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及《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健康沧源行动的实施意见》精神,深入推动《健康中国行动(2020—2030年)》控烟行动方案的落实,全面了解和掌握沧源自治县成人烟草流行现状,为科学制定烟草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同时为健康沧源行动和健康县城建设考核提供数据支持,结合《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2022年云南省成人烟草流行监测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县在全县范围开展成人烟草流行监测工作,持续监测全县烟草流行情况。
一、背景
烟草危害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危害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报告:80%的肺癌、75%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25%的冠心病与吸烟有关。并且吸烟也是引发火灾的重要原因,因吸烟夺去无数宝贵生命的事例频频发生,造成了无数悲剧。烟草烟雾中含有数百种有毒有害的物质,其中包括至少69种致癌物。吸烟不但损害吸烟者的健康,而且会殃及周边的非吸烟者。在超过50年的时间里,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表明使用烟草制品或暴露于二手烟会造成死亡、疾病和残疾。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前8位死因中有6种与吸烟有关,每年因使用烟草导致的死亡高达700万。为遏制烟草流行,降低烟草对健康和社会的破坏性影响,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截至目前,已有181个国家签署《公约》。我国是较早签署的国家之一。
当前,我国居民由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87%。烟草控制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最重要的可预防危险因素。控烟做不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就做不好,健康中国战略就难以实现。为了减少烟草危害,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开展了相应的控烟履约工作。
200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履约工作部际协调领导小组。2013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把各级党政机关建成无烟机关,各级党政机关公务活动中严禁吸烟,成为中国控烟史上的“里程碑”事件。2016年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大力推进公共场所禁烟。同年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全面推进控烟履约,加大控烟力度,运用价格、税收、法律等手段提高控烟成效。深入开展控烟宣传教育。积极推进无烟环境建设,强化公共场所控烟监督执法。推进公共场所禁烟工作,逐步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把党政机关建成无烟机关。强化戒烟服务,到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到20%。
二、监测方法与内容
(一)监测范围
根据云南省监测乡镇抽样情况,本次抽取我县8个乡镇为监测点,共55个村委会(社区);其中城市监测点1个(行政区划为街道办事处和区、县政府所在地的主城建成区范围的乡镇),农村监测点7个(区、县政府所在地的主城建成区范围之外的乡镇)。
采取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每个监测街道(乡、镇)抽取2—13个居(村)委会,每个居(村)委会抽取70个家庭户,每户抽取1名15岁以上常住人口作为调查对象,每个居(村)委会内完成50人份调查,每个监测点完成100份调查。
(二)监测对象
本次监测对象为15岁以上常住人口。其中,常住人口指的是在调查地区连续居住并生活6个月及以上者,不考虑是否具有当地户籍,不包括集体居住于军事基地、医院、监狱、学校、养老院宿舍等地的居民。本次调查,共有2122名15岁以上常住人口参与了问卷调查,用于分析的有效问卷有2113份,问卷有效率为97.62%。在2113份有效问卷中,城市人口3519人,农村人口20169人,男性1168人,女性884人。在调查对象年龄方面,15—24岁、25—44岁、45—64岁、65岁及以上调查对象。在文化程度方面分为:没正式上过学、小学未毕业、小学毕业、初中未毕业、初中毕业、高中或中专毕业、大专或本科毕业。
三、主要结果
本报告结果部分呈现的吸烟率及相关结果为加权数据,非样本数据,依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沧源佤族自治县数据和监测过程中收集的基础数据,对样本数据的基础权重、无应答权重、事后分层调整权重进行了加权处理。
(一)吸烟率
吸烟率是指吸烟者在调查人群中的比例,其中包含每天吸烟人群与不是每天吸烟人群。
2023年,沧源佤族自治县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为43.2%。
(二)戒烟率
戒烟率是指以前吸烟者在现在吸烟者和以前吸烟者中的比例。
2023年,沧源佤族自治县15岁及以上人群戒烟率为6.8%。
(三)复吸率
复吸率是指戒过烟的现在吸烟者在现在吸烟者和以前吸烟者中的比例。
2023年,沧源佤族自治县15岁及以上人群复吸率为70.3%。在戒烟后,大约一半以上的人会重新开始吸烟。
(四)二手烟暴露率
二手烟暴露率是指每周接触到二手烟的人群在非现在吸烟
者人群中的比例。
2023年,沧源佤族自治县二手烟暴露率为71.9%。
(五)知识、态度和认知
1.对吸烟危害的认识
我县15岁以上人群中,认为吸烟会导致中风的人群在总人群中的比例为30.5%,认为吸烟会导致心脏病的人群在总人群中的比例为40.1%,认为吸烟会导致肺癌的人群在总人群中的比例为71.0%,认为吸烟会导致阳痿的人群在总人群中的比例为17.8%。
2.对二手烟危害的认识
在我县15岁及以上人群中,认为二手烟会导致成人心脏病的人群在总人群中的比例为34.9%,认为二手烟会导致儿童肺部疾病的人群在总人群中的比例为54.5%,认为二手烟会导致成人肺癌的人群在总人群中的比例为68.1%。
3.把烟作为礼物的态度
在我县15岁及以上人群中,22.4%的人会把烟当作礼品送给
别人,77.6%的人不会把烟当作礼品送给别人。
4.对身边人吸烟的态度
在我县15岁及以上人群中,当有人在自己身边吸烟时,有
27.0%的人会进行劝阻,当有人在自己身边吸烟时,73.0%的人不会进行劝阻。
四、结论分析
(一)我县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处于较高水平,男性吸烟率处于较高水平。
调查显示,我县2023年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为43.2%,处于较高水平,与健康县城指标要求“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20%”仍有较大差距。
(二)我县15岁及以上人群戒烟率较低,复吸率较高。
调查发现,我县仅有6.8%的人尝试戒烟,吸烟有害健康的道理,虽然很多人都明白,但是真要实施戒烟,最终成功戒烟的人却很少。首先,吸烟者其实并没有深刻认识到吸烟的危害性。其次,吸烟对身体的危害一般不会马上显现,容易使烟民们麻痹大意,认为吸烟危害身体健康并没有很严重。其实,吸烟危害对身体的健康是一个长期的、慢性的过程,虽然烟民在年轻时可能感觉不是很强烈,但是,一旦到了一定年龄,身体的损害程度就会慢慢显露出来,因吸烟造成的各种疾病也就接踵而来,那时吸烟的危害就显现无疑了。第三,由于香烟里含有尼古丁等容易上瘾的物质,吸烟成瘾后想要戒烟,就会感觉身体很不舒服,戒烟的意志力也就随之减弱,戒烟就很难成功,这就导致了尝试戒烟的人群复吸率极高,我县70.3%的人群戒烟后又重新开始吸烟。
(三)大多数人不会对周围吸烟人员进行劝阻。
调查显示,我县仅有27.0%的人会对周围吸烟者进行劝阻,而大多数人不会对其进行劝阻。为什么大多数群众不愿意对周围吸烟者进行劝阻?一是很多人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没必要去劝阻,去打扰他人,与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免得自找麻烦、自寻烦恼。二是劝阻有风险,作为一个普通人在公共场所主动劝阻他人吸烟,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三是担心不重视,很多人担忧即使自己劝阻了,也不一定能得到被劝阻者的重视。
五、工作建议
基于本次调查的发现,为加速推进我县烟草控制工作,确保“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20%”的控烟目标顺利实现,提出以下控烟策略:
(一)多部门协作,全面落实各项控烟措施,确保人群吸烟率稳步下降。
(二)加快县级“控烟”立法进程,争取早日出台沧源佤族自治县地方控烟法律法规,确保早日实现在公共场所禁烟的目标愿望,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全面无烟。
(三)加强戒烟网络能力建设。将戒烟服务纳入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加大戒烟门诊建设及宣传力度,提高戒烟服务可及性。
(四)进一步加强烟草广告监管。进一步加强烟草广告监管,特别是互联网和烟草零售点的烟草广告监管,禁止烟草促销行为,严禁各种形式的烟草广告。
(五)建立烟草流行监测系统。持续开展烟草流行监测工作,提高全县监测水平,科学分析并充分利用监测结果,指导下步工作。