5G用户普及率50%,10G-PON端口数50000个。

五、燃气工程规划

燃气设施规划。天然气以中缅天然气管道临沧支线长输管线双江末站(耿马末站作为补充)为气源,逐步完善中心城区(勐董镇)、勐省镇天然气设施和天然气管网的建设。勐角民族乡,勐来乡、糯良乡、单甲乡距离较近且集中,利用中压管道输送天然气。芒卡镇就近接入清水河中压管道输送天然气。管道天然气供应不到的班洪乡、班老乡、岩帅镇山区乡镇进行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的全覆盖。

六、环卫工程规划

垃圾量预测。沧源自治县规划期末最高日垃圾产生量为210.16吨/日。

垃圾处理设施规划。糯良乡、单甲乡、勐角民族乡及勐来乡垃圾运至县城勐董镇统一处理。中心城区垃圾填埋场扩建,处理规模由60吨/日增加至110吨/日,以满足糯良乡、单甲乡、勐角民族乡及勐来乡垃圾转运至中心城区后所需容量。同步规划建设大型垃圾转运站1座,位于勐董镇北侧,设计转运规模110吨/日。用于垃圾转运至耿马焚烧发电。勐省镇设置垃圾转运站,统一送往耿马进行焚烧发电处理。芒卡镇近期建设一过渡期小型垃圾焚烧场,远期设置垃圾转运站,统一送往孟定新城进行焚烧发电处理。岩帅镇、班老乡和班洪乡相距较远,该乡镇新建垃圾小型垃圾填埋场进行垃圾处理。

表9-9 县域垃圾设施规划一览表

地区

垃圾处理设施

现状处理量 吨/d

规划垃圾处理(转运)量(吨/d)

规划远期垃圾处理(转运)规模(吨/d)

勐董镇

沧源垃圾填埋场(已建)

60

110


沧源垃圾转运站


67.1

110(包括糯良乡、单甲乡、勐角民族乡及勐来乡转运垃圾)

勐省镇

勐省垃圾转运站


18.48

19

勐来乡

勐来垃圾转运站


9.90

10

芒卡镇

芒卡过渡期垃圾焚烧站


11.00


芒卡垃圾转运站


11.00

12

班洪乡

班洪小型垃圾填埋场


9.90

10

班老乡

班老小型垃圾填埋场


9.90

10

岩帅镇

岩帅小型垃圾填埋场


19.80

20

单甲乡

单甲垃圾转运站


8.80

9

勐角民族乡

勐角垃圾转运站


9.90

10

糯良乡

糯良垃圾转运站


11.00

12

永和园区

永和园区小型垃圾填埋场


34.38

35

合计

210.16

247

城镇周边村庄根据村子规模及地势条件,视情况采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或氧化塘及化粪池等污水处理设施设备,同步进行污水资源再利用。

按照5座/平方公里以上的要求配建城市公厕,建设标准达城市公厕二类或旅游厕所AA标准以上。对已建成未达标的公厕进行改造提升,逐步消除旱厕、露天厕所。在游客聚集公共区域、主要乡村旅游点新建、改建旅游厕所,实现“数量充足、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干净无味、实用免费、管理有效”的目标。

规划期内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基本全覆盖,分类运输体系基本建成,分类处理能力明显增强。对餐饮单位的餐厨垃圾应实行产量和成分登记制度,餐厨垃圾的产生者应对餐厨垃圾进行单独收集和投放,并宜采取定时、定点的收集方式收集。

建筑垃圾应从源头分类。按照工程渣土、工程泥浆、工程垃圾、拆除垃圾和装修垃圾,应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处置。工程渣土、工程泥浆、工程垃圾和拆除垃圾应优先就地利用。拆除垃圾和装修垃圾宜按金属、木材、塑料、其他等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处置。建筑垃圾收运、处理全过程不得混入生活垃圾、污泥、河道疏浚底泥、工业垃圾和危险废物等。

第十三节 统筹水资源安全保障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形成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涵养水生态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还河湖以宁静、和谐、美丽,建设水清河畅、岸绿景美、江湖安澜的美好家园,实现水利高质量发展。

一、可利用水资源

沧源自治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2.66亿m³,多年人均水资源量为14145m³,高于云南省及临沧市平均水平,水资源总量较为丰富。沧源自治县2025年供用水总量均为0.8922亿m³,2023年用水总量严格按照省级要求,做好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工作。

二、用水结构优化

根据沧源自治县社会经济发展及节水目标,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供水安全保障率提高后,城镇生活用水水平也得到提高,2025年及2035年城镇生活用水占比从现状的5.6%提高到9%左右;农村生活用水由于城镇化率提高农村人口减小,但是用水水平有所提高,2025年及2035年农村生活用水占比对比现状的5.0%整体变化不大;通过实施灌溉节水,2025年及2035年农业灌溉用水占比降至79%左右;工业生产用水占比随着城镇生活用水的提高也会相应的提高,2025及2035年工业生产用水占比从现状的5.7%提高到7%左右。

、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

围绕沧源自治县的战略目标,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针对流域特点和实际,明确发展重点,着力解决突出水问题,逐步建成水资源、水生态环境与沧源自治县人口资源经济相均衡的水安全保障格局。

(一)质量统筹,保障供水安全

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推进标志性的重大水源和引调水骨干工程,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开展灌区灌排渠现代化升级改造,全面提升沧源自治县水资源配置和城乡供水安全保障能力。

项目包括重点水源工程22个、坝塘8个、重点水系连通工程8个、新建大型灌区2个(小黑江大型灌区、南汀河大型灌区)、乡镇抗旱水源工程3个、城市备用水源工程1个、中型灌区工程2个(勐省灌区、芒回水库灌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130个以及水库清淤增效工程5个,项目小计180个。

(二)防治并重,保障防洪安全

按照“消隐患、强弱项”的思路,全面实施防汛水利提升工程。强化流域防洪调度,整体提升洪涝灾害防御能力和超标准洪水应对能力。

项目包括中小河流治理9个、山洪沟治理17个、病险水库除险加固3个以及城市防洪除涝能力建设1个,项目小计30个。

(三)防治结合,保障水生态安全

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绿色发展原则,以流域为单元,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重点河湖生态治理与修复、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设美丽河湖。

项目包括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21个、重点河湖生态治理与修复3个、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10个,项目小计34个。

第十四节 加强矿产资源保障

以绿色勘查为方向,加强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实施勘查全过程环境影响最小化控制,降低矿产勘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到2025年,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程度逐步提高,矿产资源可持续保障能力不断加强,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矿山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基本建成绿色、安全、高效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格局,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推动我县矿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到2035年,资源保障能力切实增强,资源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矿山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形成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绿色发展新格局。

、合理调控矿产资源勘查开采

(一)矿产勘查调控方向

以绿色勘查为方向,加强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实施勘查全过程环境影响最小化控制,降低矿产勘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按照优势及重要矿产、兼顾其他矿产的原则,沧源自治县重点勘查锗、铅、锌、水泥用灰岩、饰面用大理岩,兼顾锰、铜、金、银等矿种的勘查。

(二)矿产开发利用调控方向

根据沧源自治县产业政策及矿产资源实际情况,鼓励开采锗、铅、锌、水泥用灰岩、饰面用大理岩、建筑石料用灰、建筑用砂、砖瓦用页岩等矿种;努力推进锗矿的开发利用;原则上不再新建年产矿石量30万吨以下的铜矿;不再新建日处理岩金矿石300吨以下的露天采选项目、100吨以下的地下采选项目;禁止可耕地砖瓦用粘土开采。严格执行矿业权联勘联审和矿山生态环境综合评估制度,从严控制采矿权投放。

、统筹勘查开采与保护布局

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布局:落实上级划定的能源资源基地1个,龙陵勐兴—沧源班老能源资源基地,面积257.0平方千米,主要矿产铅矿、锌矿。

重点勘查区布局:落实上级规划划定的重点勘查区1个,沧源班老铅锌矿重点勘查区,面积233.6平方千米,主要矿产铅矿、锌矿。

重点开采区布局:落实上级划定的重点开采区1个,沧源班老铅锌矿重点开采区,面积67.8平方千米,主要矿产铅矿、锌矿。

普通建筑用砂石土类矿产集中开采区布局:普通建筑用砂石土类矿产集中开采区:划定普通建筑用砂石土类矿产集中开采区5个。

第十五节 强化能源安全保障

沧源建设成为以清洁电力为主的绿色能源生产基地、绿色清洁电力消纳为主的示范区、极具潜力的对缅电力互联互通新通道、为全国、全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贡献。到2025年,绿色清洁电力基地基本形成;电力市场化交易和增量配电业务成效显现;绿色清洁能源利用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得到提升;沧源方向为通道和出口的对缅电力互联互通取得新进展;各类清洁能源综合开发利用取得突破;能源新技术、新装备推广利用得到新发展;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数量和质量水平显著提高。

能源产业快速发展。2025年绿色能源产业产值达9亿元以上,占全县GDP的11%。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32万吨标准煤以下,其中,煤炭21万吨左右,全社会用电量3.639亿千瓦时;一次能源生产能力102吨标准煤;电力装机规模达13.158万千瓦,对缅供电量达1.2万千瓦时左右。

能源生产、消费结构优化。绿色清洁能源为主的生产、消费结构多元化。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供应(生产)总量达60%以上,其他占一次能源供应(生产)总量的20%左右。电力装机规模达13.158万千瓦,新增装机规模达4.277万千瓦,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5.277万千瓦。积极引导和推广新型载能产业发展,建设清洁低碳、节能降耗的产业集群,提高电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比重。

能源保障能力加强。绿色能源基础设施和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社会用能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地方电网主网、城市配电网和农村建设进一步巩固完善,实现城乡基本用电和用能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人均生活用电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实施电能和天然气替代战略,全县户均配电容量达到2.5千伏安以上。

新技术、新装备利用取得新突破。推广和引导清洁能源生产、消费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提高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绿色能源供应、消费及储能技术运用取得进展;能源转换、配置、储存、使用水平不断提高,资源循环利用和节能技术普遍推广,“绿色能源+特色产业链群”基本形成。

能源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着力能源生产利用方式变革,推动能源领域投资主体多元化;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支持鼓励电力市场化交易、有序开展增量配电业务改革。

第十六节 健全公共安全与防灾减灾

一、防灾减灾体系

建立以行政区划为主体的“城——镇——乡”整体防灾减灾体系,通过加强、加固中心城市与各级乡镇的联系,形成城市网络,规划城镇带缓冲区间,发挥城镇的组团分化作用,为风险蔓延预留缓冲空间。优化“灾前预警——灾中应急——灾后恢复”流程,完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加强风险评估应对,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提升灾损恢复速率。同时,加强与境外应急处置的合作与交流,强化境外应急处置的预案建设和应急应对。

二、防洪减灾规划

根据国标GB50201-2014《防洪标准》规定的城市防护区的等级和防洪标准,确定沧源自治县的防洪标准为重现期50年。加强防洪工程及非工程措施建设,完善防洪管理体制。加强对县域内河道的防洪治理,工程措施加固河堤和植树护堤相结合;水库大坝下100米范围内尽量控制建设,加强绿化建设。对水库下游河流保持疏通,增强洪水疏浚能力;健全防洪抗旱调度体系,进一步加强防洪抗旱设施建设,增强重点区域和城乡抗旱能力。

三、抗震防灾规划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云南省各地抗震设防烈度表》,沧源自治县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g,城市生命线系统和重要基础设施提高1个设防等级。沧源自治县岩帅镇重点生命线工程提高一度设防,重大建设工程和容易引发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项目要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加强先进抗震技术的应用推广。

新建建设工程或项目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相应规范标准避让活动断裂带。

四、消防系统规划

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原则。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要求设置各级、各类消防站,完善各类消防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城镇—乡村”二级消防网络体系,按要求分别规划建设城市消防站、专职消防队和微型消防站,并配备相应车辆器材装备。各镇区规划保证有一座二级普通消防站。在各个自然村之间设立消防隔离带,各自然村设置消防水池作为消防供水设施,储量不低于50立方米,采取措施保证消防供水压力。对各工业园区、旅游景点按标准单独设置消防设施,并纳入消防体系统一指挥。强化森林火灾预防、扑救、保障体系建设,推进依法治火和现代化林火管理,全面提高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

消防站的布局一般应以接到出动指令后5分钟内消防队可以到达辖区边缘为原则确定。选择站址时应注意以下事项:应设在辖区内适中位置和便于车辆迅速出动的临街地段,并应尽量靠近城市应急救援通道。消防站执勤车辆主出入口两侧宜设置交通信号灯、标志、标线等设施,距医院、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影剧院、商场、体育场馆、展览馆等公共建筑的主要疏散出口不应小于50米。辖区内有生产、贮存危险化学品单位的,消防站应设置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或侧风处,其边界距上述危险部位一般不宜小于300米。消防站车库门应朝向城市道路,后退红线不小于15米。消防站不宜设在综合性建筑物中。特殊情况下,设在综合性建筑物中的消防站应自成一区,并有专用出入口。

同步规划建设市政消火栓,利用消防水源增加消防取水设施;规划建设传统村落、文物建筑、易地扶贫安置点、景点景区等重点区域场所消防供水设施,100户以上村庄,完成消防水源建设。

具体的布局将根据《云南省消防专项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要求,在国土空间详细规划中进一步落实。

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防治分区:全县共有210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在全县10个乡镇;划定沧源自治县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区,面积50911.09公顷,主要分布在糯良乡、岩帅镇、勐角民族乡、芒卡镇、班洪乡等区域。

推进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避险移民搬迁工程。把地质灾害防治与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生态保护修复、美丽沧源与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土地整治等相关工作紧密结合,加强工程治理与避险移民搬迁。对重大隐患点及时编制项目立项建议,及时纳入治理项目储备。对险情严重、情况紧急的地灾隐患点,及时应急避让,依程序落实工程治理或避险移民搬迁等防治措施,防止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地质灾害防治“一张图”管理,建立地质灾害智能化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地质灾害实时在线智能化监控;建立地质灾害防治指挥会商系统,实现地质灾害可视化、一体化的指挥功能。最终建成集监测、预警、预报和采集为一体,实时连接省、市、县、乡(镇、场)四级,可供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员用于地质灾害防治决策、巡查人员可用于地质灾害巡查监测、群测群防人员用于监测情况实时。

六、气象灾害防治规划

(一)气象灾害防治分区

按照《云南省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条例》,在进行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国土空间规划和重点项目建设等应该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确保规划有效避开气象灾害和规划建设项目能够满足气候承载力。根据沧源佤族自治县主要气象灾害的影响范围、频次、强度、受灾损失等因素,对暴雨、干旱、台风、高温、低温、大风、冰雹、雪灾、雷电等9种气象灾害风险分区防控,划分为高、较高、中、较低、低5个等级。

(二)气象灾害防治措施

按照“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要求,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实施沧源复杂地形条件下气象精密监测系统工程,科学织密和布局各类气象监测站网,实现地面气象监测站平均间距达到10千米,暴雨预警信号准确率达到90%以上,强对流预警信号时间提前量达到40分钟,实施沧源山地环境下短时强降水、冰雹等复杂天气精准预报系统工程,构建智能数字预报体系,实现提前1小时预警局地强天气、提前1天预报逐小时天气、提前1周预报灾害性天气、提前1月预报重大天气过程、提前1年预测沧源气候异常。建设覆盖城乡的气象服务体系,将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纳入乡村建设行动,构建行政村全覆盖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与响应体系。

七、机场净空保护规划

运输机场净空保护区域是指以机场基准点为圆心、水平半径55公里的空间区域,分为净空巡视检查区域和净空关注区域。净空巡视检查区域为机场障碍物限制面区域加上适当的面外区域,一般为机场跑道中心线两侧各10公里、跑道端外20公里以内的区域。净空关注区域为净空巡视检查区域之外的机场净空保护区域。

(一)机场净空障碍物控制面的要求

沧源机场近、远期均为Ⅰ类精密进近跑道、飞行区指标Ⅰ为4的机场,净空障碍物的主要控制面如下:

1.过渡面

坡度1/7(从距跑道中心线140米处向外向上倾斜)

2.内水平面

高度45米(以跑道两端入口点平均标高起算)

半径4000米(以跑道两端中点为圆心)

3.锥形面

坡度1/20(以内水平面边向外向上倾斜)

高度100米

4.内进近面

宽度120米

长度900米(距跑道入口处60米起算)

坡度1/50

5.进近面

起端宽度300米(距跑道入口处60米起算)

侧边散开率15%

第一段:长度3000米,坡度1/50

第二段:长度3600米,坡度1/40

第三段:长度8400米,坡度为0

总长度:15000米

6.内过渡面

坡度1/3

7.起飞爬升面

起端宽度180米(距跑道入口处60米起算)

侧边散开率12.5%

末端宽度1200米

坡度1/50

总长度:15000米

8.复飞面

起端宽度120米

距跑道入口距离1800米

侧边散开率10%

坡度1/30

地方规划主管部门必须严格按照净空控制规划的要求限制机场周围建(构)筑物的高度,加强对机场净空的保护工作。

(二)障碍物的限制要求

1.在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内,机场管理机构应当采取措施,协助相关地方人民政府防止下列影响飞行安全的行为发生:

(1)修建可能在空中排放大量烟雾、粉尘、火焰、废气而影响飞行安全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设施;

(2)修建靶场、强烈爆炸物仓库等影响飞行安全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设施;

(3)修建不符合机场净空要求的建、构筑物或者设施;

(4)设置影响机场目视助航设施使用或者民用航空器驾驶员视线的灯光、激光、标志、物体;

(5)种植影响飞行安全或者影响机场助航设施使用的植物;

(6)放飞影响飞行安全的鸟类动物以及升放无人驾驶的自由气球、系留气球和其他物体;

(7)修建影响机场电磁环境的建、构筑物或者设施;

(8)设置易吸引鸟类及其他动物的露天垃圾场、屠宰场、养殖场等场所;

(9)焚烧产生大量烟雾的农作物秸秆、垃圾等物质或者燃放烟花、焰火;

(10)其他可能影响飞行安全的情形或者活动。

2.在机场障碍物限制面区域内的新增物体或者原有物体的扩展,应当符合《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民用机场净空障碍物遮蔽原则应用指南》等标准的要求。

3.在机场障碍物限制面区域外的新增物体或者原有物体的扩展,不得对航空器运行造成限制或者影响。

4.在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内的障碍物,应当按照《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的规定设置障碍灯和标志。

5.机场管理机构应当协调相关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建立机场邻近区域内施工机械类的临时障碍物管控机制。

八、公共卫生防疫规划

沧源作为临沧市重要的沿边县,需围绕边境地区构建城乡空间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防灾规划体系,增强城市韧性。建立“平战结合”的防控准备预案,分区分级构建国土空间防疫单元。加强沧源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优化应急医疗救治设施布局,提升城市应对重大疫情传播的防控能力。以综合医院作为灾时应急保障医院,固定避难场所做好应急供电、供水和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满足临时医疗卫生场所条件加强体育馆、展览馆等公共设施的平疫转换设计。

(一)强化边境地区公共卫生防控机制

1.建立健全早期预警机制,加强与边境邻国(缅甸)的信息共享,及时掌握公共卫生事件动态。

2.加强边境地区的人员出入境管理,确保边境口岸的卫生防控。

(二)加强边境地区的医疗救治能力

1.提升边境地区医疗机构的防控水平,确保人员、物资和设备的充足供应,加强培训和演练,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2.加强边境地区医疗机构与邻近地区的医疗协作,建立医疗救援联动机制,及时向邻近地区求助并提供支持。

(三)加强边境地区宣传和教育

1.加强边境地区的公共卫生宣传工作,向居民普及卫生防控知识,提高居民的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制定边境地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计划,并加大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卫生防控培训力度,确保旅游行业的安全运营。

(四)加强科技支持

1.推动数字化医疗建设,提升边境地区医疗服务的远程咨询和诊疗能力,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远程医疗服务,降低患者流动风险。

2.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加强公共卫生事件的数据分析和预测,及时调整防控措施,提高防控效率。

第十章 强化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

第一节 山水田林湖草系统修复

针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提升空间大、生态廊道连通、水环境质量提升、生态屏障加强等问题,结合各区域的生态系统特征和重大战略要求,提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行动重点区域,分析区域内的经济、产业、人口、发展方向和生态现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各生态要素,整体规划森林生态修复、水环境水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石漠化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等系统修复工程,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构筑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形成自然生态空间网络化保护格局,形成自然生态空间的保护与利用的平衡。

一、森林生态修复

根据森林生态修复潜力分析,以主干道公路沿线、流域两侧、城镇周边以及重要旅游景区周围等可视范围内山体、野生动植物或湿地动植物或水生生物等栖息地等影响因素进行修正,同时,考虑沧源自治县为沿缅甸边境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性,最终确定沧源自治县森林生态修复重点区,面积116879.74公顷,主要分布在班洪乡、勐角民族乡、单甲乡、芒卡镇、勐董镇等区域的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区和城镇村庄周边等受人类活动影响区域。

规划期内,计划实施5个森林生态修复重大工程,主要分布在芒卡镇、勐来乡、勐省镇、勐董镇、岩帅镇等区域。通过森林生态修复重大工程的实施,预计造林绿化13333.33公顷,森林抚育13333.33公顷,森林保护保育6267.16公顷,新一轮退耕还林667公顷,森林质量提升19030.67公顷。依托各级自然保护区,精准提升森林生态质量、增强生态功能。实现森林覆盖率保持在75%左右,居全国前列。

森林生态修复是一项长久且需持续进行的过程,针对封山育林、天然林停伐等保护保育以自然恢复为主的措施在全程实施。以造林补贴项目和森林抚育项目安排在近期2021-2025年;森林保护保育项目及森林质量提升项目安排在2021-2035年。

二、水环境和水生态修复

将水质下降或水质监测结果低于III类的主要河流;受矿山污染、人为活动频繁等水环境受胁迫程度较高的区域;糯赛水库等综合污染指数升高或者营养状态下降,甚至由贫营养转为中营养的现象的水源地;沧源自治县“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成果中主要流域治理、中小流域治理区,重点河湖生态保护修复区。将以上4类区域作为水环境和水生态修复重点区,面积3392.53公顷,主要分布在勐董镇、岩帅镇、糯良乡等区域。

针对流域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水量减少、水系不连通、水质不达标、水生态功能下降等问题,强化源头控制、系统修复、综合治理。以流域为单元,从上游到下游,从山上到山下,采取水源地保护、水量调度、生态补水、河湖水系连通、污染源控制等措施,统筹推进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提升重要水源地和江河湖泊生态功能。在河流等生态系统类型比较丰富的地区,采取河流水系连通、岸线修复等措施,实施水体、库塘湿地的修复治理工程,逐步恢复生态系统功能。

规划期内,计划实施4个水环境和生态修复重大工程,主要分布在勐董镇、勐来乡、勐省镇、岩帅镇、芒卡镇所在的一江六河、水源地等区域。通过水环境和水生态修复重大工程的实施,预计水生态保护治理修复266.92公顷,综合治理河长80.96公里。水环境和水生态修复重大工程涉及面广,工程维护持续时间长,项目安排在规划近期2021-2025年、中期2026-2030年和远期2031-2035年分阶段开展实施。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

根据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潜力分析,选取县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中聚集度高、保存完好、脆弱性高的生态源斑块作为沧源自治县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重点区,面积81294.82公顷,主要分布在班洪乡、勐角民族乡、班老乡、单甲乡等区域,涉及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沧源南撒省级森林自然公园。

规划期内,计划实施2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主要分布主要分布在班洪乡、班老乡、单甲乡、芒卡镇、勐董镇、勐角民族乡、勐来乡、糯良乡等的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屏障区、风景名胜区、国有林集中区、有害生物发生区。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重大工程的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省重点保护物种及特有物种有效保护率)保持在95%以上,县域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总体保持稳定。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重大工程2项,均安排在2031-2035年内开展实施。

四、水土流失治理

根据水土流失治理潜力,以斑块集中度一般、较高、高的斑块为主要重点区域,以明显的线状地物(河流、道路、沟渠)以及地类界线为边界,划定沧源自治县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区,面积59316.35公顷,主要分布在岩帅镇、勐省镇(含农场)、单甲乡、芒卡镇等区域。

规划期内,计划实施20个水土流失治理重大工程。通过水土流失治理重大工程的实施,预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7611.01公顷。其中,到2025年,基本实现重要区域水土资源有效预防保护,重点防治地区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进一步趋向好转。到2035年,基本建成与沧源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土壤侵蚀强度呈良性趋势发展。

水土流失治理辅以农用地整治开展,在未开展其他项目区域实施水土流失治理。14个项目安排在规划近期2021-2025年,6个项目安排远期2031-2035年,分阶段开展实施。

五、石漠化治理

根据石漠化治理潜力,以斑块集中度一般、较高、高的斑块为主要重点区域,以明显的线状地物(河流、道路、沟渠)以及地类界线为边界,划定沧源自治县石漠化治理重点区,面积7046.18公顷,主要分布在糯良乡、岩帅镇、勐省镇(含农场)等区域。

规划期内,计划实施1个石漠化治理重大工程,分布在勐董镇、勐来乡、勐省镇、糯良乡、岩帅镇等地的峰丛洼(谷)地和广大岩溶丘峰、台地、小盆地边缘。通过石漠化治理重大工程的实施,预计治理石漠化1864.8公顷。仅安排在2031-2030年内开展实施。

第十七节 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

针对农业综合产能偏低、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农业生产设施不完善、农村建设用地粗放、人居环境不优等问题,协调推进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统筹低效闲置建设用地整理、农用地整理、工矿废弃地复垦及未利用地开发等,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优化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促进耕地绿色生产,优化乡村人居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一)农用地整理

通过实施土地平整、高标准农田提质改造对县内耕地布局进行优化、增加耕地面积的同时,提高耕地质量和连片度,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发展现代农业创造条件,建设集中连片、设施配套、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能够满足农作物高产栽培,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规划期内计划实施补充耕地、提质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共33个,项目安排在规划近期2021-2025年、中期2026-2030年和远期2031-2035年分阶段开展实施。实施区域主要分布在岩帅镇、勐省镇(含农场)、勐角民族乡、勐董镇、糯良乡等区域。预计补充耕地727.96公顷,产生水田1033.71公顷,建成高标准农田6327.42公顷,高标准农田提升改造5439.86公顷。

(二)高标准农田建设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着眼于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立足于夯实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加强统筹规划,强化政策支持,加大投入力度,科学有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近期2021-2025年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18.98万亩;中期2026-2030年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10.52万亩。

(三)耕地后备资源开发

依据《沧源佤族自治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分析报告》,对沧源自治县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与制约因素分析,沧源自治县共有宜耕图斑总面积243.59公顷,其中其他草地总面积为241.99公顷、裸土地面积为1.60公顷。

二、农村建设用地整治

根据农村建设用地潜力分析,选取距离自然保护地核心区域和地质灾害点较近,距离城镇较远,潜力分布相对集中、规模较大的区域及乡村振兴需要拆并,布局散乱、利用粗放、通达度不高、发展潜力较弱的村庄,对以上区域进行归并辅以明显的线状地物(河流、道路、沟渠)以及地类界线为边界,划定沧源自治县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重点区,面积69378.51公顷,主要分布在班洪乡、勐来乡、勐董镇、班老乡、单甲乡等区域。

(一)推进农村居民点撤并复垦

控制村庄建设用地总量,优化村庄用地布局,逐步对“小、闲、散、远”及发展潜力较弱的农村居民点实施复垦,复垦后与周边耕地进行集中连片整治,建设高标准农田,引导农业规模化经营。规划期内计划实施4个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均安排在2021-2025年内开展实施。全县10个乡镇均有实施,主要集中分布在勐省镇(含农场)、岩帅镇、勐董镇、勐来乡等区域。总建设规模为26.43公顷,复垦农用地规模为26.43公顷,

(二)加强村庄闲置,低效用地盘活

严格落实在宅基地管理政策,提高宅基地利用效率,盘活村庄闲置、低效用地。将闲置低效用地用于农村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商业、办公建设,加强村庄产业用地整理,鼓励高消耗、低产出的工业企业“退二进三”、“退散进集”,利用腾退出的用地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农业。

三、城镇低效用地整治

根据城镇低效用地整治潜力分析,明确潜力分布集中区域;结合城镇开发边界,以明显的线状地物(河流、道路、沟渠)以及地类界线为边界,划定沧源自治县城镇低效用地整治重点区,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

规划期内城镇低效用地整治重大工程共计3项,预计消化存量建设用地125.77公顷,推进低效用地整治22.16公顷,逐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第十八节 矿山生态修复

根据矿山生态修复潜力分析,以及第四轮矿产资源规划成果、城市规划区、饮用水水源地、基本农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重要交通干线分布情况,将矿山损毁土地面积较大和矿山分布较密集的区域,以明显的线状地物(河流、道路、沟渠)以及地类界线为边界,划定沧源自治县地矿山生态修复重点区,面积1476.58公顷,主要分布在班洪乡、芒卡镇、勐省镇(含农场)、勐来乡等区域。

规划期内,计划实施21个矿山生态修复重大工程,分布在勐董镇、勐来乡、芒卡镇、勐省镇、勐角民族乡等区域。通过矿山生态修复重大工程的实施,预计完成历史遗留矿山综合治理面积4.21公顷,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面积168.48公顷。矿山生态修复重大工程是一个持续、涉及面广泛的工作,项目安排在规划近期2021-2025年和远期2031-2035年分阶段开展实施。

第十章 佤乡之源,魅力边城,共建佤文化之城

第一节 中心城区范围

中心城区范围以城市现状建成区为主体,在“城区范围确定”的基础上,为保障中心城区的完整性和规划发展实施管理需求,结合行政区、自然、地物等边界进行优化,将县政府驻地集中连片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入中心城区,同时,注意避让周边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尽量控制中心城区规模,最终划定中心城区面积1123.79公顷。

第二节 中心城区人口与规模

一、中心城区人口

规划2025年,沧源自治县县城(中心城区)总人口4.3万人;

规划2035年,沧源自治县县城(中心城区)总人口6.1万人。

二、城镇化水平

规划2025年、2035年,沧源城镇化水平分别达到40.00%、55.00%。

规划2021-2025年,沧源城镇化水平年均提高1.41个百分点;2025-2035年,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

规划2025年、2035年县域城镇人口分别为6.35万人、8.79万人。

三、城镇开发边界

中心城区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北至现状污水处理厂,南至勐董水库及葫芦小镇,东至城区东侧山体及现状基本农田,西至城区西侧山体及芒黑村附近。规模为813.90公顷。

第三节 规划集约高效的用地布局

一、用地空间结构

结合沧源中心城区的空间形态及功能定位,规划形成“一心、一轴、五区”的城区空间结构体系。

一心:即城市景观核心(葫芦湖);

一轴:即沿司岗里大道及勐董河形成的南北向城市发展轴;

五区:即老城组团、城南休闲度假组团、城北高品质教育医疗生活组团、东部城市门户形象组团、仓储物流组团。

二、用地布局

中心城区面积1123.79公顷,到2035年,城镇建设用地853.05公顷,水域19.17公顷。建设用地中:居住用地274.88公顷,占比32.2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104.85公顷,占比12.29%;商业服务业用地152.06公顷,占比18.83%;工矿用地23.43公顷,占比2.75%;仓储用地24.62公顷,占比2.89%;交通运输用地152.11公顷,占比17.83%;公用设施用地8.93公顷,占比1.05%;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78.40公顷,占比9.19%;特殊用地33.76公顷,占比3.96%。详见附表5中心城区城镇建设用地结构表。

第十九节 建立优质共享的公服设施

一、构建多层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中心城区构建县级-邻里级(15分钟生活圈)-街坊级(5-10分钟生活圈)三级生活圈构成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全面推进中心城区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文化、公共体育、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努力构建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指引

以社区为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完善城乡公共服务,构建宜居社区,打造15分钟优质社区生活圈。形成基础教育、医疗服务、托幼早教、福利养老、体育健身、公共文化、公共管理、商业服务、市政公用和物流配送十大社区公共服务网络。

三、打造便捷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一)县级公共服务设施

在中心城区,依托现状布局,沿城市主次干道设置公共服务主轴,配置各类型公共服务设施,发挥公共服务设施的集聚效应,提高公共服务中心的活力。

(1)教育服务设施:保留现状沧源自治县民族中学、勐董中学等两所中学及现状沧源佤族自治县职业技术学校。规划扩建民族中学,占地面积15.20公顷。规划扩建沧源佤族自治县职业技术学校,占地面积11.31公顷。总占地面积26.51公顷。远景规划在中心城区范围内西北部新增佤山大学城。

(2)医疗卫生设施:保留现状1处综合医院(沧源自治县人民医院)和3处其他专科医院(沧源自治县中医佤医医院、沧源自治县妇幼保健院、沧源自治县仁济医院)以及勐董镇卫生院等医疗卫生设施。在中心城区北部规划新建1处综合医院——国门医院,用地面积7.25公顷。总占地面积12.42公顷。

(3)公共文化设施:保留现状司岗里演艺中心、文化活动中心2处文化设施,在中心城区南部规划新建佤族文化中心(博物馆、图书馆),用地面积3.35公顷。总占地面积4.96公顷。

(4)公共体育设施:保留现状体育广场,规划新增体育场馆一处(位于摸你黑广场南侧),用地面积4.28公顷。总占地面积6.5公顷。

(5)社会福利设施:保留现状民政服务中心,用地面积3公顷。

(二)邻里级(15分钟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

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构建为目标,服务半径为500-1000m,在中心城区形成3个邻里中心。在各居住邻里中部规划邻里中心,集中布局邻里级公共服务设施,主要设施包括:小学、卫生服务站、体育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

教育服务设施:保留国门小学、勐董镇中心完小、县民族小学,规划在中心城区北部新建一所国门第二小学,占地面积5.56公顷。总占地面积13.4公顷。

医疗卫生设施:规划邻里卫生服务站,每处建筑面积300㎡,结合邻里中心其他设施进行建设,不独立占地。

文化设施:规划邻里级文化活动站,每处建筑面积300㎡,结合邻里中心其他设施进行建设,不独立占地。

体育设施:规划邻里级体育活动中心,每处占地面积4300㎡,部分体育活动中心结合公园绿地、广场混合布置。

(三)街坊级(5-10分钟生活圈)

以5-10分钟社区生活圈构建为目标,服务半径为300-500m,结合县城居住街区。街坊级公共服务设施采用街坊公共中心的方式进行设置,以利于提供集约有效的一站式服务。在各街区的中心集中设置包括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体育设施、社会福利设施5类小区级设置。

教育服务设施:规划保留中心城区2所公办普惠性幼儿园(沧源自治县城区幼儿园、勐董镇中心幼儿园)和3所民办普惠性幼儿园(阳光雨露礼仪幼儿园、司岗里幼儿园、博雅幼儿园);在中心城区北部新建一所公办普惠性城北新区幼儿园(城北幼儿园),占地1.21公顷;预留新建1所幼儿园占地面积7293.99平方米,总占地面积4.39公顷。

文化设施:规划街区文化活动室,每处建筑面积200㎡以上,可设于街坊公共中心,不独立占地。

体育设施:规划小区体育活动场地,每处占地650㎡以上,体育活动中心结合公园绿地、广场混合布置。

社会福利设施:规划新建住宅小区按《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及《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TD/T 1062-2021)要求新建养老服务设施,结合街坊公共中心其他设施进行建设,不独立占地。

其他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商业设施可结合居住用地配建公共建筑裙房设置,生鲜超市建筑面积不小于50㎡,快递自助点、垃圾收集点、公共厕所、充电基础设施等公服设施依据实际用地及相关规范进行布设。

街坊级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用地规模根据规划服务人口规模和实际用地状况,在技术指标允许范围内浮动。

第四节 营造城河相映的蓝绿空间

一、构建城市蓝绿网络

加强城区蓝绿网络建设,沿道路、河道等建设绿道网络,打造活力滨水空间,串联各公园绿地系统,利用零碎地块建设街头公园等小规模绿地,打造优美城市环境。

二、完善城市公园体系

重点结合社区生活圈规划,加强社区公园建设,保证公园绿地总量,适当均衡布局各类公园绿地,构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两级城市公园体系。中心城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共有11个。

三、构建丰富多样的绿化开敞空间

通过城区水系串联起外围生态绿地和各级城市公园。通过加强城市公园、街道、广场及滨河地带的绿化建设,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绿化基调,营造富有活力的城市开敞空间。

第五节 打造疏密有度的交通网络

一、对外交通

保持现有耿沧二级路,规划沿边高速县城连接线,一接葫芦湖公园,二接永和支线与耿沧二级路交叉处,实现口岸过境车辆疏导。

加强中心城区与区域性交通枢纽的直连直通,发挥中心城区在区域对外综合运输组织中的中枢功能,构筑畅达互联的对外交通体系。

加快推进完成瑞丽至孟连高速公路(沧源段)、双江至沧源(勐省)高速公路建设,实现与保山、孟连、双江的快速联通。

对外交通场站设施

规划在北边出入城口新建客运站,作为联系城区与外部的重要交通枢纽,可以方便到达县域、市内以及省内。

二、内部交通

总体形成“三纵六横”的格局。

三纵是三条联系集中建设区南北两侧用地骨干路网。司岗里大道及与司岗里大道平行两侧的骨干路网;

六横是六条横向联系集中建设区东西两侧用地、与司岗里大道和广场路相连的六条横向主干道。

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级。规划主干路宽度在18-40m,规划次干路宽度在12-20m,规划支路在6-12m。

三、公共交通

积极发展公共交通,加密公交线路,加强公交站点对社区层面的覆盖,鼓励开行定制化公交线路,实现15分钟步行可达公交站点,加强县城南北之间的衔接、协调与延伸关系,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

根据2035年车辆预测和《城市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公交场站按保养场、停车场、首末站进行规划。

沧源县城2035年规划总人口6.1万人,根据《城市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的规定,按7.0辆/万人的标准配置公交车,规划期末沧源县城公交车辆配备应达到标准车42辆,车型以中型客车为主。公共交通方式以公共汽车为主,出租车为辅。

四、静态交通

中心城区静态交通规划采用“以配建停车为主,公共停车补充,灵活性停车场协同”的策略,在新建地块落实配建停车泊位的基础上,针对老城区现状设施规模短缺、停车设施布局不平衡的情况,补充配置公共停车场。

公共停车场类型主要包括地面停车场、地下停车场以及临时停车场三种。现状及规划停车场满足《城市停车规划规范》GB/T51149-2016中人均城市公共停车场占地规模宜控制在0.5-1.0㎡的相关要求。

五、慢行系统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方式,构建以绿色出行为主体的交通出行结构。

打造安全舒适的步行和非机动车系统。构建多级绿道网络,串联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大型人流集散地等设施。新建、改扩建道路原则上应配套路内人行道,宜配套非机动车道,最小宽度不低于2.5米;保障路内步行空间,步行道最小宽度不低于2.0米。在学校、商场、文体场(馆)、农贸市场、综合交通枢纽等大型人流集散点,因地制宜设置交通信号灯和交通安全岛。对出行各环节进行无障碍设计,打造对儿童、老年人、残障人士友好的步行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

慢行系统结合勐董河滨河建设,及西部山体景观打造,设立滨河步行道;结合老城区整治,完善提升现有步行街;未来随着城市发展,在机动车交通频繁的主要道路和交叉口上可以考虑设置人行天桥或地道,做好行人过街处理,提高道路系统的通行能力,保障行车安全。

第六节 建设高效智能的市政设施体系

一、给水工程规划

中心城区用水量。根据预测,中心城区用水量约为1.74万m³/d。

供水设施规划。勐董一二水厂进行保留扩建,日供水量从0.2万m³/日增加至0.3万m³/日。沧源三水厂,远期设计规模1.5万m³/日。规划期末中心城区供水量可达1.8万m³/日。

二、排水工程规划

排污量预测。规划预测中心城区污水量为1.56万吨/日。

排水设施规划。对现有污水处理厂进行扩建,规划远期日处理污水量为1.6万m³。规划采用“雨污分流,分区排水;污水集中处理;雨水就近分散”的规划原则。各个组团形成独立的排水系统,污水干管为枝状截流制,污水收集汇聚到主干管,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排放。县城范围内的合流制管道采取利用与改造相结合的原则,能利用的充分利用,严重损坏或容量严重不足的管道则按分流制要求加以更新改造。老城区逐步改造为截流式的合流制排水体制,新建区一律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工厂企业内部管网按雨污分流、清浊分流的要求建设。

三、电力工程规划

用电量预测。沧源自治县中心城区2035年最大负荷为56.8MW。

用地代码

用地名称

用地面积

需用系数

负荷密度

计算负荷

R

居住用地

270.88

0.4

260

28.17

A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107.7

0.6

260

16.80

B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143.21

0.7

260

26.06

M

工业用地

23.43

0.6

400

5.62

W

物流仓储用地

23.75

0.3

35

0.25

S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139.71

0.5

20

1.40

U

公用设施用地

11.93

0.6

200

1.43

G

绿地与广场用地

77.92

0.6

30

1.40

合计(同时率0.7)




56.8

电力设施规划。保留原有35kv中心变电站。扩建110kv勐董变电站。完善中心城区10kv环网接线,开环运行。其中中心城区电缆线路从不同变电所出线或从同一变电站不同母线出线形成环网。

110kV宽度控制依据电力规划规范具体确定,单杆单回水平排列或单杆多回垂直排列走廊宽度为15~25米,原则上经过城市建设区的按上限控制,经过非城市建设区的按下限控制。在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较高区域,规划建议110kV线路采用下地处理方式。

四、信息通信规划

建设多系统集成的综合性智慧控制中枢,建设沧源自治县大数据中心。

5G移动通信基站采用蜂窝状网络布局,分层化网络结构。宏基站站址的综合覆盖半径密集按照100-200米设置。

通信线路管道纳入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同步实施。

五、燃气工程规划

勐董镇门站、调压站、LPG液化石油气罐装站、L-CNG压缩天然气加气站联合建站。初步确定位于勐省农场管委会镇区北侧边缘,和平寨东北侧。用地初步预测为12亩左右,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与勐董镇LNG储存气化站进行合建。

六、环卫工程规划

垃圾量预测。规划预测中心城区日垃圾产生量为67.1吨/日。

环卫设施规划。中心城区新建小型垃圾转运站3座,分布于城区内用于日常垃圾收集处理。规划大型垃圾转运站1座,位于勐董镇北侧,设计转运规模110吨/日。中心城区垃圾填埋场扩建,处理规划由60吨/日增加至110吨/日。城市生活垃圾全部实行收集转运,近期运至填埋场进行填埋,远期运送至耿马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处理。

城区内车站、商业繁华地带、市场、体育场等人流量大的场合单独建公厕,主干道按间距不大于800米设置一所公厕;经营面积大于5000米以上的沿街大型建筑物,一律按国家二类标准,建设内外两用公厕;在新建居住区,按照设计规范设置相应的公厕和垃圾房等。城区内每平方公里公厕不少于3座。

第七节 推进安全可靠的城市韧性建设

一、综合防灾减灾体系

建立和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防灾长期投入,重视公共安全设施及生命线工程建设,增强城镇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构建“点、线、面”网络化沧源自治县中心城区综合防灾减灾体系。

“面”指的是防灾分区,将中心城区划分为三个防灾分区。

“线”指的是避难疏散通道,规划共确定了城市救灾出入口(城北出入口)、城市疏散救援干道(司岗里大道、白羊段、瑞丽至孟连沿边高速公路沧源段等)、城市疏散救援次干道。

“点”为各避难场所、应急公共设施、生命线工程及危险源。在“安全第一、就近避难、平灾结合、综合防灾、步行为主、利于救援”的原则下,本次规划共设置了29个应急避难场所。

二、防洪排涝规划

完善“洪涝共治、河库调节”的洪涝治理体系。按照沧源县城规模、县城周围水系分布及防洪标准,规划确定勐董水库和勐董河的工程等级为4级,设计洪水标准为30年一遇。防洪标准重现期取30~50年,近期防洪重现期为30年,随着规划区的发展,远期防洪重现期为50年。

三、抗震减灾规划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云南省各地抗震设防烈度表》,沧源自治县中心城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g,城市生命线系统和重要基础设施提高1个设防等级。重大建设工程和容易引发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项目要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加强先进抗震技术的应用推广。

重点防护目标:学校、医院、人员较集中的办公场所、公共场所、工厂、文物保护单位等。

四、消防规划

规划在沧源县城应设置消防站1个,保留原县城中北部的消防大队。县城消防通道与城市道路合用,当建筑物沿街道部分的长度大于150m或总长度大于220m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消防通道净宽和净空高度均不能小于4米。确有困难时,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具体的布局将根据《云南省消防专项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要求,在国土空间详细规划中进一步落实。

五、地质灾害防治

对地质灾害隐患点采取群防群测与专业监测相结合制度,同时可采取工程治理、避让搬迁、动态监测等措施,分近期和远期予以治理。

六、气象灾害防治

推进城区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提升对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的监测能力。通过实现地基、空基观测相结合,努力提高气象探测水平提升灾害性天气的探测时间、空间密度及精度,建立一个监测能力强、项目广、自动化水平高、高时空密度的综合探测系统,为进一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不断完善城区功能:科学规划并实施城市道路系统、供水排水系统、城区防洪系统、园林绿化系统、建筑物防雷系统以及户外广告设施,完善城市功能,从而减少灾害性天气对城市的影响,最大限度减少气象灾害对中心城区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降低气象灾害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第八节 强化科学合理的规划管控

一、规划分区

中心城区在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分区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至三级规划分区。中心城区内不涉及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农田保护区。

中心城区城镇发展区中:居住生活区规划面积272.69公顷、综合服务区面积104.85公顷、商业商务区面积152.06公顷、绿地休闲区面积77.92公顷、交通枢纽区面积133.82公顷、工业发展区面积23.43面积公顷、物流仓储区面积24.61公顷、公用设施集中区面积8.93公顷,特种用途区是以军事用地、文物古迹用地等为主的区域,面积32.53公顷。

中心城区中乡村发展区中:村庄建设区规划面积1.81公顷、一般农业区规划面积184.58公顷、林业发展区规划面积65.55公顷、其他建设区规划面积2.65公顷、牧业发展区规划面积0.88公顷。详见附表3 中心城区规划分区统计表。

二、建筑高度分区与管控

从城市风貌塑造和控制的角度出发,结合当前的城市发展需求与实际情况,依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划分出8个相宜的建筑高度分区。高层多为现状建筑,主要分布于司岗里大道两侧及县政府周边区域,高层多为规划建筑,主要分布于中心城区的东南侧、西北侧、北侧。

三、建筑密度分区与管控

建筑密度即规划地块内各类建筑基底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是控制地块建筑容量和环境容量及空间强度的重要指标。结合现状建设情况、未来地块开发用途,将中心城区划分出7个相宜的建筑密度分区,另外,绿地与开敞空间为建筑密度不做控制的区域。

四、开发强度分区与管控

根据城区地块高度、密度、容积率等指标综合分析,划定不同等级的开发强度分区,落实城市特色空间结构,在城镇开发边界内划定五级开发强度管控区,实施开发强度分区管控:Ⅰ级强度区(FAR≤1.0)、Ⅱ级强度区(1.0<FAR≤2.0)、Ⅲ级强度区(2.0<FAR≤2.5)、Ⅳ级强度区(2.5<FAR≤3.0)、Ⅴ级强度区(FAR>3.0)。中心城区内规划的开发强度多以Ⅰ、Ⅱ级强度区区居多,确保居住生活品质;偶有Ⅳ、Ⅴ级强度区,这些区域主要为现状已建的高层建筑。

五、四线划定与管控

(一)绿线管控

绿线范围包括中心城区内承担重要休闲游憩功能的公园、重要河流水系两岸绿带、城市道路旁绿地街头绿地及防护绿地,中心城区内划定绿线面积共计75.97公顷。

绿线范围严格实施管控,不得进行对生态环境构成破坏的活动,除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应急救援、绿化养护、文化自然遗产保护、必要的公园配套设施外,不得进行其他项目建设。确因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国家和省级重点工程以及城市重大防灾减灾项目建设工程设计需要变更和调整绿线范围,充分论证后,按法定程序进行修改。

城市绿线严格按照《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实施管控。

(二)蓝线管控

中心城区内的蓝线控制区域主要为勐董河、南北河等河流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参照2020年变更调查中地类为河流水面图斑,结合河湖控制线加以划定,蓝线面积19.17公顷,城市蓝线线严格按照《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实施管控。

(三)黄线管控

规划将中心城区重要的交通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设施等用地的控制线划定为黄线。

城市黄线严格按照《城市黄线管理办法》进行管控。对于现状和已经明确选址的城市基础设施,按照具体用地边界线划定黄线;对于规划远期无法明确黄线地理坐标的预控设施,采取点位管控,通过专项规划或下位规划确定,并反馈到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落实管控范围。因城市发展需要确需调整黄线的,应保证基础设施的系统性和服务能力不降低。

(四)紫线管控

中心城区内紫线控制线主要为芒弄团结盟誓址、芒弄佛寺、广允缅寺、沧源县11.6抗震纪念碑、勐董烈士陵园的保护范围界线。在城市紫线范围内,文物保护单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其他保护区域按《城市紫线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六、详细规划单元划定

根据中心城区城镇开发边界,结合行政边界、十五分钟生活圈、自然地理和地物边界等划定规划控制单元,落实总体规划发开发强度和社区生活圈布局,明确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等级、数量、用地规模及空间位置。中心城区规划划分3个规划控制单元。

根据规划控制单元指引,运用城市设计方法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具体地块用途和强度等做出实施性安排。建立规划指标统筹机制,实现相关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单元内动态平衡。

第九节 彰显山水城市的魅力风貌

一、总体城市设计

近年来,沧源自治县全面启动实施县城建筑风貌提升工程。通过精心设计元素,挖掘提炼出“牛头、寨桩、燕尾、鸡笼罩、木鼓、葫芦、图腾柱”等元素符号及“黄红黑蓝”色彩元素,确保“一街一景、一路一韵”。突出色彩搭配,主城区以黄色为主色调,城郊以红色为主色调,周边傣族村寨以蓝色为主色调,突出多民族地域风情。强调整体风格,充分吸纳佤族原始民居干栏式建筑风格,屋顶采用鸡笼罩双坡和四坡形式。丰富墙体装饰,墙体以淡米黄、象牙黄为主,以崖画、佤族裙边线条装饰,柱子及窗框以木纹色为基调。竭力彰显佤文化,“千城一面”的城市形象得以改变,城市建筑风貌初具特色,功能初步完善,品质有效提升。

规划结合沧源县城的地形地貌与现状建设条件,着眼司岗里大道沿线、葫芦湖等重点区域,把握沧源功能、交通、景观与沧源发展的关系,各部分既有机融合,又重点突出,共同构建沧源佤文化中心新形象。

同时,结合城区规划结构构建“一心、一轴、五组团”的特色空间结构。

一心:以葫芦湖公园为核心的城市景观生态功能核心,是沧源最重要的城市形象地标,依托葫芦湖公园打造沧源城市特色休闲公园。该区域应注重将水体景观周边营造出一定的开敞空间,鼓励沿线地块内部空间面向水域打造,注重地块内部绿化景观空间向滨水景观带的渗透,形成良好的城市滨水公共空间与各地块开敞空间良好的互动关系,严格管控葫芦湖城市景观核心的开敞形态。

一轴:由司岗里大道和勐董河滨河景观带形成的贯穿城市南北的城市发展轴,葫芦小镇、司岗里演艺中心、摸你黑广场、葫芦湖及多个度假酒店均布置街道两侧,是沧源市民的文化活动节点的连接轴,也是佤民族文化展示及旅游接待的功能轴。沿街建筑作为城市对外展示空间及风貌形象第一界面,该区域应合理引导城市沿街建筑界面的建设,科学控制单一建筑的沿街界面长度和高度,与临近道路和河道形成合理的视觉空间比例关系,减少对沿街空间环境的视觉压迫性和城市视觉廊道的遮挡性,形成的城市发展轴沿线良好的空间景观界面。

五组团:结合城市总体功能布局、路网、山水自然边界等要素,基本形成五大功能组团,包括:老城组团、仓储物流组团、城北高品质教育医疗生活组团、东部城市门户形象组团以及城南休闲度假组团。五大分区组团宜结合各自组团的功能属性,形成与特色风貌定位相匹配的城市空间形象。

二、自然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

强化城区及周边山水田园的保护与利用,鼓励以文化导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建设佤文化品牌,打造集文化体验、休闲度假、旅游集散、城市文娱、商贸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佤文化中心。

三、特色风貌引导与管控

风貌定位

围绕地域文化,结合城区山水田园风光,塑造具有浓郁佤文化特色的山水田园城市,打造神秘多元的“佤文化之都”。

风貌引导与管控

葫芦湖城市景观核:该区域位于司岗里大道中段,东部城市门户形象组团内,控制区域为葫芦湖四周市政道路围合范围。为将葫芦湖公园的水体和绿地景观周边营造出一定的开敞空间,与周边地段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确保景观在视觉上的通透性,确保公园整体景观效果,从而形成良好的城市环境。

司岗里大道(勐董河滨水走廊):控制区域为司岗里大道(勐董河)沿线,贯穿整个县城的南北向,是一条极其重要的纵向控制轴线和城市形象展示轴线。沿线建筑强调与周边山体相呼应,形成有起伏的天际线序列感,以展示现代、时尚的城市新风貌。同时应加强沿街建筑面宽长度控制。

老城历史风貌区:组团位于县城中部、司岗里大道西侧,区域内分布有广允缅寺、芒弄佛寺、嘎里缅寺三处文物古迹,是城市记忆与城市发展脉络的体现,城市最有价值的特色资源,应保留及延续老城肌理及历史空间格局,注重周边建筑风貌与文物古迹的协调,在高度上严格控制。

城南休闲度假风貌区:组团位于县城最南端,控制区域为东至东方毅酒店后村庄,南至勐董水库脚,西至葫芦小镇后山脚,北至来希路。该片区主要承载沧源重要的旅游服务职能,以休闲度假功能为主,塑造“近湖小镇”的生态旅游小镇形象。整体呈现低缓舒展的城市风貌特征,形成从城市向自然生态的逐渐过渡。

城北新区高质居住风貌区:组团位于县城西北端,该片区是沧源未来发展的重要新区,有着完备的教育及医疗资源,是沧源未来城市人口的重要承载区,风貌形象上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打造具有时代感的城北新区。

东部城市门户形象风貌区:组团位于县城东部,该片区临山靠水,田园风光优美,葫芦湖公园的开敞空间塑造了良好的景观环境,是城市景观核心,也是未来城市的重要出入口形象展示区。

仓储物流风貌区:组团位于城市最北端,目前为县城的主要出入口。该片区以物流生产和物流加工为主要功能,配套业务办公和生活服务功能。风貌上强调入口形象的塑造,并做好沿街建筑的形象塑造,引入佤文化风貌,仓储建筑简洁大气,色彩上要与周边协调统一。

第十节 体现内涵发展的城市更新

一、存量优化

(一)批而未供用地更新指引

以调整布局、提升城区建设品质为目标,根据造成批而未供用地的原因采取分类盘活的方式,加大征地拆迁实施力度、分类处置、安排临时建设用地、明确地块规划用途、优化审批手续,加大用地供给水平与供给效率。

(二)闲置用地更新指引

根据造成土地闲置的原因,采取延长动工开发期限、调整土地用途与规划条件、由政府安排临时使用、协议有偿收回、置换土地等分类更新和利用。

(三)城镇低效建设用地

以推动低效工业转型升级,盘活存量用地和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为目标,根据不同的低效工业用地类型,制定相应的用地规划指引策略。

旧住宅区更新以优化居住环境与完善配套设施为目标,采取以综合整治为主的更新方式,审慎开展拆除重建;城中村以完善配套和改善环境为目标,以综合整治为主,拆除重建为辅,积极引导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转型升级,提高城市化质量。

二、城市更新

(一)更新单元分类

更新单元分为五大类,包括:老旧社区类、设施补短板类、低效产业类、生态修复类、发展预留类。

(二)城市更新路径

老旧社区类城市更新:采用留、改、拆、整并举的方式,提升片区整体形象,补充公益性配套设施,推进零散低效城镇用地整理及再利用,按照城市公园体系建设要求增加公园等公共开敞空间,提升环境品质。

设施补短板类城市更新:更新方式以留、整为主,拆、改为辅,“见缝插针”补短板。加快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棚户区)拆迁改造和零星工业(仓储)用地功能置换或拆迁改造,优先增补公共及市政设施配套。加密道路网,见缝插绿,增加社区、口袋公园。

低效产业类城市更新:推进不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布局的低效产业用地有序退出。符合规划布局的低效产业用地采取增容技改、兼并重组、引导腾退、转型升级、协商回收等方式开展盘活。加强相邻多宗低效地块的用地整合、较小的低效用地与周边用地整合、低效用地与周边难以独立开发的零星土地整合,整体更新,有序开发。

生态修复类城市更新:对生态敏感区实施生态修复,构建完善的绿地生态系统。拆除对生态有影响的零散用地,提升城市绿廊品质和空间网络连续性。

发展预留类城市更新:以拆为主,改和整为辅,对不符合规划的村庄以及其他零星用地予以拆除重建,评估有保留改造价值的予以保留改造,注重更新建设与已建成区域的衔接和协调,按照规划以及规范标准要求配套相应设施。

第十一节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向空间管制

严格控制建设深度。地下30米以下空间,及工程水文与地质条件不适宜地下空间开发的深度,除必要的市政、安全等特殊设施建设外,禁止开发。

限制建设深度。地下10-30米空间应以政府主导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为主,需进行必要限制,加强规划和监管。

适宜开发深度。地下0-10米空间为地下空间适宜开发深度,允许一般地下空间的规模化开发。

重点管控深度。城市主、次干道红线范围及重要市政管线走廊地面以下10米为重点管控深度,该区域优先保证市政管廊、人防设施、公共连通道的布设要求。

开发重点区域选择与分类

结合沧源自治县交通站点分类与分布、城市公共中心布局、主要交通枢纽设置等因素,划定2个区域作为城市地下空间规模化、系统化开发的重点和亮点。重点地区也将是下一步开展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区域,包括:中部综合功能片区核心商务中心、北部商业区核心商业中心。

中部综合功能片区核心商业中心开发引导策略

核心区范围:西到加林路以西,东至葫芦公园,北抵广场路,南达环城南路。

开发深度引导:片区竖向开发深度以次浅层-10米为主,局部可达到浅层深度范围。

交通引导:地下一层以步行系统为主,结合地下商业街进行布局,各地块通过地下通道进行联系。同时结合商业布置相应的配套停车,应注意地下空间的人车分流。可局部地下二层,作为补充地下停车空间。

地下空间开发面积引导:片区地下空间开发面积按不小于地面建筑面积的10%进行控制。

北部商业区核心商业中心开发引导策略

核心区范围:西到白塔路,东至勐董河,北抵芒波路,南达6号路。

开发深度引导:片区竖向开发深度控制在次浅层-10米范围。

交通引导:地下以步行通道系统为主,沿北主要道路布置。地下停车空间应将各个地块进行连通,以便于资源的共享。

地下空间开发面积引导:片区地下空间开发面积按不小于地面建筑面积的10%进行控制。

第十二章 勐董镇国土空间规划

第一节 定位与目标

一、发展定位

县域政治、文化、金融、信息、服务、消费中心,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佤文化旅游的重要承载地、沿边口岸经济重镇、体育运动活跃的活力小镇。

二、规划指标

传导和落实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关于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等三项底线指标。同时坚持镇域定位导向,在空间底线、空间结构与效率、空间品质三方面建立23项规划指标。其中,空间底线指标11个,空间结构和效率指标6个,空间品质指标6个,其中4个约束性指标,19个预期性指标。

规划至2035年,镇域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12.0公顷,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184.0公顷,生态保护红线范围面积不低于8051.0公顷,用水总量不高于上级下达任务。

三、规划目标

至2025年,初步把勐董镇创建成为“三好”示范县的重要承载地。基本建成“佤文化中心”“国际知名、全国一流的健康生活目的地”“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核心组成部分。全镇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得到优化提升。“三区三线”管控全面落实。空间治理体系基本健全。城市化地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得到充分落实,生态环境大幅提升,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初见成效。全民健身、体育运动进一步得到开展。

至2035年,全面把勐董镇创建成为全国的“三好”示范县的重要承载地。全面建成“佤文化中心”、“国际知名、全国一流的健康生活目的地”以及“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基本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安全和谐、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

第二节 资源底线约束

一、“三区三线”

(一)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应划尽划、应保尽保,根据耕地分布、质量、粮食作物种植情况、土壤污染状况、种植业适宜性评价等,优先将稳定耕地、高标准农田、坝区集中连片优质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勐董镇划定耕地1813.22公顷,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209.09公顷。

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一经划定,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调整。严格落实耕地用途管制,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优先保护城市周边和坝区优质耕地,稳妥有序恢复流向其他农用地的耕地。对符合国家规定范围的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大建设项目选址确实难以避让永久基本农田的,应按法律法规和有关要求,在可以长期稳定利用耕地上落实永久基本农田补划任务。

(二)生态保护红线

将生态功能极重要、极敏感区及整合优化后的自然保护地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勐董镇划定生态保护8081.29公顷,占全镇域国土面积的3.30%。

生态保护红线一经划定,未经批准,严禁擅自调整。自然保护地边界发生调整的,依据相关批准文件,对生态保护红线做相应调整。以生态保护红线围合的空间为核心,严格控制人为活动尤其是开发建设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和扰动,整体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湿地、河流、荒地等自然生态空间,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提供优质生态产品。

(三)城镇开发边界

坚持按照节约集约、绿色发展,优先将近期明确的市级以上重大建设项目、各类依法批准的开发区等可集中进行城镇开发建设的区域,引导形成集约紧凑的城镇空间格局。勐董镇划定城镇开发边界890.38公顷,占全县城镇开发边界面积的78.36%,均为集中建设区。划定范围主要位于中心城区和永和园区片区。

二、村庄建设边界

根据《云南省“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审查要点(试行)》及《云南省村庄建设边界划定工作指引(试行)》文件要求,原则上30户以上相对集中的自然村(集中居民点)应划定完整、闭合的村庄建设边界。30户以下,小而散的村庄依据现状视具体情况划定村庄建设边界,满足新增村民宅基地建房需求,现状零星建设用地建议不划入边界,通过土地整理、宅基地置换等方式住建向村庄建设边界内集中。原则上县域内村庄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不超过现状村庄建设用地总规模的1.1倍,原则上乡(镇)村庄建设边界规模不得突破1.1倍。

表12-1 勐董镇村庄建设边界情况统计表

单位:公顷

勐董镇

行政区

现状村庄建设用地

村庄建设边界

勐董社区

36.97

40.74

芒回村民委员会

38.5

47.04

刀董村民委员会

28.6

41.84

永和社区

51.06

66.59

龙乃村民委员会

19.37

26.9

芒摆村民委员会

24.96

31.45

永冷村民委员会

26.09

35.74

帕良村民委员会

23.79

31.05

坝卡村民委员会

43.75

55.22

白塔社区

29.98

34.37

三、其他控制线

(一)工业用地红线

落实县级工业用地红线,保障园区用地需求,勐董镇划定工业用地红线87.56公顷,其中,工业用地保障13.55公顷,工业用地拓展线74.01公顷。工业用地红线内原则上仅允许工业建设活动,不得开展除本规则正面清单以外的开发利用活动。

(二)耕地后备资源和造林绿化空间

严格落实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合理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在保障大型项目用地的同时,通过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不断加大农田建设和保护力度,坚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划定耕地后备资源54.88公顷。

严格落实造林绿化空间,坚决“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湿则湿、宜荒则荒”的原则,划定造林绿化空间1574.20公顷。

(三)耕地和林地后备补充空间

严格落实耕地后备资源补充空间,确保耕地保护目标得以实现,按照“因地制宜,耕地优先”的原则,划定耕地后备资源补充空间460.86公顷,其中进出平衡补充后备面积142.97公顷,占补平衡补充后备面积293.02公顷。划定林地后备资源补充空间70.99公顷。

第三节 国土空间格局

一、农业生产空间

构建“一廊、一带、三区”的农业空间格局。

:对缅沿边农业产业走廊;充分利用境内境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强与缅甸粮食、甘蔗、橡胶、蔬菜、茶叶、水果、水产品等生产、贸易交流合作,推动原料在外、加工在内的农业合作模式,拓展境外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产规模,提升农业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推荐永和园区建设为核心。

一带:勐董河流域粮菜观光带;以国土综合整治、中低产田地改造、水利工程建设等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布局发展特色产业。以勐董河为依托,在平缓区重点布局“稻+菜”“春烟+粮”,合理开发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建设一批集生态养殖、旅游观光、休闲垂钓、餐饮服务等为一体的农业观光及休闲渔业基地。

三区:中部城郊农业发展区:依托勐董灌区,重点布局发展烤烟、水稻、水果和蔬菜等特色产业,形成特色产业示范区带动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创建田园综合体;东、西部山地农业发展区:依托芒回灌区,西部建设林业特色集群,重点发展肉牛、辣椒、蔬菜等产业。半山区重点布局甘蔗、核桃、甜龙竹、竹子、临沧坚果、中药材等林下产业,推进林下基地建设;依托勐董灌区及东丁河流域,东部重点布局有机茶叶、甘蔗、核桃、竹子林下等生态产业,积极推进产业绿色化、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市场化,全力打造绿色食品品牌。

二、生态保护空间

构建“一屏、二廊、多点”的生态空间格局。

一屏:构造以西南边境线为核心生态廊道屏障体系,防止边境有害物种入侵,发挥保障全省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作用;

构建以南滚河、勐董河重点河流流域为主的水系生态廊道;

开展南滚河、勐董河流域、边境地区生态廊道建设为重点,着力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加大区域生态修复,把南滚河流域建成生态功能完善、森林资源优质、生物多样性富集的区域,建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实践示范带。

多点以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沧源南撒省级森林公园、饮用水源地为主体的生态功能节点。

三、城乡发展空间

勐董镇镇域空间形成“一核两轴三区多节点”的空间结构。

一核:县城综合服务核心;

两轴:南北向城镇发展与经济联系轴,沿边经济贸易轴;

三区:北部与西部城乡协调发展区,生态涵养区,中部综合经济发展区;北部与西部城乡协调发展区,以村庄整治、设施配套和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城乡协调;生态涵养区,依托勐董水库、流域生态涵养和区域内公园、山体、农田实现生态维育,中部综合经济发展区以中心城区及永和口岸为主,通过功能集聚、口岸升级和旧城改造等提升综合经济实力。

多节点:以中心村组织形成的新型农村社区将镇域内芒回、永和、刀董、坝卡、帕良、永冷等作为新型农村社区进行提升,实现与县城互动,达到城乡协调和一体化发展。

勐董镇城乡发展主要进行南北向和沿边两个方向的区域衔接,向北与糯良实现一体化发展,实现经济、空间、设施等一体化建设,强化县城核心带动作用;向南加强与永和口岸联系,拓展县城旅游、贸易服务功能;沿边实现与县域西部的芒卡、班老形成沿边贸易轴带,发展沿边特色城镇,完善要素流通体系建设。大力建设勐董水库生态环境、勐董河等河流流域生态环境以及城市公园营造。

、规划分区管控

农田保护区:为永久基本农田相对集中需严格保护的区域,主要分布于地形相对平整、土壤条件好、水源灌溉充足的东部湖坝地区和西部山坝地区,划定面积1555.73公顷,占勐董镇国土面积的5.90%。农田保护区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相关管控要求,鼓励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整治,提高永久基本农田质量。

生态保护区:为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或生态敏感脆弱、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区域,即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区域。划定面积8087.28公顷,占勐董镇国土面积的30.69%。生态保护区内的土地利用按照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相关要求相应要求实行严格管控。

生态控制区:为生态保护区以外,需要予以保留原貌、强化生态保育和生态建设、限制开发建设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河流、湖泊、湿地、林地等集中分布区域、重要水源涵养区、重点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区、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区以及其他需要加强生态管控的区域,划定面积1640.13公顷,占勐董镇国土面积的6.22%。

城镇发展区:即城镇开发边界围合的范围,划定面积957.94公顷,占勐董镇国土面积的5.71%。城镇发展区内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的管理方式,合理安排规划指标和年度计划,统筹增量与存量用地,促进土地节约利用。

矿产能源发展区:将矿产资源较为集中、开发利用条件较好和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地区划定为矿产能源发展区。划定面积1505.09公顷,占勐董镇国土面积的5.71%。

乡村发展区:为农田保护区外以,为满足农业发展和农民集中生活及生产配套为主的区域,划定面积12606.99公顷,占勐董镇国土面积的47.84%。乡村发展区应以促进农业和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导向,统筹协调村庄建设、农田和生态保护。鼓励开展农业特色产业配套设施建设和村庄建设整治;严禁集中连片的城镇开发建设。

、用途结构和布局

以守住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两条底线、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为原则,按照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对国土空间利用的需求,优化调整国土用途结构。

农林用地结构优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优先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至2035年勐董镇耕地1813.22公顷。持续公益林、防护林的保护和建设,林地面积21090.7公顷;保障园地合理规模,面积控制在1004.33公顷。

建设用地结构优化:优先保障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用地,确保区域基础设施及其他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302.63公顷;严格按照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开展城镇集中建设,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711.76公顷;基本保持村庄建设用地稳定,满足乡村振兴用地需求,村庄建设用地面积不高于457.32公顷。

水域湿地与其他土地结构调整:保护重要湖泊、水库、水系、湿地等生态空间面积稳定,控制裸土地、裸岩石砾地等面积不增加,提升土地生态化水平与生态服务功能。

第四节 资源保护与利用

一、严格耕地保护管控思路

确保落实上位国土空间规划下达耕地保护目标1813.22公顷、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1209.09公顷。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带位置下达至各行政村,作为规划期内必须守住的保护红线任务。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一经划定,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调整,优先保护坝区优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严格实施用途管制。

(一)严格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

加强永久基本农田用途管制。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作物种植。永久基本农田不得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种植苗木、草皮等用于绿化装饰以及其他破坏耕作层的植物;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挖湖造景、建设绿化带,严禁新增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建设畜禽养殖设施、水产养殖设施和破坏耕作层的种植业设施。建设项目临时用地原则上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确需占用的,必须确保能够恢复原种植条件,符合土壤剥离、复垦验收等相关规定。制梁场、拌合站等项目用地不得以临时用地方式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

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占用补划。已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用途,非农建设不得通过“未批先建”形式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对符合国家规定范围的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大建设项目选址确实难以避让永久基本农田的,经依法批准,应在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基础上,按照“数量不减、质量不降、布局稳定”的原则,在可以长期稳定利用耕地上落实永久基本农田补划任务。

(二)全面落实一般耕地用途管制

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油、糖、蔬菜、烟草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在不破坏耕地耕作层且不造成耕地地类改变的前提下,可适度种植其他作物。不得在一般耕地上挖湖造景、种植草皮;不得在国家批准的生态退耕规划和计划外擅自扩大退耕还林还草还湿还湖规模;不得违规超标准在铁路、公路等用地红线外,以及河渠两侧、水库周边占用一般耕地种树建设绿化带;未经批准不得占用一般耕地实施国土绿化;未经批准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不得将通过流转获得土地经营权的一般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严格控制新增农村道路、养殖设施和破坏耕作层的种植业设施等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占用一般耕地,确需使用的,应经批准并符合相关标准。

全面实施耕地“进出平衡”。严格控制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以区域耕地保护任务为目标,对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实行年度耕地“进出平衡”。除国家安排的生态退耕、自然灾害损毁难以复耕、河湖水面自然扩大造成耕地永久淹没等特殊情况外,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的,应当通过统筹实施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整治为耕地等途径,补足同等数量、质量的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落实“进出平衡”。

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各类非农建设选址布局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确需占用的,按“先补后占”和“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要求,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责任,以县域自行平衡为主,市域和省域调剂为补充,落实补充耕地任务,由于实施国家重大建设项目造成补充耕地指标缺口的,可逐级向国务院申请国家统筹。对未纳入耕地保护目标的耕地,同等严格落实占补平衡。严格认定新增耕地数量,科学评定新增耕地质量,确保新增耕地与建设占用耕地数量相当。

二、林草湿保护思路

实施用途管制,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严格控制占用征收国家公益林;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占一补一”制度;严格控制占用森林,禁止毁林开垦,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时不得挤占林地。持续推进造林绿化、退耕还林、封山育林、补植补造、森林抚育、城市绿化等措施,提升森林综合效益,保障森林覆盖率,提升绿地覆盖水平,构建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推进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及林地、候鸟栖息地、森林公园等监测体系建设,实现沧源自治县内森林资源监测工作“一盘棋”,森林资源“一套数”,森林分布“一张图”的目标。

统筹造林绿化空间。坚持“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湿则湿、宜荒则荒”的原则,综合降雨量、海拔、坡度、土层厚度等因素,考虑石漠化等影响,统筹确定造林绿化空间和位置,确保实现森林覆盖率和林地保有量。

加强草原保护。科学推进草原退化治理修复,提高林草综合植被盖度和生物量,提升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促进草原休养生息。

加强湿地资源利用管控。严格落实总量控制与限额使用、依法占用、占补平衡、生态补偿等湿地管理制度,确保沧源自治县湿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建立湿地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立湿地生态修复机制,促进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保护利用

(一)积极推进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益

建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控制指标体系,建立水源地、水功能区监测评价体系,基本构建水资源监控体系。

(二)构建多水源安全供水格局

坚持因地制宜、大中小微并举、蓄引提调结合,以小黑江大型灌区和得然水库、糯掌水库2件水库新建为依托,以中小型水库和引提水工程为节点,完善空间分布均衡的水资源配置体系,构建“格局合理、多源互补、调控自如、保障有力”的水安全保障体系。

(三)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

加快小黑江大型灌区前期工作;新建糯掌小一型水库;拟建得然中型水库;新建东丁水库至县城供水连通工程、沧源沿边村供水工程项目;新建芒摆河河道治理工程、南滚河芒回段治理工程、沧源自治县勐董河芒蚌桥至帕良桥段治理工程3件;在建勐董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到2035年,共规划建设各类供水工程8件、防洪工程勐董水库除险加固1件。

到2035年,通过规划项目的实施,全镇水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基本消除工程性缺水瓶颈,基本消除区域性、大面积干旱。水利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水资源调度能力显著增强,水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水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基本建成“多源供水、洪涝可控、生态友好、管理高效”的综合性水生态安全保障体系。

四、矿产资源保护利用

(一)规划目标

规划到2025年,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程度逐步提高,矿产资源可持续保障能力不断加强,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矿山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基本建成绿色、安全、高效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格局,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规划到2035年,资源保障能力切实增强,资源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矿山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形成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绿色发展新格局。

(二)矿产资源配置

勐董镇仅配置普通建筑用砂石土类矿产集中开采区,近期划定沧源自治县勐董镇普通建筑用砂石土类矿产集中开采区1个。

第五节 镇村统筹

一、镇村体系

依托镇域资源条件,结合镇村发展实际,根据全镇经济和生产力布局要求,结合勐董镇在沧源自治县经济发展战略地位的变化趋势,考虑全镇镇村发展条件,综合确定勐董镇的镇村等级规模结构为:“镇区—中心村—基层村”的三级结构。

(一)第一级:勐董片区和永和片区

勐董片区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规划扩大用地规模,拓展发展空间,完善服务接待设施,有利于提升集镇功能,增强作为区域中心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形成新的镇域空间格局,从而带动全镇全面发展。

永和片区是仅次于勐董片区的次中心,主要以口岸经济为主。与集镇构成分工协作、有机联系的整体,促进人口和产业合理布局,加快区域统筹协调发展,使其成为勐董片区的经济次中心。

(二)第二级:中心村

是以区域位置和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居民点为中心,具有一定规模和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能为本村庄和附近村庄提供服务,且能对周边村组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带动和辐射作用的村庄。

(三)第三级:基层村

一般村是最基本的居民集中点,是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主要场所。

二、村庄分类引导

根据2020年沧源自治县国土变更调查数据、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数据,结合《云南省“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指南》,沧源自治县中心城区内有10行政村,其中勐董社区位于开发边界内,无需编制村规划。

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根据不同村庄的地形特征、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按照集聚发展、整治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和搬迁撤并5种类型分类引导推进乡村振兴。镇域内共确定集聚发展类行政村2个,自然村11个;城郊融合类行政村5个,自然村10个;特色保护类行政村2个,自然村25个;整治提升类行政村0个,自然村10个。具体详见下表。

表12-2 勐董镇村庄分类表

单位:个

序号

行政村名称

行政村村庄类型

自然村村庄类型

自然村名称

数量

1

芒回村民委员会

特色保护类

特色保护类

瓦厂、永格浪、永嘎涝、永格龙桑、永考、永兰、弯岗新寨、永公木、永卞、永缅、永搞

11

2

刀董村民委员会

集聚发展类

集聚发展类

羊巩、羊美、札骆

3

整治提升类

永得然、永不拉、巩顾斜、永不龙、得板

5

3

永和社区

城郊融合类

集聚发展类

大寨、洋嘎丁、上寨

3

城郊融合类

新寨、羊坝嘎、郎念

3

4

龙乃村民委员会

城郊融合类

整治提升类

永得洞

1

特色保护类

永路、永梅、永绍、永丁、永舍

5

5

芒摆村民委员会

城郊融合类

整治提升类

永顶

1

城郊融合类

永刀米

1

特色保护类

永点、永让、永公对、茶山、永得不拉

5

6

永冷村民委员会

集聚发展类

集聚发展类

下永冷、永公、永得布朗、永得本、永那赛

5

7

帕良村民委员会

特色保护类

特色保护类

永进、永龙、公良、上帕良

4

8

坝卡村民委员会

城郊融合类

整治提升类

班开一、二组、班棚新寨、班棚老寨

3

城郊融合类

坝卡一、二组、弄赛组、芒黑组

3

9

白塔社区

城郊融合类

城郊融合类

芒蚌、芒乃、芒波

3

三、产业空间布局

依托中心城区及永和口岸优势,结合景点景区,肉牛、烤烟、蔬菜、特色蜂蜜等种养殖资源,引导勐董镇形成“一核一心、一轴一带、三区”的产业空间布局。

一核:综合服务核心。以旅游、现代服务、物流、商业、贸易、教育、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尤其是重点打造“城市一厅两中心”,依托现有景点景区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全域旅游核心节点;

一心:边境贸易物流中心。以边检联检、进出口贸易、物流基地、金融结算、保税(物流、仓储、购物)、边境旅游等为主要功能;

一轴:南北向城镇发展主轴,依托规划高速路,北接糯良(机场),南接永和口岸的经济发展重点带,也是未来港岸城一体化发展的核心脉络;

一带:东西向沿边旅游经济发展带,衔接班老,芒卡,作为沧源自治县沿边经济及旅游发展的一环;

三区:中部综合经济发展区。以中心城区为主,核心打造城市门户形象、休闲度假、教育医疗设施配套、仓储物流等功能,通过工业园区转型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南部依托永和口岸展开边境贸易活动。

西部中部城乡协调发展区。以村庄整治、设施配套和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城乡协调,乡村振兴。后期形成肉牛万头镇、勐董坝区烤烟等重点产业集群。

第六节 支撑体系

一、交通设施

(一)对外交通体系规划

突出勐董镇作为沧源自治县与缅甸、普洱等区域重要城市连接的重要枢纽,落实清水河至沧源高速、瑞丽至孟连段高速高速等区域重要交通廊道、高速互通、高速出入口及服务区建设。同时,加快推进国省道升级改造,开工建设国道G219线云南耿马(班幸)至沧源(南撒)段改扩建工程,提升县城周边干线通道公路等级。

完成佤山机场改扩建,打造为旅游机场。长远谋划口岸机场申报工作,争取开辟更多直飞国内主要城市的航线航班,全面提升机场的窗口桥梁功能。

加快清水河至沧源铁路、沧源至双江铁路等重要区域铁路线路选线论证,和远期规划建设沧源至澜沧—普洱至孟连铁路前期研究论证。

落实坝卡村公路、白塔社区公路、刀董村公路、龙乃村公路、永不外至刀里公路、永高至芒歪公路等17条县级公路网布局,完善国道、省道、县乡道、村道级配和结构合理的道路网体系,提高道路的通达性。全面推进农村公路网建设,道路通达性,加强路面修缮及管理,对农村公路进行及时养护。加强与缅甸内陆交通互联互通,实现较高服务水平的交通运输网络,为永和工业园区境外道路畅通提供有力保障。

(二)城乡公共交通枢纽规划

落实公交优先政策,镇域内计划实施71个智慧公交站牌,形成覆盖全域的公共交通网络,推进沧源汽车客运站搬迁建设,提升公共交通整体服务水平,实现城乡一体化。

二、公共服务设施

(一)教育设施

整合教育设施和资源,实行迁校并点,小学教育阶段原则上实现1所完小/村委会,分别具备6个班的办学能力。幼儿园教育阶段原则上实现1所幼儿园/村委会。对教学和配套用房进行整体排危。

组织农村扫盲工作的持续开展,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适用农业科技推广教育,形成中学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基地。

(二)医疗设施

规划扩大卫生院规模,更新设施,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达到房屋、人员、设备、技术、管理五配套。

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强卫生所的建设,构成镇区——中心村——基层村的防疫保健网。在各基层村设置医疗室。

(三)文体事业

规划在镇区增强文体事业建设,加强基层村广播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建设,着力改造全乡电视数字工程网络改造,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100%。

(四)科技事业

加快建立规模化、景观化、现代化的具有多重复合功能的高效种植业,大力普及和推广:优质高效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设施农业和工厂化综合配套技术、畜禽种质改良与高效利用技术、优质饲料和新型安全性饲料添加剂开发技术、绿色畜禽产品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畜禽疫病诊断与防治技术等;依靠科技兴农,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科技化发展,努力向农业现代化迈进。

(五)商业金融设施

近期完善集贸市场配套设施,完善干路沿线的商业服务设施。

三、市政基础设施

(一)供水设施保障

规划扩建3座水厂,规模分别为1000m³/d(勐董一水厂)、2000m³/d(勐董二水厂),15000m³/d(沧源三水厂)、新建管道53.459km,其中,输水管道3.872km,配水干支管33.347km,村内配水管道16.240km。

(二)排水设施强化

勐董、白塔、永和3个社区污水采用雨污分流,污水经沧源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龙乃、芒摆、永冷、帕良、坝卡、刀董、芒回7个村民委员会污水远期实现雨污分流。集中自然村采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分散自然村视情况采用氧化塘及化粪池分区分散处理。

(三)电力设施优化

近期完成永和20MV光伏电站,增加电源装机容量。启动110KV工业园区输变电工程。完成35kV勐董中心变10kVIII环线T芒回支线改造工程。

(四)能源设施完善

于勐董镇区北侧边缘建设一集门站、调压站、LPG液化石油气罐装站、L-CNG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功能的联合站,以满足勐董镇燃气使用需求。结合现状勐董镇LNG储存气化站以及3个液化石油气供应点对中心城区燃气使用需求进行完善。

(五)环卫设施提升

扩建勐董镇北侧原有垃圾转运站,规划转运规模110吨/日。现有垃圾填埋场扩建,处理规划由60吨/日增加至110吨/日。龙乃、芒摆、永冷、帕良、坝卡、刀董、芒回7个村民委员会设置微型垃圾转运站将垃圾运送至沧源垃圾填埋场。勐董镇垃圾近期运至填埋场进行填埋,远期运送至耿马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处理,生活垃圾100%实行收集转运。

第七节 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

一、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

(一)森林生态修复

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对纳入保护重点区域的天然林,除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等维护天然林生态系统健康的必要措施外,严禁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实行天然林和公益林统一管护,构建全方位、多角度、全天候的管护网络。

规划期内,勐董镇计划实施1个森林质量提升项目,面积为4300.73公顷。依托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精准提升森林生态质量、增强生态功能。

(二)水环境和水生态修复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科学统筹生态修复与有效利用,科学合理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以自然修复为主,结合人工修复,因地制宜采取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乔则乔、宜灌则灌等修复模式,规划实施勐董河水生态保护治理修复等措施,通过对河道采取疏浚河道,保证下游输水的安全、畅通,稳定河势,减少河岸坍塌,加大河道行洪能力,提高河道沿岸防洪保障能力;减少河道污染,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净化水质、增加生态多样性等生态修复功能,规划水环境和水生态修复项目1个,修复规模83.58公顷。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

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完善保护地体系,扩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加强自然保护区内珍惜生物资源的管理保护,完善自然保护区建设体系。规划南撒省级森林自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项目及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项目共2个,修复规模4440.58公顷。

(四)水土流失治理

重点治理对象为存在水土流失的水蚀山坡地、河湖边岸、风蚀水蚀交错区的沿江边滩、裸露土地以及城市水土流失等。

规划通过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和耕作措施对水土流失进行治理,规划修复项目1个,修复面积1244.92公顷,主要为勐董河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

二、国土综合整治

(一)农用地综合整治

按照“形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要求,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畦垄规格化整治,加强田间灌排设施、机耕道路及桥涵、积肥设施、农田林网等设施,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

规划期内计划实施补充耕地、提质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共7个,项目安排在规划近期2021-2025年、中期2026-2030年和远期2031-2035年分阶段开展实施。预计补充耕地214.21公顷,建成高标准农田1235.78公顷,高标准农田提升改造39.29公顷。

(二)农村建设用地整治

坚持尊重民意、合理布局、保护环境的原则,借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积极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合理安排农民生产、生活和产业用地,有序推进闲置低效土地整理,适时整治归并空心村,重点发展中心村,集中建设新社区,支持保护特色村。到2035年,整理农村建设用地7.14公顷,主要分布在坝卡村、刀董村、和平村、回珠村、龙乃村、满坎村、芒摆村、芒回村、芒阳村、勐董社区、勐省村、农克村、帕良村、下班奈村、永和社区、永冷村、永让村共计17个村。

(三)城镇低效用地整理

将现有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闲置未利用土地和利用不充分、不合理、产出低的土地,以及废弃交通水利等建设用地,即具有开发利用潜力和价值的现有建设用地,通过行政、经济、工程技术等手段,改变其功能形态,提高其价值和效益,规划通过整合城镇低效利用土地、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与水平。

三、矿山生态修复

(一)矿山生态修复目标

规划8个矿山环境整治修复项目,主要分布勐董社区、龙乃村、芒摆村、永冷村、帕良村和白塔社区,面积为44.89公顷。

(二)矿山生态修复措施

根据不同流域、不同矿种、不同开采方式以及破坏程度、环境影响的差异,“一矿一策”分类处置,综合治理。根据生态、农业和城镇三大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内主导功能和管控要求的差异,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推进生态空间内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和景观营造,结合自然恢复及人工引导方式,优先对生态保护红线内废弃矿山进行修复,恢复其原有生态功能,提高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续性。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内,除发生不可逆的生态破坏外,采取封禁的自然修复方式;其余自然保护地及生态保护红线,以自然恢复为主,对于确需进行人工修复的区域,严格评估后开展修复,防止生态修复工程对生态系统产生进一步的干扰。

有条件复垦为耕地的废弃矿山,优先实施土地整理和复垦,充分挖掘补充耕地后备潜力,保障耕地数量、质量及功能。

综合治理城镇空间内废弃矿山,消灾除隐、平整土地。结合区域发展定位,对城镇开发边界内的废弃矿山,按照“谁使用、谁治理”的原则,积极引入市场化主体,推进工矿用地腾退改造,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探索矿山转型利用的新模式。

第十三章 高效治理、分级管控,加强规划传导与保障

第一节 规划空间传导

一、规划传导机制

构建“两级(县-镇、乡)三类(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一基础底数和用地分类,统一规划基期和规划期限,统一规划目标和核心指标。落实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传导和管控要求,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向发挥对下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管控引导作用;横向发挥对各类专项规划的指导和约束作用。

二、乡镇规划指引

以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各乡(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需求,加强规划实施传导。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依据本规划编制,不得突破本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资源底线和空间管控要求等强制性内容,细化落实本规划确定的主体功能定位、目标战略、总体格局、发展布局。简化非空间性要素的内容,强化“定量化、坐标化、可监管、可传导”。充分应用大数据分析、大数据规划等数字化手段对规划支撑作用,确保规划约束指标等内容精准传导落位,提升规划编制和成果表达信息化、现代化水平。

三、详细规划指引

详细规划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城乡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的法定依据。详细规划包括城镇开发边界内详细规划、城镇开发边界外村庄规划及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等类型。

在城镇开发边界内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并作为指导城镇建设的法定依据,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相关要求开展编制工作。落实总体规划开发强度要求和社区生活圈布局,落实基础教育设施、医疗设施、养老设施、文化设施、体育设施、交通设施、市政设施、城市安全设施、绿地等用地规模、建筑规模、数量、等级和空间位置等。

在城镇开发边界外开展“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以单个或多个行政区为单元、组织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作为详细规划。落实上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确定的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因地制宜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地质灾害和洪涝灾害风险控制线等管控边界。划定村庄建设边界,明确建筑高度等空间形态管控要求,保护历史文化和乡村风貌。将上位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指标细化落实到地块,确保图、数、实地相一致。

四、专项规划指引

为体现特定功能,对国土空间利用和保护做出的专门安排,由沧源自治县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专项规划。重点推进生态修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自然保护地保护、历史文化保护、道路交通、城市设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领域的专项规划。专项规划在编制和审查过程中应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不得违背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经依法批准后纳入县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叠加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第二节 近期行动计划及重点建设项目

一、近期行动计划

以重大工程和重点建设项目为抓手,民生优先、平台优先,充分衔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等相关规划,对重大平台及纳入省、市及县级项目库的重点项目予以国土空间资源保障和政策支持,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合理编制年度实施计划及各类专项行动计划,保证规划的落地实施。对县域、中心城区近期实施的重大项目布局和时序作出统筹安排,制定行动计划,提出实施保障措施。梳理明确近期项目清单和用地控制规模,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具体项目详见重点建设项目安排表。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加快2012个县级及以上重点项目建设实施,其中国家级项目5个,省级项目79个,市级项目23个,县级项目1905个。建设性质方面,新建项目887个,改扩建项目1125个。项目类型方面,交通项目1021个、水利项目190个、能源项目33个、环保项目70个、民生项目190个、旅游项目126个、产业项目186个、电力项目25个、生态项目13个、通讯项目4个、其他项目154个。

、推进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

推进实施国土综合整治、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矿山生态修复重大工程实施。规划期内,实施农用地整治重大工程33个、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重大工程4个、城镇低效用地整治重大工程3个;森林生态修复重大工程4个、水环境和水生态修复重大工程4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重大工程2个、石漠化治理重大工程1个、水土流失重大工程20个;矿山生态修复重大工程21个。

第三节 实施保障与措施

以实现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加强县级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管控,完善法规制度体系,制定配套政策,建立规划传导和管控体系,深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建设国土空间“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有效保障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

一、完善空间规划管理制度

按照“规委统筹、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管理制度,完善规委会全体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审议国土空间规划。完善规委会办公室主任办公会议制度,研究国土空间规划、建设、管理的重要问题。完善规委会联络员会议制度,通报重要情况,研究协调有关问题。发挥规委会统筹协调作用,建立并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规划执行中遇有重大事项,及时向县委、县政府请示报告。

二、建立规划实施动态监测评估预警制度

依托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按照“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要求,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对规划中确定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估,定期对社会公布规划评估情况,年度体检结果作为下一年度实施计划编制的重要依据,五年评估结果作为近期建设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建立规划动态维护机制,采取完善规划实施机制、优化调整近期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等方式,确保规划确定的各项内容得到落实,并对规划实施工作进行反馈和修正。

三、建立健全规划实施考核督察制度

全面落实党政同责,制定责任制考核细则,依托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管系统,完善规划督察员制度,强化对规划全过程信息化监管,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对规划实施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各级政府、各部门及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将国土空间规划执行情况纳入自然资源执法督察内容,以关口前移、重在预防为目标,明确各级执法职责,强化基层执法队伍建设,综合运用卫片等信息化手段,强化执法督查。健全问责机制,对违反规划和落实规划不力、造成严重损失或者重大影响的,一经发现,坚决严肃查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四、创新规划实施配套政策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出台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管理办法、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耕地保护、节约集约利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留白等支撑政策,形成以法律为基础、制度为保障、政策为支撑的国土空间规划法规政策体系。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节约集约用地状况等,科学编制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探索建立县级用地计划结构优化管理制度。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分区和用途,制定不同空间、不同用途的转换规则,明确转换方向、条件和管理要求等,建立健全全域、全要素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在城镇开发边界内的建设,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的管制方式。在城镇开发边界外的建设,按照主导用途分区,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和“约束指标+分区准入”的管制方式。对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重要水源地、文物等实行特殊保护制度。

五、构建公众参与和多方协同长效机制

建立城市发展重大问题和重大项目规划咨询机制,引导公众和各领域专家在规划编制、决策和实施中发挥作用,使规划更好地反映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心。

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坚持开门编规划,建立全流程、多渠道的公众参与和社会协同机制。在规划编制阶段,广泛调研社会各界意见和需求,深入了解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充分调动和整合各方力量,鼓励各类相关机构参与规划编制;健全专家咨询机制,组建包括各相关领域专家的综合性咨询团队;完善部门协作机制,共同推进规划编制工作。在方案论证阶段,要形成通俗易懂可视化的中间成果,充分征求有关部门、社会各界意见。规划获批后,应在符合国家保密管理和地图管理等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及时公开,并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第四节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以全国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为基础,整合各类空间关联现状数据和信息,接入临沧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形成坐标一致、边界吻合、上下贯通、覆盖全域、动态更新、权威统一的县域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各类空间规划形成县级总规数据库,作为县级总规的成果组成部分同步上报。基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为城市体检评估和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奠定基础。相关规划必须在“一张图”上统筹协调,实现衔接统一,推进基础信息平台共建共享。

基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探索建立城市信息模型(CIM)和城市时空感知系统,促进智慧规划和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国土空间精治、共治、法治水平。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