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沧源佤族自治县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沧民发〔2023〕7号)文件要求,结合我乡实际情况,制定《班洪乡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班洪乡人民政府
2023年3月3日
(此件可公开发布)
班洪乡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
根据《沧源佤族自治县民政局关于印发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的通知》要求,结合我乡实际情况,制定班洪乡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
一、构建主动发现机制
构建乡、村和村民小组“三级联动”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形成以乡、村和村民小组人员为基础,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救助主动发现队伍,努力做到“急难”对象早发现、早报告、早救助,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纳入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保障范围内,实现我乡社会救助无盲区的目标。
(一)构建基层主动发现网络组织。以村网格化管理为依托,充分利用“两网融合”,建立由乡、村干部和社区网格员、党员组成的基层困难救助信息工作组,及时发现、收集困难救助信息上报组织。
充分发挥村的服务功能,将“主动发现机制”纳入村职责范围,由村党组织书记负总责,落实一名社会救助协理员专人负责,主动了解收集本区域内困难群众遭遇的急难事项线索,经入户核实后,上报乡民政办。符合各类救助条件的按规定程序办理,后报县民政局备案。
(二)畅通困难群众救助渠道。乡进一步利用社会救助服务窗口、公示栏、网站、微博、微信群等平台,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公开救助联系电话,畅通多样化、高效率的服务渠道,密切干群关系,做到困难群众申请救助有办法、有回应、有实效,防止返贫和产生新的贫困人口。
(三)完善部门联动机制。乡按照“整合资源、优势互补、统筹管理、便民利民”的要求,依托“社会救助大数据平台”,创建“一个门进来、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解决”的基层平台服务流程,实现“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基层平台服务模式,让困难群众“少跑路”“不跑路”,要以“马上就办”的速度和“办就办好”的力度做好社会救助工作。
二、构建主动发现救助流程
建立救助“急难”群众的“绿色救助通道”,完善社会救助相关制度,简化救助工作流程,健全信息报送机制,完善困难群众摸底、核实、上报制度,切实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
(一)组织摸底排查。组织各村协调好困难群众的摸底排查工作,采取入户走访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对所辖区域困难群众进行摸排走访,了解掌握他们的生活状况。对特困、低保、乡村振兴部门认定纳入监测范围的三类低收入家庭(监测户),以及困境未成年人(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以下同)等特殊对象,要定期开展走访。其中对特困供养对象和困境未成年人的走访核查,每季度不少于1次。特殊气象条件恶劣情况下,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困境未成年人走访每月不少于1次;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困境未成年人在患重特大疾病时或出现生活自理能力全失的情形,其照料义务人或帮扶人每天要进行走访或照料。对遭遇突发性临时基本生活困难的对象要即刻巡查,分类救助。各村和村民小组要对社会救助工作中存在的“应保未保、应救未救”问题定期开展摸底排查,做到深入细致,不留死角。
(二)及时核查上报。村社会救助协理员在发现或接到救助线索后,应第一时间调查核实,发现确实有困难的,立即上报乡社会事务办;乡社会事务办经办人员入户调查核实后,对符合相应救助条件的“急难”对象,按规定程序办理。
(三)帮助申请办理。对因患病或残疾的特殊对象,本人申请有困难的,村社会救助协理员协助其收集、准备相关的书面申请材料,帮助提交救助申请。
(四)分类建立台账。乡上根据走访排查情况,建立“急难”对象台账。按照困难人员身体状况、劳动能力、致困原因、困难程度和自救能力等具体情况,将困难群众分为特殊困难、一般困难、临时困难等类别,分类分项建立台账,并做好回访,随时掌握困难群体各方面的情况变化,综合家庭致困原因采取不同帮扶和救助措施,做到及时有效精准救助。
三、落实主动发现工作职责
巩固拓展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攻坚成果,明确主动发现责任主体,强化社会救助动态监督和管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相应组织,切实增强民生工作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将社会救助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为建立健全主动发现工作机制再添措施、再补短板、再增力量,确定专人,明确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突出宣传引导。构建主动发现工作机制是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力举措,乡社会事务办、乡村振兴办和宣传办要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宣传党的民生理论,宣讲党的兜底保障政策,传播党的为民宗旨,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困难群众。
(三)明确工作职责。村民委员会社会救助协理员要定期对本村民委员会内的家庭进行困难情况摸排,要及时主动了解、核实村民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罹患重病等情况;协助做好困难家庭排查、动态台账管理、信息报送、公示监督等工作。强化救助联动机制,乡社会事务办及时受理,及时入户调查核实,依据困难程度从速给予救助,需要其他站所关注的要及时对接报告有关情况。同时要建立回访工作机制,确保救助有时效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