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乡镇动态 >> 正文

班老乡“五边融合”绘好边疆党建长廊建设新画卷


来源:班老乡人民政府    作者:罗羚友    时间:2023-04-28 19:10  点击:[]

沧源佤族自治县班老乡是临沧市的10个边境乡镇之一,国境线长42.7公里,有6个界碑及1个班老通道,辖6个行政村43个村民小组,国土面积172.69平方公里。乡党委下设6个村级党(总)支部,30个党支部,共有党员356名。

近年来,班老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给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以“五边融合”推进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将边疆基层党组织优势逐步转化为发展优势,不断巩固提升边民富、边关美、边疆稳、边防固的良好局面。

始终把“心向总书记、心向党、心向国家”作为深化佤山班老各族干部群众“国家意识、国门意识、国民意识、国防意识”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定期组织开展“唱国歌、升国旗”活动和绿美建设“七个一”行动,推动线上线下齐发力,持续开展“小手拉大手”“自强、诚信、感恩”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和“支部书记谈发展”等主题活动,在乡机关依托“周四党员夜校”“老支书之家宣讲”等发挥好乡党校和党员教育示范作用,在村组创新开展“边寨大讲堂”,把群众感恩教育作为提振群众“精气神”和激发内生动力的“必修课”;同时,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现代化边境幸福村、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内容有效穿插,把“党课+”模式搬到边境一线,用“小课堂”、扛起“大担当”、带动“大成效”。

以组织强边为关键,打造好特色品牌。持续深化“两个覆盖”,将乡党委工作触角延伸到各党支部“神经末梢”,全面建强6个沿边村党群服务中心,统筹推进6个行政村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创建;积极推行“党员+农户”共管共治共享的模式,有效抓实全乡44个党员活动阵地管理工作,让党员活动阵地“强引领、有温度、聚人气”;通过人才回引、本土培养等方式,围绕现代农业产业、电商直播带货、实用技能提升等重点,大力实施乡村“领头雁”培养工程,按每年每村培育10名左右“头雁”,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雁阵”,全面夯实乡村产业振兴人才基础。

以富民兴边为抓手,建设好美丽家园。发挥好6个行政村强边固防“四位一体”建设项目覆盖优势和现代化边境幸福村项目综合效益,班老街道成为全县乃至全市沿边乡镇最具民族特色和商机潜力的精品街道,把产业发展作为兴边富民的核心要素,用好“1+3+N”的产业发展模式,在传统产业上,有序巩固提升橡胶、坚果、茶叶、甘蔗、畜禽、蔬菜6个主导产业稳产增收的基础上,依托临沧云澳达、沧源同顺号等企业让“班老坚果”“班搞白茶”等农特产品实现“下山、进城、出海、上网”;在特色产业上,通过党建引领“热区产业+”的模式,让“两个田园综合体两个产业园”充分释能,实现“好资源”转化为“好钱景”,特别是班搞勐弄“五金”助农利益联结机制,已产生综合收益320万元,实现集体经济、公司收益、农户收入“三增”“三赢”。在潜力产业上,依托班老通道逐渐推动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融合发展,庭院经济、小作坊加工、个体工商、小微企业等多元辅助作用愈发明显。在集体经济上,对标集体经济“251”目标,通过项目建设带动一批、自主经营创收一批、资产收益保障一批、其他渠道补充一批“四个一批”壮大村集体经济提质发展;力争2023年全乡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突破15万元。

以和谐稳定为导向,维护好民族团结。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主线,持续巩固好班老乡及6个行政村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创建成果,发挥好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班老回归主题公园的“载体作用”和被授予“云岭楷模”称号6位老支书的“红色效应”,争创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教育”基地,打造“红色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乡;让民族团结御辱精神和“班老回归”精神成为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的“生动教材”,让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来的“红利”成为推动地方发展的核心动力。

以联防固边为共识,守护好神圣国土。进一步扩面巩固云南省强边固防示范村创建成果,认真落实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联防联控机制和强边固防各项要求,确保辖区42.7公里边境线安全坚固;依托“两网融合”整体构架,以“一核多元、四治协同”铺实乡村善治之路,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村级组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多元融合参与的乡村治理,走好以基层党建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共治“四治协同”的乡村治理路子;大力推行参与守土固边、参与践行新风、参与村寨治理、参与协商议事、参与产业发展“5个参与”模式,全面增强佤山班老各族干部群众对守土固边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下一步,沧源佤族自治县班老乡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市委、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带领全乡广大党员干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努力在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工作中作出“班老示范”,让边疆党建引领基础全面打牢,产业更加兴旺,环境美丽宜居,生活愈发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