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沧源自治县班老乡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探索临沧坚果提质增效“班老经验”,推进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找准兴业富民有力支点和促农持续稳定增收新路径。

强化党建引领,突出比较优势。把党建引领作为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发展的“第一抓手”和“红色引擎”,依托《临沧坚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精准定位以打造上班老村1200亩临沧坚果产业核心示范区为轴,重点布局上下班老2个千亩连片坚果庄园,有效延伸30个抵边自然村全面提质增效形成坚果产业示范带,按“一轴两园一带”的总体思路来推动临沧坚果产业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积极引进临沧云澳达、双江丝路荟等龙头企业,开展“双进驻”深度合作,改变“单打独斗”局面,依靠龙头企业,以“保底收益+市场价格”达到稳增收目的。同时,支部统筹企业按标准流程为农户提供种植管护、品种改良、产业配套等“定制式”技能培训,引导农户与企业签订收储订单,确保“坚果未下树,订单先上门”,给农户吃下“定心丸”。依托送培上门、送教下乡等“多元化”技能培训,用活室内教学和田间地头“两个微课堂”,以“头雁效应”带动“群雁齐飞”,组织开展坚果管护技术培训27期,扶持种植大户64户,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587人,打造百亩集中连片规模化绿色标准种植基地10个,建立村组坚果技术人才库1个,构建出辖区临沧坚果提质增效最坚实的有效支撑力量。


强化目标导向,高效统筹推进。通过打包整合中央、省级衔接资金,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等项目9个,总投资1851万元,杜绝按村“撒胡椒面”的做法,重点在上下班老实施基础设施配套、坚果品种改良、标准基地建设,成功打造坚果产业示范基地4000余亩,2024年预计单棵产量9.2公斤,亩产230公斤,增幅达29.58%。通过制作树身份信息牌,绘好优良品种分布、综合效益测算、管护责任包保“一牌三图”,让农户能直观算清过去、现在、将来“三笔账”,有序理清技术闭环、产业叠加、提质需求“三件事”,真正激发群众自主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推行“六统一”模式,把牢产业发展“话语权”,发挥好公司辐射带动作用,把分散资源和零散市场打包整合,打好土地租赁、就近务工、利润分红、技术变现叠加的增收“组合拳”,将公司、合作社和农户联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生产联营、市场联动、效益联赢、风险联控。

强化工作载体,打造链式产业。用好项目运营前置思维,通过引进沧源三象果坚果开发有限公司全面盘活上班老村坚果加工厂,把特有地域文化与“临沧坚果”区域公用品牌这个金字招牌有机结合,增强品牌“磁吸力”,让“土货”“换装”变伴手礼出村、进城、上架。依托6个村党(总)支部与东航6个支部结对共建契机,打通用活定点消费帮扶“大市场”,预计年销售额达300万元以上,可就近解决转移劳动力50人以上。以提质增效项目为撬动,积极吸纳农户入会入社,通过统一挂牌认证产品直供基地,在有效把控品质的同时,最大限度保障群众产业发展红利,破解“小摊小贩”扰乱市场难题,形成稳定的货源供应市场。按照“坚果+种植”“坚果+佤鸡养殖”“坚果+蜜蜂养殖”套种套养模式,形成以长辅短、以短养长的复合经营模式,有效提升土地综合效益;59户市级核心示范区农户,依托坚果及附加产业预计实现户均增收4907元,收入增幅达88.6%。

强化责任压实,打造示范样板。改变“大水漫灌”式、粗犷式管护,根据农户坚果果树种植密度、高度,从保花到保果为会员、社员农户量身打造“一户一方案”植保服务,为坚果的产量和品质提供保障。大力推进坚果管理组织化、种植规范化、服务数字化、收购订单化、产业规模化、市场品牌化。切实推动全乡坚果产业提质增效形成示范由点到面有序铺开,全乡平均虫果率从2022年的17%下降到2023年的10%,2024年预计控制在3%以内,逐步实现产业发展收益最大化。定期邀请专家团队、合作企业开展临沧坚果提质增效科技推广工作调研交流、现场培训、实操教学,开展线上线下交流服务;通过夯实种产销规范体系建设基础,实现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带领农户从“靠天吃饭”到“靠技生金”。依托班老“回归之乡”旅游景区品牌优势,着力打造“临沧坚果树王”“三象坚果庄园”等乡村旅游服务型业态,实现以三产带一产促二产;同步可连片开发咖啡基地周围200余亩高品质小粒咖啡,让“一颗坚果”形成“一条产业带”。

强化精准对标,实现良性循环。推广使用落头开心、营养补充、果园放蜂、保花保果、水分管理、病虫鼠害等5项关键技术,并首创在现有品种基础上嫁接优质品种对比增产栽培。累计完成“落头开心”11249亩,地面撒施复合肥进行营养补充10200亩,果园放蜂168箱,集中土壤施肥和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实现保花保果10200亩。按照“土洋结合”的办法,鼓励农户蓄水增产和配套灌溉管网31公里,实现高效水分管理。同时,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基础,积极做好病虫鼠害防控。以市、县、乡480亩核心示范基地为依托,组织开办“坚果小课堂”、培育坚果“土专家”等活动,用最接地气、最利于理解的方式方法,实现有序提升群众规范管护意识和增强产业发展信心;通过直观体验和收益对比,让“示范辐射”效应由表及里发挥作用,真正由“要我干”变“我要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