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乡镇动态 >> 正文

糯良乡班鸽村:“团建+网格”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来源:糯良乡人民政府    作者:赵艳    时间:2023-04-01 11:17  点击:[]

糯良乡班鸽村作为沧源佤族自治县的旅游村之一,过去一直存在着人才缺乏、青年力量薄弱、老弱幼集中的难题,近年来,在乡党委和乡团委的指导下,该村合作社团支部以“团建+网格”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致力解决群众生活中的操心事、烦心事、堵心事,促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提升广大团员青年助力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在网格中建设“团建”队伍。通过设置“党员+团员+青年志愿者”分片包联到户制度,整个村庄按照地理位置区域共划分为6片区17个联队,共组建青年志愿联队17支对应包联到户85户272人。志愿队伍由党员引领、团员带动、志愿者助力,使得整个村庄内全方位覆盖上“红色”青年力量,常态化带动村民围绕“七改三清”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提升整治工作,助推“人居式”旅游村的村民生活方式文明、环保、卫生、整洁。同时,团支部还以“团干部+村干部+青年人才+青年志愿者”四青“工作模式”,组建青年议事会,通过对村庄中存在的乱点乱象进行抓拍、协助及督促整改、争当号召移风易俗的“宣传员”等形式,谨防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反弹。



在网格中覆盖“团建”服务。以“积分制”形式制定综合治理评比积分细则(考评制度),通过积分兑换生活物品,调动村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以“小积分”推动“大提升”,实现了共建共治共享。另外,团支部还以“村庄规划我来想”的活动,鼓励广大青年积极参与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通过组织学习文件、实地走访调研、电话沟通交流等方式,收集在家群众以及在外乡贤能人的意见建议,共同交流村庄发展规划,架起与青年之间的“连心桥”。



在网格中汇聚“团建”力量。以边疆直过民族地区旅游村发展实际为基础,以持续提升凝聚力、优化服务水平为目标,以助力青年融入村庄发展为重点,打造五项订制式志愿品牌服务:一是围绕青年就业需求,整合一批车辆驾驶员、景区管护员等用工岗位,帮助其实现“家门口”就业的需要;二是围绕青年创业需求,紧跟项目建设进度,多方整合一套无押租赁、合伙补缺等创业政策,帮助其降低创业“门槛”;三是围绕青年见习实习需求,协调搭建户外写生、露天唱吧等活动平台,为其练好基本功搭好“训练场”;四是围绕青少年课外素质拓展需求,多形式举办手工创作、绘本阅读等集体活动,为其科学健康地安排课余时间提供“帮手”;五是围绕弱势群体解决“急难愁盼”的需求,开展课外辅导、扶贫济困、关心关爱等行动。这一订制式的志愿服务模式因其因地制宜而高效实效,让青字号招牌在旅游村得到彰显。



青春的身影,穿梭于网格内的村村落落。一支笔,记录民情民意;一张嘴,化解邻里纠纷。班鸽村团支部在理论结合实际中全面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在参与处理各种事务中切实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让网格服务充满“年轻态”,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注入新鲜活力,为网格化治理奉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