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芳,女,中共党员,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角民族乡控井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控井村“法律明白人”。任职以来,肖芳始终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坚信法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在普法工作期间,她求真务实、扎实工作,针对辖区村民关注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通过法治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路子,不断推进法治宣传工作创新发展。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代“法律明白人”的使命和担当。下面,就让我们来听听她的故事。
肖芳,一个从小就对法律有着深厚的兴趣的农村女孩。她认为,法律是社会公正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工具,在上学时她毅然决然报考了法律事务专业。工作后,她不仅自己深入学习法律知识,还积极在村里普及法律知识,帮助村民们更好地了解和遵守法律。
--坚定信念迈向前,鼓舞士气奋勇战。作为村支书、主任、村上的法律明白人,肖芳深知知识储备的重要性,只有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较强的法律运用水平,才能更好地为民办实事。为了更好地服务村民,保障村民权益,她主动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树立法治观念,面对相继出台实施新法律、新法规、新政策,她认真利用工作之余学习条文。对照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她重点学习了宪法、民法典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和刑法对违法行为和民事纠纷的解决作出规定的相关知识,通过长期学习和实践,她熟知关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确保村民流转土地过程中不违反法律规定,同时,不断在学习中开辟工作新思路、新方法,为建设法治乡村贡献力量。

--激扬斗志谱新篇,激励奋进砥砺前。她深知普法宣传是推进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为提高村民的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普法计划,明确普法宣传的目标、内容、方式、时间等,通过邀请专业律师、派出所、司法所同志为村民授课,还利用各种会议组织学习法律知识等,培训内容包括宪法、刑法、民法、身边的案例分析等基本法律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宣传常用的法律法规,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理论传递给村民,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同时还通过海报、手册、宣传片、广播、电视、微信等多种形式向村民普及法律知识。任职以来,共组织开展法律讲座20余期,组织村两委干部学习法律知识4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2023年结合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建设全民普法标志牌1个,法治宣传栏5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在农村,邻里间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矛盾纠纷不可避免。任职以来,她充分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始终坚持维护法律权威、热情服务人民的思想,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践行乡村治理让矛盾纠纷发现在基层,化解在基层,以公正、公平的态度处理每一个矛盾。2021年控井村茶所组村民危某和田某因宅基地权属问题发生争执,危某称田某建房时占到了自家界限,一到下雨天田某家屋檐水滴到他家,整天喝酒后到田某家闹,田某称:“房子是2012年统一建盖的,盖好后也是每家每户统一搬进来的,至于每家每户的宅基地面积和界限也都是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划分好的,不存在我家占到他家面积。”肖芳经过多次走访当时的村干部和组干部了解当时的情况,又询问了其他村民,当时这个小组是属于集体搬迁,每家宅基地面积都是通过村组干部丈量好后才统一建房的。肖芳邀请了当时的村组干部和一些村民,找到危某和田某把当时的情况重新说了一遍,而且重新对两家的宅基地面积重新丈量,最后判定是危某酗酒后无故闹事,肖芳还对他进行了一次批评教育,告诫他不能再喝酒闹事,并普及了寻衅滋事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危某在证据面前也不再辩解,他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向田某道歉。肖芳每次不仅向村民耐心讲解法律知识,而且她每次都尽力从当事人的角度立场去解开双方的心结。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但对每一起矛盾纠纷,她都以一种温暖、细腻、不懈努力去面对,任职以来,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5件,成功把矛盾纠纷化解在了萌芽状态,为当地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无私奉献只问耕耘,不计收获克己奉公。“尽自己一份力,圆他人一份梦”是她的座右铭,在生产和生活中,她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爱岗敬业,最大限度依靠法律,维护村民权益。当村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她都会用自己勇气、力量、才智、毅力去驾驭它,勇敢地站出来,依靠法律为村民争取权益,积极与相关单位进行交涉,甚至代表村民提起诉讼,为村民争取到应得的利益,使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不断的增强。针对位于勐角乡控井村的葛根基地向控井村承包那外水田面积194.5亩,其中厂房面积8.1亩,每亩1100元,租金共213950元;旱地面积81.6亩,每亩900元,租金共73440元,共计307390元。涉及农户72户350人,按当时合同要求,2017年4月份至2018年4月份水田及旱地租金共计307390元未全额兑现,且自2017年至今,葛根基地一直占用厂房。群众反映激烈,多次想找企业讨说法,有些农户甚至想用暴力解决问题,但她耐心的与群众说“处世和为贵,做事法为先,我们要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使用暴力那我们就是犯法,得不偿失”,并承诺群众一定会帮助他们解决拖欠租金问题。她多次积极联系承租方尽快妥善处理问题,对付拖欠租金,并积极与相关单位进行交涉,并协助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通过她耐心、细致的工作,最终达到了让群众满意结果。

总之,她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给云南省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回信的殷殷嘱托和希望,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时刻践行着新时代“法律明白人”的使命和担当。在巩固拓展边疆脱贫攻坚成果,推进疫情防控、强边固防、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重大任务落实和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奋力开创新时代和谐稳定沧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农村,作出自己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