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佤族自治县统计局
沧源佤族自治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7月26日)
根据沧源佤族自治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县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批发和零售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县共有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874个,比2018年末增加609个,增长229.8%;从业人员3365人,比2018年末增加2536人,增长305.9%。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批发业278个,占31.8%;零售业596个,占68.2%。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批发业1275人,占37.9%;零售业2090人,占62.1%(详见表4-1)。
表4-1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合 计 | 874 | 3365 |
批发业 | 278 | 1275 |
农、林、牧、渔产品批发 | 98 | 367 |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 63 | 330 |
纺织、服装及家庭用品批发 | 3 | 8 |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 0 | 0 |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 7 | 20 |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 54 | 309 |
机械设备、五金产品及电子产品批发 | 9 | 33 |
贸易经纪与代理 | 18 | 97 |
其他批发业 | 26 | 111 |
零售业 | 596 | 2090 |
综合零售 | 68 | 365 |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 318 | 1020 |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 15 | 52 |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 5 | 12 |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 39 | 137 |
汽车、摩托车、零配件和燃料及其他动力销售 | 19 | 57 |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 9 | 46 |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饰材料专门零售 | 18 | 68 |
货摊、无店铺及其他零售业 | 105 | 333 |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825个,占94.4%,无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其他统计类别49个,占5.6%。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3217人,占95.6%;其他统计类别148人,占4.4%(详见表4-2)。
表4-2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合 计 | 874 | 3365 |
内资企业 | 825 | 3217 |
港澳台投资企业 | 0 | 0 |
外商投资企业 | 0 | 0 |
其他统计类别 | 49 | 148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75055.2万元,比2018年增长12.6%;负债合计83745.8万元,比2018年末下降29.0%。
2023年,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84882.5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1.8%(详见表4-3)。
表4-3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
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 资产总计 (万元) | 负债合计 (万元) | 营业收入 (万元) |
合 计 | 175055.2 | 83745.8 | 184882.5 |
批发业 | 108634.1 | 70002.3 | 116544.4 |
农、林、牧、渔产品批发 | 10738.6 | 1407.4 | 17513 |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 8693.8 | 1559.4 | 15965.9 |
纺织、服装及家庭用品批发 | 125.1 | 0 | 348.6 |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 0 | 0 | 0 |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 959.8 | 147.6 | 275.4 |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 31215.6 | 13862 | 48395.3 |
机械设备、五金产品及电子产品批发 | 13998.1 | 13582.7 | 1189.6 |
贸易经纪与代理 | 22683.5 | 21870 | 5976.7 |
其他批发业 | 20219.6 | 17573.2 | 26879.9 |
零售业 | 66421.1 | 13743.5 | 68338.1 |
综合零售 | 8939.8 | 3805.8 | 12599.8 |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 29586.8 | 1934.8 | 35002.1 |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 837.2 | 127.9 | 892.9 |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 908.3 | 270.2 | 453.1 |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 4871.9 | 833.8 | 4481.9 |
汽车、摩托车、零配件和燃料及其他动力销售 | 6924 | 4259.1 | 4508.6 |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 1952 | 746.5 | 1248 |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饰材料专门零售 | 1904.7 | 639.4 | 1643.1 |
货摊、无店铺及其他零售业 | 10496.4 | 1126 | 7508.6 |
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县共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55个,比2018年末增加38个,增长223.5%;从业人员315人,比2018年末增加233人,增长284.1%(详见表4-4)。
表4-4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合 计 | 55 | 315 |
铁路运输业 | 0 | 0 |
道路运输业 | 39 | 185 |
水上运输业 | 0 | 0 |
航空运输业 | 0 | 0 |
管道运输业 | 0 | 0 |
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 | 5 | 15 |
装卸搬运和仓储业 | 5 | 39 |
邮政业 | 6 | 76 |
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55个,占100%;无港澳台投资及外商投资企业。
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315人,占100%;无港澳台投资及外商投资企业从业人员(详见表4-5)。
表4-5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
合 计 | 55 | 315 |
内资企业 | 55 | 315 |
港澳台投资企业 | 0 | 0 |
外商投资企业 | 0 | 0 |
其他统计类别 | 0 | 0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4188.01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156.8%;负债合计2973.12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1084.6%。
2023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446.81万元,比2018年增长368.9%(详见表4-6)。
表4-6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万元) | 负债合计 (万元) | 营业收入 (万元) | |
合 计 | 4188.01 | 2973.12 | 5446.81 |
铁路运输业 | 0 | 0 | 0 |
道路运输业 | 2386.01 | 459.45 | 3324.08 |
水上运输业 | 0 | 0 | 0 |
航空运输业 | 0 | 0 | 0 |
管道运输业 | 0 | 0 | 0 |
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 | 238.50 | 45.13 | 374.78 |
装卸搬运和仓储业 | 1264.50 | 601.80 | 767.43 |
邮政业 | 298.99 | 1866.74 | 980.52 |
三、住宿和餐饮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县共有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92个,比2018年末增加14个,增长17.9%;从业人员517人,比2018年末增加52人,增长11.2%。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住宿业32个,占34.8%;餐饮业60个,占65.2%。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住宿业315人,占60.9%;餐饮业202人,占39.1%(详见表4-7)。
表4-7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
合 计 | 92 | 517 |
住宿业 | 32 | 315 |
旅游饭店 | 2 | 59 |
一般旅馆 | 23 | 181 |
民宿服务 | 1 | 3 |
露营地服务 | 1 | 4 |
其他住宿业 | 5 | 68 |
餐饮业 | 60 | 202 |
正餐服务 | 38 | 124 |
快餐服务 | 3 | 10 |
饮料及冷饮服务 | 0 | 0 |
餐饮配送及外卖送餐服务 | 2 | 3 |
其他餐饮业 | 17 | 65 |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90个,占97.8%;其他统计类别2个,占2.2%。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510人,占98.6%;其他统计类别7人,占1.4%(详见表4-8)。
表4-8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
合 计 | 92 | 517 |
内资企业 | 90 | 510 |
港澳台投资企业 | 0 | 0 |
外商投资企业 | 0 | 0 |
其他统计类别 | 2 | 7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9010.4万元,比2018年末下降45.6%;负债合计18437.9万元,比2018年末下降47.0%。
2023年,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411.8万元,比2018年下降4.9%(详见表4-9)。
表4-9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
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 资产总计 (万元) | 负债合计 (万元) | 营业收入 (万元) |
合 计 | 29010.4 | 18437.9 | 9411.9 |
住宿业 | 24013.8 | 17766.8 | 4460.8 |
旅游饭店 | 9867.8 | 7166.6 | 548.3 |
一般旅馆 | 6838 | 3375.1 | 3095.1 |
民宿服务 | 12.2 | 0 | 26.2 |
露营地服务 | 7.6 | 0 | 88.6 |
其他住宿业 | 7288.2 | 7225.1 | 702.6 |
餐饮业 | 4996.6 | 671.1 | 4951.1 |
正餐服务 | 4243.2 | 579.1 | 3375.1 |
快餐服务 | 68.5 | 0 | 264.4 |
饮料及冷饮服务 | 0 | 0 | 0 |
餐饮配送及外卖送餐服务 | 47.2 | 0.8 | 46.4 |
其他餐饮业 | 637.7 | 91.2 | 1265.2 |
四、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县共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9个,比2018年末减少1个,减少10%;从业人员36人,比2018年末减少12人,减少25%(详见表4-10)。
表4-10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
合 计 | 9 | 36 |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 0 | 0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 6 | 23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3 | 13 |
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100%,无港澳台投资和外商投资企业。
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100%,无港澳台投资和外商投资企业从业人员(详见表4-11)。
表4-11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
合 计 | 9 | 36 |
内资企业 | 9 | 36 |
港澳台投资企业 | 0 | 0 |
外商投资企业 | 0 | 0 |
其他统计类别 | 0 | 0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435.03万元,比2018年末减少65.2%;负债合计327.80万元,比2018年末减少68.6%。
2023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80.96万元,比2018年增长32.8%(详见表4-12)。
表4-12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 资产总计 (万元) | 负债合计 (万元) | 营业收入 (万元) |
合 计 | 435.03 | 327.80 | 680.96 |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 0 | 0 | 0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 296.33 | 327.80 | 294.13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138.70 | 0 | 386.83 |
五、房地产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县共有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38个,比2018年末增加11个,增长40.7%。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25个,比2018年末增加6个,增长31.6%,物业管理企业7个,与2018年末持平;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2个,比2018年增加2个。
2023年末,全县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251人,比2018年末减少269人,下降51.7%。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177人,比2018年末减少302人,下降63.3%;物业管理企业48人,比2018年末增加12人,增长33.3%;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18人,比2018年末增加18人(详见表4-15)。
表4-15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
合 计 | 38 | 251 |
房地产开发经营 | 25 | 177 |
物业管理 | 7 | 48 |
房地产中介服务 | 2 | 18 |
房地产租赁经营 | 4 | 8 |
其他房地产业 | 0 | 0 |
在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100%,内资企业从业人员占100%(详见表4-16)。
表4-16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房地产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
合 计 | 38 | 251 |
内资企业 | 38 | 251 |
港澳台投资企业 | 0 | 0 |
外商投资企业 | 0 | 0 |
其他统计类别 | 0 | 0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全县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62190.34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75.4%。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156754.00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64.2%;物业管理企业1500.84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2941.3%;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88.40万元比2018年末增加88.40万元;房地产租赁经营3847.10万元,比2018年末增加3847.10万元。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94706.29万元,比2018年末减少7.1%。
2023年,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716.84万元,比2018年减少48.4%(详见表4-17)。
表4-17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 资产总计 (万元) | 负债合计 (万元) | 营业收入 (万元) |
合 计 | 162190.34 | 94706.29 | 16716.84 |
房地产开发经营 | 156754.00 | 93792.90 | 15498.60 |
物业管理 | 1500.84 | 432.59 | 558.89 |
房地产中介服务 | 88.40 | 0 | 164.45 |
房地产租赁经营 | 3847.10 | 480.80 | 494.90 |
其他房地产业 | 0 | 0 | 0 |
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县共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199个,从业人员969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161.8%和307.1%。
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租赁业占9.6%,商务服务业占90.4%。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租赁业占14.2%,商务服务业占85.8%(详见表4-18)。
表4-18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
合 计 | 199 | 969 |
租赁业 | 19 | 138 |
商务服务业 | 180 | 831 |
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8.0%,港澳台投资企业占0%,外商投资企业占0%,其他统计类别占2%。
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8%,港澳台投资企业占0%,外商投资企业占0%,其他统计类别占2%(详见表4-19)。
表4-19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
合 计 | 199 | 969 |
内资企业 | 195 | 951 |
港澳台投资企业 | 0 | 0 |
外商投资企业 | 0 | 0 |
其他统计类别 | 4 | 18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398784.48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2150.2%。其中,租赁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4416.82万元,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394367.66万元,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410.0%和2174.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300778.81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1063.5%。
2023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8024.15万元,比2018年增长872.7%(详见表4-20)。
表4-20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 资产总计 (万元) | 负债合计 (万元) | 营业收入 (万元) |
合 计 | 1398784.48 | 300778.81 | 28024.15 |
租赁业 | 4416.82 | 1072.45 | 3657.94 |
商务服务业 | 1394367.66 | 299706.36 | 24366.21 |
注释:
[1]登记注册统计类别: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市场主体统计分类的划分规定》(国统字〔2023〕14号)确定,包括内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其他统计类别。
[2]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为保证数据精确度,个别数据保留2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