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乡镇动态 >> 正文

沧源佤族自治县:班老乡对标“三好示范”打造“幸福样板”


来源:班老乡人民政府    作者:罗羚友    时间:2023-07-12 20:31  点击:[]

近年来,沧源佤族自治县班老乡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边三好”重要指示精神,紧扣省委、市委、县委各项部署,打好打响红色、绿色、抵边“三张牌”,把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呈现出基础全面打牢、产业更加兴旺、环境美丽宜居、生活愈发红火、边疆繁荣稳定、党建引领有力的幸福景象。

着力推动全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好美丽家园。按照“一镇一区三核”的总体规划,依托现代化边境幸福村项目建设,以创建班老抵边红色精品小镇为载体,打造“回归之乡”国家3A级景区为抓手,不断擦亮边境村寨“幸福底色”。

村寨蝶变美如画,通过不断推进以农业基础设施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制约边境村寨发展的“难题”逐一破题,40个沿边村寨全部通硬化路,自来水普及率、电网供电可靠率、5G网络覆盖率、生活垃圾处理率等指标均实现全面提质,绿美边寨点面开花,群众参与度、满意度不断提升;特别是通过抵边红色精品小镇和现代化边境幸福村项目建设,让“好项目”转化为“好资产”,班老街道成为全县乃至全市抵边乡镇最具民族特色和商机潜力的精品街道,每年固定产生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产业兴旺开启了新篇章。我们将把产业兴旺作为兴边富民的“关键招”,充分利用热区资源优势,通过“班老通道”通关提升和绿色科技创新产业示范园规划布局,着力打造“1+3+N”产业发展体系,壮大“三大经济”;大力推进以橡胶、坚果、茶叶为主的传统产业“链式”发展,积极培育以特色果蔬、蜂蜜、肉牛、电商+为主的特色产业实现突破,让“好资源”转化为“好钱景”,特别是班搞勐弄“五金”模式,成为联农带农“沧源经验”,2023年以来产生综合收益460余万元,实现集体经济、公司收益、农户收入“三增三赢”,6个行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突破10万元。幸福家园共同建,按照每个村民都是和美乡村建设的参与者,更是受益者,动员广大群众在建设中发扬主人翁精神,大力推行参与守土固边、践行新风、村庄治理、协商议事、产业发展“5个参与”模式,村组干部及农村党员带头拆违布绿、留白种花、打造庭院,“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村寨的普遍形态。

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样板,维护好民族团结。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重点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工程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工程,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工程覆盖率达98.1%,“五个认同”持续深化,“三个意识”不断增强;结合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进一步深化“六进”,深入推进平安班老建设;班老乡及6个行政村被命名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6位老支书被授予“云岭楷模”称号,班老回归主题公园成功创建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形成“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稳边合力,守护好神圣国土。

常态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引导边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守边护边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认真落实军警地共建、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联防联控机制和强边固防各项要求,依托“两网融合”整体构架,探索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村级组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多元融合参与的乡村治理,走好以基层党建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共治“四治协同”的乡村善治之路;帕浪村、班搞村相继创建成为云南省强边固防示范村,佤山班老各族干部群众守土固边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辖区42.7公里边境安全屏障全面筑牢。

一封回信、一份嘱托、一份激励,佤山班老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成效显著,更走出了一条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的“幸福路径”,让新时代幸福生活成为佤山班老奋进新征程的鲜明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