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乡镇动态 >> 正文

单甲乡深入推进边疆党建长廊建设


来源:单甲乡人民政府    作者:鲍慧    时间:2023-04-10 12:12  点击:[]

坚持党揽全局,全面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点线面结合,以全乡2个边境村和14个抵边自然村为点,以17.663公里边境为线,以强边固防“四位一体”、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乡村振兴“十百千万”等项目为牵引,明确两个抵边村发展定位、主攻方向,整合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等项目资金,建设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强边固防、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族团结示范村组,将示范点、示范线连片建设发展。对计划新实施的嘎多村强边固防“四位一体”项目进行量化分解。实施“挂图作战”,梳理了《单甲乡嘎多村边疆党建长廊建设示范点打造工作任务清单》,一线驻点工作、项目化清单推进、典型示范引领,适时召开现场会、观摩会,结合“大比武”“擂台赛”等,合力推进边疆党建长廊示范带建设,真正实现建成一批示范、带动一地发展。

建强基层组织,打造坚强战斗堡垒。全乡6个行政村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比例达到100%,行政村和抵边村全覆盖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进一步深化边疆党建长廊建设,让“两个作用”在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中充分发挥,确保各项指标全面达标。以项目化推进3个联防所支部规范化,聘请自然村名誉村主任2名,名誉副村主任4名。在边境卡点和联防所成立了9个临时党支部,全面推行联防所临时党支部书记与联防所长“一肩挑”。新成立10个村民小组党支部,没有党员空白村。持续抓好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对农村412名无职务党员设岗定责,培养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22名。成立优化国门党建新格局,充分发挥党员活动室引领功能,在嘎多村探索出“党建+便民超市+电商平台”党建带“双建”促“三提升”试点工作,建立由合作社负责运营管理的“三合一”党群先锋超市。充分利用村民小组活动场所阵地资源,在边境村村组活动场所全部设立了集“党员活动室、边境维稳工作站”为一体的沿边应急工作站点,挂牌成立了国门学校、国门卫生院和国门书社,凸显党组织的带动引领作用。

强化党建引领,实施产业兴边行动。制定项目倒排工期时间表,安排全乡科级领导挂包2个边境村和13个自然村,107名乡村组干部包保961户农户,专项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围绕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2个重点,抓实增收工作,编制边境村2023-2025集体经济以及农户增收方案。大力开展农业生产,加快短平快产业建设,7500亩生态有机茶园提质改造工程启动实施,累计发展西葫芦、贝贝瓜、松花菜等蔬菜种植424亩,有效带领482户农户实现增收。嘎多村种牛扩繁基地和饲草基地加快推进,岛里自然村100亩蓝莓基地试种成功。4000箱蜂蜜养殖项目年内投放完成,与正大集团合作标准化蜂场养殖400箱。会同省农科院建设茶地套种滇黄精示范基地150亩,全覆盖建立联动带农利益联结机制。计划用3年时间,将嘎多村培育成为经营性收入在50万元以上的示范村。坚持“筑巢引凤”,培植一批有特色、有品质的休闲餐饮、农家客栈等服务主体,实现边境线上党建一片红,边境发展繁荣稳定。

发挥“两网融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体系网和社会治理体系网“两网”融合,以“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党员+群众”为构架,优化网格409个,选聘五级网格长409名(党员网格长242名),使“人、事、物”在网格中得到有效管理。充分发挥“党支部+理事会”引领作用,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建立“乡村振兴理事会”,选派10名乡级“自然主任”,共同组建了“老年人协会”“红白理事会”“妇女协会”等机构,推行“红黑榜”“五户三评”“门前五包”等制度,让各种“协会”参与治理。

夯实固边防控,铸牢边境安全屏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巩固提升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创建成果,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进村寨”活动,打造边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深入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实施“党建示范引领”“红旗飘飘”工程,认真践行“三好”示范创建。坚持组织联动,铸牢国门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联防联控体系根基,组建了8支“党政军警民”联防联控执勤卡点,成立了1个党政军警民联合指挥中心,选派一批党员民警担任边境村党组织副书记,并在每个村组建一支20名左右的护村护寨队和应急处突队,切实扛实疫情防控和强边固防的政治责任,戍好边境、守好国门。以“党建+三长”为引领,抓实“党建+边境段长”,落实好“五级书记抓边防”和“五级段长制”,建立党员“边境安宁”责任区,动员广大共产党员通过自身模范行为,引导和带动边境一线群众自觉投身到边境巡逻,实现“人人都是哨兵、家家都是哨所、村村都是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