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服务事项 |
具体内容 |
服务对象 |
1 |
宣传社会保险政策,养老保险提质增效。 |
一是通过“一对一”“面对面”政策讲解宣传;二是通过云南人社手机APP、微信公众号、QQ群等进行宣传。截至8月31日,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29530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20410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09120人;工伤保险参保19269人;参加失业保险8274人。 |
机关事业、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城乡居民、灵活就业人员 |
2 |
开展“康乃馨”行动,社保服务进家门,权益落实到个人。 |
一是优化养老保险结构,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二是上门服务,做好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确认,确保社保基金安全。 |
机关事业、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城乡居民、灵活就业人员 |
3 |
新业态行业人员纳入工伤保险。 |
进企业宣传,把“快递小哥”纳入工伤保险。 |
企业职工 |
4 |
按时足额发放社会保险待遇。 |
及时落实各项社会保险待遇调整政策,确保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各项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
机关事业、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城乡居民、灵活就业人员 |
5 |
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 |
一是根据各事业单位工作需要及编制空缺情况,积极向市级人社部门申报招聘计划。二是按照《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办法》,组织做好有关招聘工作。 |
机关事业、高校毕业生 |
6 |
落实“贷免扶补”和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创业工作 |
积极宣传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推动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和退役军人等本土人才立足本土就业创业,全面激发返乡人员创业热情,着力解决我县乡村振兴人才短板。加强与工会、妇联、团县委、工商联、信用社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完成“贷免扶补”和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创业工作。截至8月31日,完成创业贷款发放213人,发放贷款金额4754万元,带动就业586人。其中“贷免扶补”创业贷款202人,发放贷款金额4543万元,发放个人创业担保贷款9人,发放贷款金额211万元。 |
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和退役军人等群体 |
7 |
鼓励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
不断加大高校毕业生回乡创业就业相关政策的宣传,鼓励本地高校毕业生回乡创业就业。对自主创业的毕业生,精准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服务,按规定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创业补贴、场地支持等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可申请最高额度不超过20万元的个人“贷免扶补”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对毕业3年内(含毕业学年)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每年进行优秀创业者评选,并对评选的优秀创业者给予每人最高不超过3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截至8月31日,已有3名高校毕业生申报一次性创业补贴;申报材料已经通过县级初审,待市级复审通过后给予创业者每人不超过3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 |
高校毕业生 |
8 |
鼓励脱贫人口自主创业 |
帮助和鼓励有条件的脱贫人口自主创业,并按规定牵头协调落实税费减免、场地安排、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和创业培训等政策支持。对有创业意愿的脱贫劳动力同等享受当地创业扶贫政策,优先给予“贷免扶补”创业贷款支持,经营状况良好的,可给予最高不超过10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截至8月31日,已完成对4名务工返乡首次创业,稳定经营1年以上的创业实体考察工作,审核通过后给予每人不超过10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补贴金额40000元,政策执行至2025年底。 |
脱贫人口 |
9 |
做好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工作 |
规范就业困难人员的认定和管理,做好跟踪服务及就业创业证办理工作,及时掌握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失业变动情况,加强就业援助力度。截至8月31日,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830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950人的93.85%;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43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90人的158.89%;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126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50人的84%;城镇登记失业率3.36%。 |
就业困难人员 |
10 |
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 |
认真落实政策性降费失业保险金,减少企业压力,做好失业人员的托底保障工作。及时发现领取失业金人员再就业状态,确保基金安全运行。 |
领取社会保险待遇人员 |
11 |
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
抓实农村脱贫劳动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企业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农村群众技能技术培训力度,大力开展职业化证书式新型农民培训。截至8月31日,职业技能培训人数78人,其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人数78人;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人数78人,其中: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人数78人。 |
广大群众、企业职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