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岩帅镇)
沧源:岩帅镇一条“生态链”串起致富路!
日期:2025-07-08 16:54 作者:史玉林 沈新林 来源:岩帅镇 浏览:66次 字体:【

沧源佤族自治县岩帅镇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精心构建起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链”,将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紧密相连,成功串起了一条充满希望的致富路。

生1.jpg

                                                              创新联农带农,搭建合作新桥梁

积极探索创新联农带农机制,以“党组织+公司+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农户+金融”的五位一体合作模式为引领,携手沧源佤族自治县兴岩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兴岩公司”),成功构建并运营“烤烟+青贮+肉牛+有机肥”的闭环产业链。兴岩公司被认定为“扶贫车间”,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力量。目前,公司有员工27人,其中脱贫劳动力6人。2024年,公司发放工资总额达216万元,其中固定职工27人领取工资95万元,临时用工10000余人次获得工资121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就业和农民增收。

生2.jpg

                                                              党委政府统筹引领,筑牢产业基础

 镇党委政府在产业发展中充分发挥统筹引领作用,积极探索“生态产业链”发展模式。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成功申报并实施了青贮产业项目(投入858万元)、肉牛产业项目(投入883万元)、有机肥加工厂项目(投入398 万元),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资金动力。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优势,牵头组织村级合作社、兴岩公司、信用社(金融)、农户形成紧密的发展共同体。积极对接省市县相关部门及专家团队,为产业链各环节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协调信用社提供低息贷款,有效解决了产业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问题。同时,引导村级合作社有效组织农户参与产业链发展,切实保障了农户的权益。

生3.jpg

                                                            打造示范基地,拓展联农带农新路径

岩帅镇聚焦示范基地建设,着力打造沿江产业示范基地,为产业发展树立了标杆。通过组织161户农户流转土地395亩,实现了年租金收入47.4万元(每亩1200元),让农户在土地流转中获得了稳定的收益。积极开展订单农业合作,与临沧咪多啰食品有限公司合作种植花糯玉米295亩,与耿马县岩上种植场合作种植小白芋头100亩,不仅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还降低了农户的市场风险。此外,基地建设及种植阶段还带动了本地就业,聘用周边村民95人就地务工,支付工时费100元/天,种植阶段累计用工已达2185人次,有效增加了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让农户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

生4.jpg

                                                            公司运营驱动,构建闭环产业链

兴岩公司作为“生态产业链”的运营主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整合资源,运营巨菌草繁种基地1个、沿江产业基地1个、青贮饲料收购加工点3个、养殖场3个、有机肥加工厂1个,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态产业链”。在服务烟农方面,公司承包全镇烤烟烘烤业务,提供专业化烘烤服务。2024年,共服务烟农830户,烘烤烟叶1720炉,产量达1.8万担,有效提高了烟叶的品质和产量,增加了烟农的收入。在订单收购方面,公司与“鹤庆和泰现代牧业有限公司”(云南欧亚乳业下属子公司)签订订单,全年收购全株青贮玉米8274.87吨、甘蔗梢1935吨,带动农户733户,兑付青贮款项426万元,为农户解决了农产品的销售难题。同时,公司还创新激励机制,实行村级奖励机制,按青贮玉米20元/吨、甘蔗梢10元/吨的标准向村集体发放奖励,共发放村集体奖金15.95万元,有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生5.jpg

如今,岩帅镇的“生态产业链”模式已辐射带动全镇22个行政村,形成了“企业盈利、农户增收、集体壮大”的良性循环发展格局。该模式通过多环节嵌入、多形式联结(土地流转、订单收购、务工就业、股份合作/奖励),实现了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深度融合,成为岩帅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实践。在这条充满希望的致富路上,岩帅镇正以昂扬的姿态,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奋勇前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分享:
上一篇:无
下一篇: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