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范化解社会治安风险,县医疗保障局坚持以问题导向、改革引领、政策保障为目标,结合职能职责,围绕“一推四强化”全力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突击违法犯罪打击治理,严厉打击欺诈骗保整治方方面面的工作,确保医保基金安全运行,保障基金可持续发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积极推进信息“智慧医保”智能化。(1)优化工作流程,抓实激活医保电子凭证激活应用工作。截至目前医保电子凭证激活率达90.49%,全市排名第一,“双通道”和移动支付工作取得零的突破,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2)积极推进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截至目前,我县共有16家定点医院、34家药店实现跨省异地门诊直接结算。已审批异地备案信息94人,享受异地就诊结算6944人次,发生医疗总费用1255.29万元,医保基金统筹支付782.49万元,个人账户支付90.146万元;跨省异地住院就医213人次,现场直接结算114人次,直接结算率 53.52%。发生医疗总费用38.63万元,统筹基金支付 24.58 万元。
二是强化基金监管,严厉打击欺诈骗保。面向社会公开选聘医保基金社会监督员11人。积极参与开展医保基金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对全县定点医药机构开展常态化检查。截至目前,责令3家定点医疗机构退回违规使用的医保基金,并要求退回资金136.19万元。深入全县两定机构开展检查59家(其中:医疗机构17家,药店42家),实地了解执行医保政策过程中、药品集采、系统管理使用等方面存在问题,做到基金安全风险防范在前、预警在前、提醒在前,有效确保医保基金安全。
三是强化部门联动,实现信息共享。(1)强化部门间协调联动。建立部门医疗保障基金监管联动工作机制。整合资源,集中执法力量,每年开展2次以上联合专项检查,特别是对国家和省、市移交的医疗保障问题线索集中力量、集中时间深挖细查,确保查处到位。在严格落实回避制度的同时,派强派齐专业工作力量参与检查;要联合筛查疑点数据,相互沟通案件办理意见,做好调查询问笔录,精准固定检查证据,确保检查成效。(2)对于案情重大、复杂和社会影响较大的违法违规使用医疗保障基金和骗取医疗保障基金案件,建立专案会商机制,研究处理意见,明确处理路径和程序,确保涉及的行政处罚同步进行,提升综合监管效能,形成有效震慑力。对于日常办案过程中的难点和争议问题,通过日常工作会议、专案会商、随机抽选临床专家评议等渠道,及时进行沟通协商解决。(3)强化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管信用积分管理,及时互通受到行政处罚的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医师人员信息,对信用较差、信用异常的定点医疗机构和医保医师实施联合惩戒。加强行业监管和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管等信息通报,通过工作简报、网络专送等形式,及时交换监管信息,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信息共享和线索互通。
四是强化业务培训,实现专业化。结合“三会一课”、党日活动、党员大会讲党课等把业务知识融入党建工作。特殊采取干部夜校培训、读书会、学习会、一线业务评比等业务培训方式,不断提升干部综合业务素质。激励职工“创先争优、比学赶超”,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能意识,明确服务窗口事项办结率达100%。
五是强化政策宣传,实现亲民化。积极开展医保政策进机关、进乡镇、进企业、进乡村、进医院、进家庭“六进”参保宣传活动,共发放政策宣传折页2.4万张,推送政策知识短信6万余条,主动借助县级融媒体、政府门户网站、广播电视及手机等多种渠道进行正面宣传报道,制作医保政策宣传小视频,通过微信等平台转发,多渠道推送医保政策。实现医保政策贴近群众、服务民生,为广大参保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保经办服务,进一步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