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乡镇动态 >> 正文

糯良乡:涵养乡风文明,助推边疆党建长廊建设


来源:糯良乡人民政府    作者:鲍健斌、陈和宜    时间:2023-06-25 17:44  点击:[]

为搞好边疆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糯良乡持续深入推动边疆党建长廊建设,以抓思想教育、抓制度机制、抓示范带动、抓文化传承,不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促进基层治理等各项工作落实,巩固组织强、边民富、边疆兴、边防固、边关美的良好局面。

抓思想教育,强化精神引领。近年来,糯良乡把思想教育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政治保障和精神动力,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第一议题”等制度,整合党员活动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阵地资源,不定期组织党员群众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党员群众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凝聚“三个心向”思想共识。引领广大群众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诚实守信、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进一步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凝聚起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推动社会风气更加清朗。今年以来,共举办“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三期,383名党员参训,开展主题党日、各类文明实践活动160余场264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党员群众思想,让文明正能量在活动中得到传递。

抓制度机制,抓规范促长效。糯良乡持续深化“两网融合”,将强边固防、人居环境提升、绿美建设等工作融入常态,并结合实际,不断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卫生治理等制度,把村民自治制度建设作为新形势下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重要抓手。同时,发挥妇联、共青团、志愿服务队、乡村振兴理事会、红白理事会、老年协会等群团组织作用,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把厚养薄葬、勤劳致富、勤俭节约、移风易俗等优良传统作为宣传教育的重点,引导和转变村民陈旧思想。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健康的社会风气,实现自我民主管理,推动乡村有效治理。

作为临沧市“绿色家庭”的代表,贺岭村村民李叶茸感慨地说:“现在,大家的环保意识、卫生意识也提高了,每家每户都主动参与绿美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不管在家还是在外面心情都舒畅好多。”

抓示范带动,提升行动自觉。美丽乡村建设带来了乡村治理方式的变革,对农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了群众的主人翁意识。糯良乡持续开展“最美家庭”“绿色家庭”“最美村民小组”等评选活动,针对人居环境提升、人畜分离、改厕改灶、绿美建设等重点工作,每月按照标准清单评出“红黑板”,在微信群进行通报,表彰一批清洁文明、互帮互助等先进典型进“红榜”,公示一批不热心、不积极等后进典型进“黑榜”,褒优惩劣,并开展分享交流会与警示教育会,连续三次被列为黑榜的,将由村党总支及村妇联联合对其进行谈话。引导后进向先进学,积极争取入“进步榜”,引导群众争创“最美”,积极融入村庄发展布局,向先进学习、向先进看齐、以先进为榜样,勇追先进,在全村上下形成比学赶超、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抓文化传承,凝聚党群向心力。贺岭村紧紧抓住农耕文化传承这一载体,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稳步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以党总支部牵头搭建平台,发动群众组建文艺宣传队,开展讲述贺岭故事培训、佤族古乐器演奏比赛、拍摄佤族农耕文化纪录片、农耕文化展演等文化文艺活动,编排《党的政策喜代勐》《吃水不忘挖井人 幸福不忘共产党》《党的光辉照边疆 边疆人民心向党》《党的政策比金子还珍贵》等一批宣传党的政策的原创佤族歌舞。将民族文化与红色教育有机融合,通过文艺演出等各种方式,不断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增强群众的凝聚力、向心力。同时结合贺岭村区位优势以及茶叶产业实际,打造“茶旅结合、农旅融合”的乡村旅游名片。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势,描绘一幅乡风文明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