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全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实效,全力做好辖区道路交通秩序管理,沧源佤族自治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立足实际,结合创文工作要求,细化工作措施,压实工作责任,全面开展文明城市交通秩序整治行动,全力维护安全文明的道路交通出行环境,不断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一、同频共振,波次推进,优化宣传发动。交警大队始终把引导群众树立文明交通理念以及交通法治理念作为治理不文明交通陋习的重要措施,坚持抓好道路交通安全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充分依托普法强基补短板、“美丽乡村行”巡回宣传、“一盔一带”、“一老一小”等宣传工作,每月组织警力深入学校、企业、单位、社区、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全面提高辖区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出行意识。今年以来,共开展“七进”宣传教育285场次,发放宣传资料74400余份,粘贴海报1350余份,受教育人数达75000余人次。

二、周密组织,科学布阵,创新劝导勤务。交警大队结合“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针对电动自行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违法行为的规律和特点,紧盯辖区重点路口和路段,组织警力开展文明劝导工作,重点对电动自行车、非机动车逆向行驶、违法载人、不戴头盔及行人闯红灯、随意横穿马路、翻越护栏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查纠,坚决做到发现一起、纠正一起、教育一起、处罚一起,狠抓文明交通意识提升,切实管出秩序、管出文明。今年以来,共出动警力8000余人,警车500余辆,查纠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7366起、不系安全带11275起、不按规定停车1226起、非机动车相关违法2495起。
三、志愿服务,示范引领,带出良好风尚。交警大队采取组织交通违法当事人、文明交通志愿者加入到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积极对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行人横穿马路、非机动车违法载人及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不文明交通行为进行劝导,使违法当事人及志愿者在纠正交通违法和不文明交通陋习的同时,也充分认识到了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的严重危害和文明参与交通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群众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行动自觉,充分营造了全民“遵纪守法 文明礼让”的良好交通安全氛围。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交通安全劝导志愿服务活动32场次,发动志愿者及违法当事人2560余人次,劝导各类不文明交通违法行为3720余次,受教育人数3720余人。

四、紧扣重点,精准打击,亮剑严重违法。交警大队充分利用路面执勤岗位“守点、巡线、控面”作用,采取路面巡逻管控和电子抓拍相结合的方式,严格执行高峰和平峰错时管控相结合的勤务模式,紧盯主次干道、集贸市场、医院、学校、交通路口等违法突出的重点路段和区域,严厉整治违法停车、占用应急车道、逆向行驶、多人骑行共享电动自行车、不佩戴安全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停车秩序,及时消除各类潜在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全力保障辖区道路的安全畅通。今年以来,共查获各类交通违法行为6112起(无证驾驶191起、饮酒驾驶82起、醉酒驾驶16起,其他各类违法行为5823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