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子商务示范项目实施内容
通过改造现有办公场地、添置相关设施、改造和装修现有场所等方式,改造建设3000平方米的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已完成中心建设,现已投入运营,目前已入驻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并签订协议的有2个企业;完成勐来乡及勐来村等60个站、点建设,配置等全部到位。完成92个乡镇、村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点选定工作,并建设完成10个乡镇和50个村级服务站点;已建成乡镇服务站、村级服务点基本投入运营,其中包含代买代卖、代缴话费和小额金融等电子商务服务,每月站长基本收入在2000元左右;
二是全力推进县级物流分拨中心建设。已改造建设800平方米的县级物流分拨中心,现已投入试运营,完成勐来乡及勐来村等60个物流站点建设,并实现县-乡两天一次,乡-村三天一次的配送频率,并配置四辆冷链配送车辆,完善了冷链物流体系。
三是全力推进农村电商应用及技能培训。按照培训方案计划,2018年7月7日起分2组到各乡镇开展电子商务基础知识培训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5925人次的电子商务知识普及性培训,2018年10月10日至2018年10月13日开展为期三天的电子商务应用技能第一期专业性培训,共计106人,目前已培训人数占总培训4000人次的151%。
四是全力推进农产品上行体系建设。农产品上行体系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农产品检测中心、农副产品加工车间、保鲜库、冰库等初步建成,完成县域公共品牌“佤韵乡情”注册,深入到各乡(镇、场)调研采集农特产品80余种,目前已选定勐董镇(刀董村)佤山跑山鸡、佤山黑毛猪,班洪乡(南板村)美人椒,勐省镇(永让村)红香椒,勐来乡(公撒村)涮涮辣,糯良乡手工舂制旱谷米,芒卡镇沃柑等多种农副产品,作为下一步重点打造培育的电商产品。
五是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完成与扶贫、财政、交通、市场监督等部门的数据对接,在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加挂“中国社会扶贫网沧源县管理中心”,与11个乡(镇、场)扶贫开发公司初步达成框架合作协议,采集贫困村农特产品50余种。沧源2018年1月—11月电子商务网络零售交易总额383.71 万元,累计新增农产品网销单品172个,计划于2019年3月31日前电商精准扶贫取得实效,完成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20%以上,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30%以上。
二、下步工作打算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大对县、乡、村三级领导干部的电子商务培训,使广大领导干部职工认识到发展农村电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助力精准扶贫等方面的重大意义,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让示范工作的责任主体真正得到落实,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作用得到充分调动发挥。
2、高度重视,全速推进。高度重视,齐心协力,督促承办企业严格按照制定的各板块、各方案,全速推进实施,加快项目实施力度,确保项目按时限、高质量完成,并取得实效。
3、资源整合,强化培训。整合县内培训资源,集中培训资金开展各层次的电商知识普及培训,研究和制定有针对性的特殊优惠政策吸引各类高端电商人才和其他优秀电商企业进驻沧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创业。
4、营造氛围,强化宣传。利用开会培训、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等多种形式,宣传电子商务知识,提高电子商务意识,灌输电子商务理念,在全县掀起学习电子商务热潮,并充分利用流动宣传车、挂布标、出墙刊等多形式对电子商务进行专项宣传,走村入寨送到农户家中,送到田间地头,切实营造好氛围,强化好宣传。
5、围绕中心,助推脱贫。我县现正处于决胜脱贫攻坚期间,电商工作本着服从脱贫攻坚、服务脱贫攻坚、助力脱贫攻坚的指导思想,在不影响脱贫攻坚工作的同时,加快推进速度,力争在绩效考评中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2019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