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长者模式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政策文件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文明沧源 | 沧源:多举措提质增效 提升城市形象


来源:沧源融媒  作者:赵淑芳  李新翠  时间:2023-10-30  点击率:打印 】【 关闭

沧源自治县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强化主人翁意识,主动作为,精准施策,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以“舆”为导,营造浓厚氛围。

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联动、线上线下和“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利用春节、元宵、“3.5”学雷锋纪念日、清明、端午、七夕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知识问答、猜谜等方式,进一步普及文明城市创建知识。坚持县、乡、村一体化推动,强化业务学习培训,先后14次邀请省、市专家为创建工作把脉问诊。以“机关单位+网格责任区(行政村)”,发挥干部职工、网格员作用,以户为单位,全面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建筑工地围挡等,投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公益广告,进一步强化干部群众对文明城市创建内涵及意义的理解和支持。印发《沧源佤族自治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媒体宣传工作方案》,在沧源融媒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开设专栏,通过图文公益广告、动态消息、短视频等,持续加大媒体宣传力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让“城市文明”在创建“文明城市”中扎根。

以“网”为翼,加强城市管理。

以基层党组织体系网和社会治理体系网“两网融合”为抓手,健全完善“乡(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村居民小组党支部—村居民聚居点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和网格体系,设置五级网格10117个,选聘网格长(员)10117名,其中党员4184名。发挥指挥中心调度、乡(镇)综治中心协调联动作用,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绷紧安全生产防线,采取部门联合开展或自行组织开展的方式,加强对薄弱环节、事故易发高发领域、重点点位隐患排查,确保人身安全和社会稳定。依托普法强基补短板、“美丽乡村行”巡回宣传、“一盔一带”,组织警力和党政机关干部深入乡村、学校、企业、单位、社区、商场开展普法宣传,不断提升全民学法懂法守法意识。

今年来,开展“七进”宣传教育684场次,发放宣传资料80000余份,粘贴海报1350余份,受教育人数达103000余人次。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市容环境突出问题,持续加强对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乱贴乱画等问题整治,签订“门前五包”责任书2088份,督促主次干道个体经营户共同维护良好的生活环境。

以“民”为本,共建美丽家园。

围绕“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有一种温度叫临沧,有一种幸福在沧源”,坚持全域旅游思维,持续巩固提升美丽县城创建成果,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镇创建和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统筹推进健康县城、美丽县城、文明县城、智慧县城、幸福县城建设。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净化,不断提升城市品位;深入实施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积极打造以绿美校园、绿美公路、绿美景区、绿美村庄、绿美单位、绿美河湖为内容的一批绿美示范点,有序推进“秘境沧源”建设。累计完成绿化面积126976平方米,累计植树58131棵,新增(提质)小花园57个,小菜园2612个,小果园119个,累计投资3845.7万元。持续推动农村“两污”治理,重点抓好小黑江、南滚河、南汀河流域和勐董河、拉勐河保护发展,持续打好河湖保护治理攻坚战。扎实开展“强国复兴有我 我为群众办实事”“学回信见行动”实践活动,大力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以“绣花”功夫规划好、建设好和管理好城乡,促进一体化发展。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