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佤族自治县班洪乡紧扣“十四五”规划,对照云南省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目标,紧紧围绕“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目标,主动谋划、稳步推进,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抓手,以红色为魂赋能“幸福梦”,让边境百姓幸福笑开颜。
建强班子,党建赋能安装“红色导航”。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村级党组织是“一线指挥部”。班洪乡创新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建立乡党委牵头,乡属卫生院、中小学、边境派出所、两个边境村组成的边境党建联盟。全面选优配强抵边村“两委”班子,以红色资源凝心聚力,坚持以“红”增信,坚持“红”字引路,以滴灌式培训为乡村“关键少数”补钙赋能,进而强化政策观念,优化发展思路,提升工作能力。村党组织作为基层治理的 “神经末梢”,是盘活一地资源、带动一方组织、壮大一村经济的关键,要深化“头雁”培养,为边境村发展立好“顶梁柱”,选好“当家人”,为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奠定坚实组织基础。
培育新农人,助力产业配置“红色引擎”。坚持“三产带一产促二产”的发展思路,按照“乡级平台公司+村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主动做好三产互动融合发展“大文章”。以乡村旅游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壮大产业基地发展规模和质量,强化农特产品精深加工和认证,全面激发“内循环+外循环”的经济效能。
公坎村支书刀金华说:“公坎村产业发展以橡胶、果蔬为引领,促进一产带二产、最终实现三产融合,互动发展。发展乡村旅游,积极融入全乡“内循环+外循环”的发展格局中,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引领产业发展的“红利”转变为群众合力助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动力”,同时,积极引入本地人才加入我们村委会和合作社,让我们产业发展焕发新机。”
绿美“提颜值”,生态之美突出“红色示范”。班洪乡坚持党建引领,把“党建+”工作模式深植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之中,积极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化“教导”为“引导”,发动村民广泛参与,共同绘就出美丽乡村新画卷。利用“党组织+党员+农户”的模式,全面落实党员联系户制度,党员亮身份、作表率,由党员带头、引导广大村民积极投身人居环境整治和“绿美”乡村建设等中心工作中,确保党建工作与村中心工作相结合、相互促进。开展环境整治行动。全面清理路边、沟边、水边、屋边垃圾,规范村庄排污沟渠,专项治理污染排放全面清除房前屋后、公共场所、道路两侧、河边的杂草、杂物和村庄内杂乱,对生活垃圾、生产垃圾、建筑垃圾等实行大清扫、大清理、大清运,全面整治乱扔、乱倒、乱贴、乱摆放、乱停靠行为,消除卫生隐患。开展生活污水治理,开展河湖“清四乱”“清河行动”,依托河长制工作,开展常态化巡河,及时清扫巡河道路,推动河湖面貌持续改善,确保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治理见成效,边境治理汇聚“红色动能”。班洪乡地处沧源佤族自治县西面,边境线长达6.6公里。面对疫情防控和强边固防严峻形势,班洪乡以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工作为抓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努力建强“红色堡垒”,激活“红色基因”,汇聚同心战“疫”战“疫”“红色动能”,筑牢国门疫情防控和强边固防铜墙铁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