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班洪乡:开启沉“静”式“萤火虫”普法 新旅程


来源:沧源佤族自治县司法局    作者:李安荟 李思    时间:2025-01-14 17:08  点击:[]

为深度普及法律知识,启迪民众法治智慧,在普法宣传的征程上,班洪乡不断探索创新,形成了一种别具一格的沉“静”式普法模式,一个个精心布置的普法宣传展板和墙画,正以悄然无声的言语引领着广大群众沉浸于法律知识的学习海洋中。

乡镇街道普及法律知识,点亮振兴之路

走在班洪乡的街道,阳光洒在干净的路面,街道两旁的路灯杆上悬挂着法治宣传标语,在微风中轻轻摆动,仿佛在向人们招手,邀请大家共同来学习法律知识。庄重的宪法宣誓词醒目地展示在宣传碑上,凸显着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至高权威。过往群众看到这宣誓词,心中涌起对法治的敬畏之情,明白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的基石,也是保障他们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而一旁的“码上学法”更是为广大群众开启了一扇通往法律知识海洋的便捷之门。通过简单扫描二维码,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线上学法平台即刻呈现在眼前,让群众轻松领会宪法精神,进一步提升群众的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为班洪乡的法治建设添砖加瓦,助力乡村振兴稳步前行。

乡村阵地坚实法治阵地,传递法治力量

走进宁静乡村,村委会外墙和楼梯间成为了法治教育的坚实阵地。外墙上,民法典中婚姻家庭、财产继承、土地承包等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以生动有趣的漫画和简洁明了的文字形式呈现出来,让村民们能够轻松理解。旁边还醒目地展示着习近平法治思想“十一个坚持”及解读,为法治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指引。楼梯间里,台阶上印着一条条发人深省的法律格言和具体的民法典条款,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法律的熏陶。墙壁上的法治绘画与文字说明相得益彰,用艺术的形式传递着法治精神。这种别出心裁的“静”式普法,让村民们在日常行走中就能耳濡目染,于潜移默化中增强了法治意识,为乡村治理和文明建设筑牢了根基,使普法画卷成为了乡间一道亮丽的风景。

旅游景区打造法治景点,景中学法新体验

深入挖掘本土特色资源,积极推动“法景”融合,充分利用“回信长廊”等既有阵地,将法治文化与元素巧妙融入下班坝、芒莱田园综合体等旅游景点,精心打造法治宣传教育文化场所,设置各类法治宣传标牌,建成下班坝景区法治文化长廊,并通过与其他普法举措相互配合,培育“法律明白人”,营造“沉浸式普法”氛围,以“静悄悄”的方式向村民和游客传播法治知识,让他们在休闲游览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教育,使法治文化在当地生根发芽,开启法治建设的新局面。

班洪乡采用沉浸式普法模式提升了群众的法律素养,为法治建设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班洪乡将深化普法教育,让法治精神在本土大地生根发芽,绽放绚烂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