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乡镇动态 >> 正文

班洪乡:以“千万工程”牵引,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边寨


来源:班洪乡人民政府    作者:洪云    时间:2023-07-09 19:13  点击:[]

多年来,班洪乡深入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的好做法好经验,坚持把改善村容村貌与发展生产、富裕农民结合起来,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提升基层治理,一幅“小而精、精而美”幸福乡村新画卷在班洪徐徐铺展。

强化党建引领,把基层组织建成“振兴引擎”。优化农村党组织设置、织密农村党组织体系、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建强党的活动阵地。全乡6个行政村实现100%“一肩挑”,村党支部全部升格为党总支,下设29个村民小组党支部,实现了村民小组党支部全覆盖;投入70万元完成全乡53个村民小组党员活动室的修缮。创新“党员联户”工作法,不断优化调整网格化管理服务,在党员和群众之间架起“连心桥”,落实乡镇领导包联、第一书记驻点、部门单位结对帮带机制。以“为民办实事”为抓手,帮助群众出点子、谋增收、解难题,激发群众推动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整体水平,切实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坚持生态优先,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充分挖掘资源优势,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打造了“生态旅游+”的乡村振兴“班洪样板”,实现旅游关联性收入1000余万元;持续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党组织带领、党员带头,全面发动群众大力实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厕所革命等工作,实现了卫生户厕普及率82%、私搭乱建整治率100%,村庄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率60%;我们大力开展绿美村庄建设,充分利用“干部回乡规划”,实施“绿美村庄”建设,打造“微菜园”、“微花园”、“微果园”、“微景观”,扮靓村庄,下班坝被评为省级绿美村庄,同时打造芒库村上嘎嘎、公坎芒来等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示范点;大力发展“绿美生态”产业,采取“合作社+合作社”的模式,规模化养殖中华蜂4000群,实现蜂蜜产量27.5吨,实现经济效益近300万元,集体经济增收83万元。投入244.7万元用于茶叶提质增效,覆盖全乡512户2048人,实现产值138万元,户均增收2695元,农村经济总收入从2016年的9563万提升至1.86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9150元提升至1.69万元,全乡如期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补齐短板弱项,把民生保障作为工作标准。始终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脱贫攻坚以来,累计完成投资3.31亿元,实施项目522个,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1194户,完成村组入户道路建设126公里,入户道路硬化1.52亿平方米,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45件,实现了安居房、人畜饮水、村组道路硬化、电网改造、建制村5G网络、卫生厕所、以电代柴等方面项目建设全覆盖;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全乡幼儿入园率达78.24%,中小学入学率和巩固率实现两个100%目标;完成我乡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达标建设,乡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转诊率控制在10%以内;定点医药机构全部开通医保电子凭证结算业务,开通率100%。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利用效率、共享水平和服务能力大幅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走实善治之路,把村民自治转化为移风易俗。抓住沧源佤族自治县作为“全国乡村治理试点县”的机遇,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能力,进一步健全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成立三套组织架构,乡村振兴理事会负责好村庄建设,乡村治理协商会负责好村庄治理,农民旅游专业合作社负责好村庄运营;推行“五权集中”制度,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兼任乡村振兴理事会、乡村治理协商会、农民旅游专业合作社三个机构负责人,切实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发挥好宣传教育主阵地作用,建成“班洪抗英”纪念馆,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设立“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宣讲站”,建成感恩碑和感恩广场,建立老支书终身宣讲回信制度,强化群众性宣传教育,把新时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用百姓话通俗易懂地传递到村村寨寨、家家户户,不断增强党员群众“心向总书记、心向党、心向国家”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深入推进依法治乡,持续巩固扫黑除恶治乱专项斗争成果,健全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强边固防机制,推进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筑牢边境安全屏障和长治久安基础,边境呈现和谐稳定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