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23年汛期将至,为确保有效防范汛期各类地质灾害风险,县自然资源局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于3月1日起开展全县地质灾害防治“汛前排查”工作,切实将隐患发现在汛前、摸清在汛前、防范在汛前。

明确排查范围,紧盯关键环节
全县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共210个,点多且分布散乱,为有效提高排查效率,结合实际情况,一是分区域排查隐患点动态变化情况,对新增隐患点进行实地踏勘。二是重点排查地质灾害高发易发区和危险区内的学校、医院、集镇等人口密集区,切坡临坡建房、沟口建房等容易形成地质灾害隐患区域,重要交通干线、山区公路沿线、在建工程和工程设施场区、矿区、库区和河岸沿线、旅游景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等重点区域,做到排查无死角、隐患无盲区。
结合人防技防,织密防治网络
会同监测员、村组相关负责人等进行实地排查,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站技术人员现场讲解隐患识别、预判、监测设备管护及发生临灾迹象如何组织人员转移、上报等相关知识,提高监测人员责任感及业务水平;2023年计划安装17台监测预警设备,借助科技赋能,持续扩大技防范围,不断提升技防准确性。
加强工程治理,铸牢防灾屏障

自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以来,全县共建设31个治理工程,排查组深入各在建工程施工现场,与施工方、监理方、村组相关人员交流探讨,督促施工方在保质量、保安全的基础上,抢抓施工黄金期,技术指导站技术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现场检测。通过工程治理,地质灾害隐患将有效消除,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本次“汛前排查”为做好我县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夯实了基础,下一步,县自然资源局将继续开展“汛中巡查”“汛后核查”等相关工作,切实抓好各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实,铸牢防灾减灾救灾的安全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