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岩帅镇岩丙村坚持“一切工作党建引领、一切困难党建破题”的思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全力打造美丽宜居新农村,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获得感。
党建+基层组织,促强党组织。近年来,岩帅镇岩丙村始终坚持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的决策部署。按照“便于党群学习、便于党群活动、便于党群议事”的思路,把全村3个党支部进行了提质增效,按照“组织建设、队伍建设、活动建设、制度建设、保障建设”标准进行打造,建成集中学习、党内活动、村民议事、便民服务和群众文化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先后建立完善了网格化服务制度、全能岗服务制度、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等,党组织书记带头“守规矩”,确保党群服务中心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针对群众不同需求常态化开展“上门服务”,切实实现“服务零距离”。
党建+产业调整,促进产业兴旺。依托“党组织+合作社+企业+农民”的发展模式,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持续壮大茶叶、养殖业、蜜蜂养殖、劳务经济等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坚决扛起保障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全面完成水稻种植任务744亩,玉米2009亩。二是持续巩固茶产业,采取“党组织+合作社+企业+农民”的发展模式,确保全村12000亩茶产业提质增效。三是持续扩大养殖业,引进肉牛养殖50头,全面完成种植巨菌草种植90亩任务。四是持续推进蜜蜂养殖业,采取“党支部+致富带头+农户”发展模式,新增养殖蜜蜂90箱。五是依托村党组织,搭建“党支部+劳务经纪人+群众务工”的资源共享平台,加大劳务经纪人培养,通过支部联系劳务经纪人,有针对性的提供用工信息,有组织地进行劳务输转,实现务工人员与用工岗位的精准对接,目前已输转劳动力152人。
党建+共建共享,促进社会治理。坚持党建引领,将社会治理纳入全村重点工作任务中。持续完善“网格化治理+社会治理”两网融合推进基层治理新模式。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努力把问题解决在村组,化解在萌芽。全村共有网格员40名,其中:二级网格员1名、三级网格员12名、四级网格员27名,各级网格员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进一步显现;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完善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持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纵深推进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等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严防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完善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一约四会”制度,倡导移风易俗、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为推进乡村治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党建+乡村风貌,促提升人居环境。以开展“绿美沧源”建设为契机,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等重点工作。按照“规划引领、试点先行、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思路,成立专班工作组,通过走访宣传动员,摸清了底数,掌握了意愿、提振了信心。2023年全村新建厕所35户;组织全村开展“绿美村庄”建设,共完成绿化面积508平方米、新建花盆154盆、新增绿植77平方米,投入劳力136人,资金1.2万元。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严格落实“周检查、月评比、季考核”长效机制,定期开展环境卫生督查评比,农村人居环境面貌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