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国家宪法日,沧源佤族自治县精心筹备、踊跃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其中一大亮点格外吸睛——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双语”并行的宣传模式,如同一座稳固的桥梁,让法治理念精准深入各族群众心间。
县城主广场上,宣传摊位整齐有序。工作人员热情地向群众发放宣传手册,翻开手册,一面是严谨规范的汉语法律条文阐释,另一面则是用佤语、傣语等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翻译的对应内容,通俗易懂,方便各族同胞阅读理解。一旁的咨询点,双语工作人员坐镇,面对傣族大爷咨询遗产分配事宜,律师即刻用流利的民族语为其剖析继承法关键细节,大爷频频点头,愁容渐消。
乡镇集市更是热闹非凡,喇叭里传出的双语广播,循环播放着宪法知识、民法典等亮点,接地气的案例搭配佤语的生动表述,引得赶集群众纷纷围拢倾听。志愿者们走进人群,用双语发放印有法律常识的围裙、环保袋,附赠贴心法律提醒,让大家把法治“带回家”。
校园内,“双语法治小课堂”同样精彩纷呈。老师用汉语讲解宪法赋予公民受教育权的重大意义后,再用民族语分享本地学子依法捍卫求学路的励志故事,学生们目光炯炯,积极互动,在双语的熏陶下,对宪法满怀尊崇。
通过此次活动,使得受教育群众、师生增强宪法意识和法治意识,充分认识到宪法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人人有责维护宪法。活动共悬挂横幅16条,摆放宣传展板50块,发放宣传资料12000余份,接受群众现场咨询130余次,累计受教群众4000余人。这场“双语”宪法宣传日活动,打通了普法的“最后一公里”,消弭了语言隔阂,让宪法精神在民族地区落地生根,促使不同民族群众在法治轨道上携手前行,为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繁荣发展筑牢坚实的法治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